APP下载

扎根农村守望教育徐化策

2016-11-04王维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9期
关键词:金平小杰优秀教师

王维

集革命老区乡镇、边远山区乡镇、贫困山区乡镇于一体的高桥乡,是神龙架、巴东、秭归、兴山四县交界之地,平均海拔1021米。90年代末,全乡中小学多达32所,几经变迁,如今的高桥乡中心学校是全乡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的500多名学生来自方圆近百公里的山村。

23年来,谭金平扎根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高桥乡中心学校校长。2013年,谭金平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对象,县委、县政府给予他的颁奖词是: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什么是对革命老区、贫困乡镇教育的坚守。他用忠于教育的赤子之心,感动着贫困革命老区的百姓;他是一支闪烁在革命老区的教育红烛,照亮着山区孩子的成长之路。

像爱生命一样爱教育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句歌词对谭金平而言,有着太多的感触。他的父亲终身在乡村做教师,每逢恶劣天气,父亲都要坚持接送学生上学、放学,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加工饭菜,暑假在学校挥汉如雨为即将入学的孩子制作课桌,课堂上绘声绘色为学生讲革命老区仁人志士的奋斗故事。这一切,都熏陶着始终跟随在父亲身边的谭金平。

初中毕业时,谭金平毅然报考了当阳师范学校。1993年,他从当阳师范毕业回到家乡高桥小学任教。两年后,他作为优秀青年教师,被派往宜昌教育学院脱产进修。学成归来,教育局计划把他安排到县城学校工作,可他反复向领导申请,要求回到高桥乡任教。

在这样的贫困乡镇,爱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永远坚守,不离不弃。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后,无论是县城教师选调,还是经商有成的发小怂恿他下海“淘金”,他均不为所动。谭金平说,我会像父亲一样把教育当做自己的生命。

2012年,谭金平正在为宜昌市人福药业捐资助学贫困山区忙前忙后之时,突然感觉右脸发麻,耳朵疼痛难忍,听力急剧下降,他到学校附近的村卫生室买了一点止疼药后,又赶紧奔回学校工作。但一向刚强坚韧的谭金平终于抵不住病魔的纠缠,在开学当天安排好入学工作后,他就到县医院急诊科去检查,医生一看病情非常危急,直接转到宜昌中心医院。医院诊断确认为颅底肿瘤,直径达3厘米。由于这种开颅手术宜昌没法做,他们只得赶去省城医院。

2012年3月7日,在湖北省人民医院,经过6个小时的手术,谭金平战胜了病魔。术后第7天,谭金平接到通知,宜昌人福药业把高桥乡中心学校纳入帮扶计划,但相关资料需要进一步细化。谭金平放下电话,即坚持要求出院。当脑袋缠满绷带、步履蹒跚的谭金平来到宜昌人福药业时,总经理深受感动,100万元的助学资金短短三天就汇入了高桥革命老区教育发展促进会的账户。

像爱家庭一样爱学校

1998年,在高桥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时刻,谭金平就任高桥中心小学校长,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秋”:许多学生不但交不起学杂费和生活费,甚至吃饭穿衣都成问题,不少孩子一放学就帮忙干农活;学校正处普九攻坚阶段,负债累累,许多工程承包人住进学校要账;教师工资无法保障,教师流失相对比较严重。

面对如此艰难的办学条件,作为全县最年轻的校长,谭金平烧出了他上任后的‘三把火”。“第一把火”是四处“化缘”,找路子,说好话,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跑断腿,磨破嘴,求人助学不后悔”。“第二把火”是率领全体教师走村串户,动员学生上学,有时甚至帮家长干活以换得家长同意学生入学。他说:“我们每爬过一道岭,每趟过一条河,都向教育振兴的目标前进了一步;我们每一次家访的‘说教布道,都播下了一颗颗重教的种子。”“第三把火”是动员全体教职员工自己动手,粉刷墙壁,修缮课桌,因陋就简,保障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1999年,高桥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标准通过验收,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位居全县前列。当时高桥乡流传着这样的童谣:“鄂西贫穷数巴山,巴山贫穷数兴山,兴山贫穷数高桥,高桥教育夺‘桂冠。”

“强校之道在于强师,强师之道,在于千锤百炼。”有着18年校长经历的谭金平深知,要让教师接受千锤百炼,校长首先要“炼”自己。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坚持走教研兴校之路,带头上公开课,听公开课,评公开课;他主讲优质课先后获市、县一等奖;在省、市教育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校本教材《红色高桥》获省校本教材优秀奖。教研推动创新,创新推动发展,高桥中心学校在2014年教学质量评估中跨入“四强”行列,在2015年教学质量评估中,语文学科获全县第一名。

农村中小学培养一名优秀教师不容易,留住一名优秀教师更不容易。让教师愿意来,留得住,谭金平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笈”。他四处奔走,广结善缘,在全县乡镇中率先成立了高桥革命老区教育发展促进会,募集资金160多万元,设立优秀教师奖励基金,每年对优秀教师奖励3000元,几年来,共有70人次获奖。有了促进会这个坚强的后盾,近几年招考到高桥乡中心学校的新教师,一进校门就有了家的温暖。学校把最好的房子给他们住,房间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统一配备的电脑及无线网络免费使用。

谭金平不仅关心年轻教师的业务成长,更关心着他们的终身大事。学校引进的青年教师刘超来自十堰,他的女朋友李晓琦来自随州。为让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谭金平几经奔波,终于让他们在高桥安家立业。2012年教师节前夕,学校为他们举办了婚礼。

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

在高桥乡中心学校,贫困和留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拦路虎”。每年,谭金平都要组织学校教职员工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并积极呼吁和争取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因为他的呼吁和奔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民建上海市委、杭州霸悦慈善基金会、三峡电视台爱心满书屋、《三峡晚报》等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为学校贫困学生捐衣捐物,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00万元。“在我们高桥乡中心学校,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说到学生资助,谭金平很是自豪。

2004年,家住大槽村的学生小杰,母亲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父亲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一贫如洗。大槽村离学校30多公里路,小杰读书必须要在学校寄读,因为没有生活费而辍学。谭金平了解到小杰的情况后,亲自到小杰家中把小杰接到了学校,自己出钱出物资助他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现在已是解放军某部军官的小杰,每当说起谭校长资助他上学的往事,总是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宜昌市慈善总会、宜昌市老促会、宜昌市能源办等社会公益组织及企业的支持下,高桥乡中心学校在全县乡镇率先建立起了方便留守孩子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聊天的“亲情屋”,率先建成了供留守孩子假期接受各项素质的乡村少年宫,率先实现了校园自助餐,率先为住宿生免费提供被褥,为学生寝室提供太阳能沐浴系统。

如今,高桥中心学校新建了学生宿舍楼,改造了老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修建了全县首栋教师周转房,重建了校门、学生食堂,硬化了校外道路,用上了自来水。学校先后被授予宜昌市“学雷锋示范学校”“家长示范学校”“优秀乡村少年宫”等荣誉称号。

“看到学校变得越来越美;看到老师们忘我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看到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不再为为贫困、留守而羁绊,我觉得自己活得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谭金平如是说。

(作者单位:兴山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周 群)

猜你喜欢

金平小杰优秀教师
SiC trench MOSFET with dual shield gate and optimized JFET layer for improve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afe operating area capability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isomers in the atmosphere
Effect of anode area on the sensing mechanism of vertical GaN Schottky barrier diode temperature sensor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
Hydroxyapatite Coatings on Titanium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in a Modified Simulated Body Fluid*
暖在乡村的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