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药物杂质研究中色谱质谱技术应用分析

2016-11-04于海坤孙大伟孙园园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8期
关键词:杂质

于海坤 孙大伟 孙园园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色谱质谱技术得以进步,且被广泛应用于化学药物杂质研究中,促使化学药物研究朝着新的方向发展。鉴于此,通过具体实验,探究了色谱质谱技术在化学药物杂质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化学药物;杂质;色谱质谱技术;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

中图分类号:R917;O65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8.146

1 确定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中氧化杂质结构

1.1 材料与试剂

实验材料与试剂为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甲酸、乙腈、超纯去离子水(18.2 MΩ)。

1.2 色谱条件

仪器:液相色谱、Agilent 1290 Infinity UHPLC、质谱、Agilent 6538 UHD and Accurate-Mass Q-TOF/MS。

色谱柱:Waters HSS T3(1.7 μm,100 mm×2.1 mm)。

流动相:A-0.1%甲酸溶液,B-乙腈。

梯度:time(min)∶Flow(mL/min)∶Solve Ratio B(%)分别为0∶0.4∶5、1∶0.4∶5、7∶0.4∶23、12∶0.4∶23、16∶0.4∶70、18∶0.4∶95.其中,0.4 mL/min为流速,40 ℃为柱温,2 μL为进样量。

1.3 质谱条件

Gas Temp 350 ℃,Gas Flow 11 L/min,Nebulizer 45 psi,VCap 4 000 V,Fragmentor 120 V,Skimmerl 60 V,OctopoleRFPeak 750 V,Reference Masses 121.050 9 m/z、922.009 8 m/z。

1.4 制备供试品

坚持精密操作原则,取10 mL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放置于10 mL量瓶内,添加1 mL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室温条件下放置5 d,在稀释20倍条件下等待分析。

1.5 结果

以质谱信息为依据,分析其元素。结果显示,在RT=8.048 min的色谱峰下,环喷脱酯为主要成分;在RT=8.677 min的色谱峰下,待分析杂质,将其命名为杂质E.表1和表2分别为环喷托酯和杂质E高分辨质谱表及匹配结果。

通过元素组成分析,C17H25NO3表示的是环喷托酯,C17H25NO4表示的是杂质E.相比于环喷脱酯,杂质E多一个氧原子,应属于氧化产物,但无法正确判定其位置。

2 鉴定三羟苄基苄丝肼中杂质的结构

2.1 材料与试剂

材料与试剂为三羟苄基苄丝肼、甲酸、乙腈、超纯去离子水(18.2 MΩ)。

2.2 色谱条件

仪器:液相色谱、Agilent 1290 Infinity UHPLC、质谱、Agilent 6538 UHD and Accurate-Mass Q-TOF/MS。

色谱柱:Waters HSS T3(1.7 μm,100 mm×2.1 mm)。

流动相:A-0.1%甲酸溶液,B-乙腈。

梯度:time(min)∶Flow(ml/min)∶Solve Ratio B(%)分别为0∶0.4∶2、1∶0.4∶2、5∶0.4∶10、8∶0.4∶10、12∶0.4∶16、13∶0.4∶16、15∶0.4∶40.其中,0.4 mL/min为流速,40 ℃为柱温,1 μL为进样量。

2.3 质谱条件

Gas Temp 350 ℃,Gas Flow 11 L/min,Nebulizer 45 psi,VCap 4 000 V,Fragmentor 120 V,Skimmerl 60 V,OctopoleRFPeak 750 V,Reference Masses 121.050 9 m/z、922.009 8 m/z。

2.4 制备供试品

坚持精密操作原则,取10 mL三羟苄基苄丝肼放置于10 mL量瓶中。待甲醇定容后,于20倍稀释后等待分析。

2.5 结果

以质谱信息为依据,分析其元素。结果显示,于RT=5.065的色谱峰下,三羟苄丝肼为主要成分;RT=0.772 min、1.091 min、5.482 min和6.316 min下的色谱峰为待测杂质,分别将其命名为杂质1、杂质2、杂质3和杂质4.基于高分辨质谱表和匹配结果分析,C17H21N3O8表示三羟苄基苄丝肼,杂质1与杂质2均表示C10H15N3O5,C18H23N3O8表示的是杂质3,C24H27N3O11表示的是杂质4.

3 结论

本文通过色谱质谱技术对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和三羟苄基苄丝肼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其主要成分与杂质。结果显示,对于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经由氧化破坏,产生一定的保留时间,且出现杂质E,且相比于环喷脱酯,多了一个氧原子;对于三羟苄基苄丝肼,除了三羟苄丝肼外,还涉及4种杂质。总之,针对较为简单的化学药物,通过色谱质谱技术可初步鉴别其杂质,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李娜.色谱质谱技术在化学药物杂质研究中的应用[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4.

[2]陈晓雨,李银峰,林秀云,等.LC-MS技术在化学药杂质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06):696-700.

[3]杜薇,邹巧根,孙莉莉,等.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药物杂质分析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3(05):1-5.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杂质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蒙脱石中元素杂质铅的质量控制
Aqueducts
掌握解题规律 突破除杂问题
关于化学药品有关物质检测的控制和方法
早晚的太阳为什么发红
二则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掺杂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