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性驱动产品在医护行业的市场分析

2016-11-04李云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8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

李云

摘 要:目前,医疗康护领域是我国线性驱动行业应用的最大市场,线性驱动在医疗康护领域的主要应用产品为电动病床、电动手术床/手术台、牵引床、牙科椅、电动护理床等产品。分析了线性驱动产品在医疗康护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市场规模,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医疗器械;电动病床;ICU电动病床;电动护理床

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8.054

目前,医疗康护领域是我国线性驱动行业应用的最大市场,该领域的线性驱动生产企业主要包括丹麦LINAK(力纳克)公司、德国DEWERT公司、台湾TIMOTION公司,以及国内的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豪江电器有限公司等。

1 医疗康护领域线性驱动产品市场规模

1.1 医疗领域

根据市场医疗保健研究机构卡洛拉马(Kalorama Information)研究公司的分析结果,201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交易额为3 610亿美元,预计2018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4 270 亿美元。全球医疗器械设备市场潜力较大,未来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以及新兴经济体医疗上费用的增加。根据按占医疗器械设备市场规模0.5%的比例计算,2014年全球用于医疗领域的线性驱动产品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根据国金证券研报,2015年全球用于医疗领域的线性驱动产品市场交易额约为20亿美元。

在国内,根据工信部统计,2015年中等规模以上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 382.49亿元,同比增长10.45%.同样,按占医疗器械设备市场规模0.5%的比例计算,2015年我国用于医疗领域的线性驱动产品的市场交易额约为11.9亿元。2011—2015年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行业主营业务的收入情况如图1所示(数据来源于工信部)。

线性驱动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应用产品为电动病床、电动手术床/手术台、牵引床、牙科椅等产品。病床、手术床等家具类医疗器械设备所处行业属于“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该行业是指外科、牙科等医疗专用及兽医用家具器械的制造,以及其他未列明的医疗设备及器械的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20家,累计产品销售收入301.06亿元,同比增长19.32%,累计利润总额24.45亿元。2015-01—2015-10,国内该行业规模企业增长至246家,累计产品销售收入达292.76亿元,同比增长18.79%,累计利润总额达20.79亿元。根据前瞻产业

研究院的研究分析,预计未来5年我国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0%,到2020年中国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将增长至898亿元。随着下游领域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我国线性驱动行业在医疗领域的市场增长空间也在逐步扩大。

2016—2020年我国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的预测图如图2所示(资料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以下对电动病床和ICU电动病床市场进行具体分析:

1.1.1 电动病床

从全球病床市场来看,根据《全球医院病床市场研究报告》,2014年全球病床市场规模约为52.54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7.32亿美元,2014—2020年期间复合增长率将达4.2%.全球病床市场的稳步增长为线性驱动产品奠定稳定增长空间。

在我国,巨大的病床基数与智能化改造需求为电动医疗床及其配套的线性驱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10—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长情况如图3所示(资料来源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目前,虽然国内电动病床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中的渗透率(是指市场渗透率,在被调查的对象(总样本)中,一个品类的产品可能的使用比例)不到10%,但是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施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病床的普及推广将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一些新建医院中,电动病床的需求相对较大。截至2015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08万张,根据电动病床6%的渗透率计算,全国电动病床需求量可达42.48万张,每张电动病床应用的线性驱动产品价格以1 000元计,则线性驱动市场规模为4.25亿元。随着电动病床的普及推广,市场前景广阔。此外,2014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4.84张,《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2020年,每千人口床位数为6.00张(为指导性指标)。由此可见,其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1.1.2 ICU电动病床

ICU电动病床的驱动控制系统是基础医疗器械--病床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康复效果。在危重急救医学领域,ICU病床占医院总床位的百分比是体现该院急救能力、治疗水平和基础医疗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我国各大医疗机构的统计,ICU病床占医院床位数的2.1%,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ICU普及率很低,其中,70%的医院未设立ICU,而1991年美国ICU资源调查表明,其ICU床位比例占到医院病床总数的8%,有的甚至达到12%.因此,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很大,且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病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劳动力成本在逐年上涨,因此,未来ICU电动病床需求在不断上升。

截至2015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08万张。我国大型医疗机构ICU病床占医院床位数的2.1%.其中,小型医疗机构的ICU病床占比更低。综合来看,以1%测算,全国医疗卫生机构ICU病床数量为7.08万张。按照ICU病床中电动病床的渗透率以50%来计算,每张ICU电动病床应用的线性驱动产品价格以7 000元计,则线性驱动市场规模为2.48亿元。

1.2 康护领域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了2.22亿,占人口总数的16.1%.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44亿,占人口总数的10.4%.同时,我国养老服务业也在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国养老床位数达到669.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0.3张,比“十一五”末增长了70.2%,重点改善了老年养护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敬老院的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老年人所患疾病多以慢性病为主,需长期进行物理护理,因此,应配备必要的智能护理设备,比如一种能由病人自己控制的护理床。目前,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逐步完善养老事业,比如韩国、日本近几年相继出台了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可向国家免费申领1张电动护理床,用于平时康复保健之用。由于电动护理床产品具备其特有的便利性,可以极大地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已经受到众多老年人和年轻子女的青睐。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养老床位数达到669.8万张,根据电动护理床4%的渗透率计算,每张电动护理床应用的线性驱动产品价格以800元计,则电动护理床应用的线性驱动产品市场规模为2.14亿元。除了养老机构市场外,家用电动护理床的市场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该市场的消费观念正在被激发和释放。

2015—202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高速增长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5亿,2025年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2014-09-12,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未来,随着电动护理床渗透率的逐步提升,我国电动护理床的需求量将非常巨大。

2 前景展望

2.1 国家带动电动病床消费需求的提升

近年来,国家鼓励民营资本建立医院。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转制改组,支持民营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定点服务;2015-06-1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等方面实现结果互认和资源共享,不可将医疗机构所有制性质作为医保定点的前置条件,不可以非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因素为由,拒绝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民营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截至2015-09,全国公立医院13 304个,民营医院13 600个。与2014-09相比,公立医院减少了37个,民营医院增加了1 637个。从近年来医院的发展趋势来看,民营医院未来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而目前新建的医院采用基础医疗器械都是比较先进的产品,为线性驱动控制产品形成了有利的市场增长格局。

2.2 人口老龄化引发市场需求激增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老年病人数增加的同时,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也居高不下。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将带来老年人对护理床的巨大需求,随着家庭人口结构的转变,“空巢家庭”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电动护理床产品具备其特有的便利性,可以极大地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未来,电动护理床的市场潜力将非常巨大。

参考文献

[1]贺国文.专业的线性驱动生产商,布局三大消费领域[J].国金证券,2016(03).

[2]杨春华.广东省三级医院ICU现状调状[J].新医学,2011,42(09).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
医疗器械在5g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国家药监局开展医疗器械“清网”行动
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北京市出台《医疗器械快速审评审批办法(试行)》
医疗器械使用监管力度加大
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相关问题浅谈
医疗器械采购为何一波三折
医疗器械转战家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