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分析

2016-11-03李连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5期
关键词: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

李连钰

【摘要】 目的 研究对脑梗死后遗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模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 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8/50),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遗症实施中西医结合模式可更显著改善后遗症症状,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症;中西医结合;临床症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149

脑梗死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 其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角歪斜、失语等, 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1]。中药汤药治疗目的在于从内部改善患者体制, 调节阴阳, 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2]。本文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中西医结合模式对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 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中男29例, 女21例;平均年龄(59.3±5.2)岁;平均发病时间(1.1±0.4)年。观察组中男28例, 女22例;平均年龄(60.5±4.7)岁;平均发病时间(1.2±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对象均存在小便失禁、语言障碍、便秘、上下肢瘫痪中的至少一项;患者均度过脑梗死急性期, 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及CT诊断后确定无出血倾向。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表示配合。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根据其合并病症给予降糖、降压、降脂治疗。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药物治疗, 1次/d, 100 mg/次。用药2周为1个疗程, 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 以补阳还五汤为主, 基础药方如下:取黄芪60 g、当归30 g、赤芍25 g、地龙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川芎10 g。在此药方基础之上, 小便失禁患者加入山萸肉10 g、桑螵蛸10 g;语言障碍患者加入石菖蒲10 g、远志10 g、郁金15 g;便秘患者加入肉苁蓉20 g、郁李仁15 g;上肢偏废者加入桂枝15 g;下肢行走障碍者加桑寄生20 g。将上述药方1剂/d, 用水煎煮为300 ml汤药, 分早晚服用。用药2周为1个疗程, 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肌肉力量情况以及各项后遗症改善状况。

1. 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患者肌肉力量恢复程度在3级以上, 能够清晰表达语言, 生活基本可自理。有效:患者肌肉力量提升1级以上, 能够做简单的日常活动, 但无法达到自理状态。无效:患者肌肉力量无变化, 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 生活无法自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显效15例, 占30%;有效27例, 占54%;无效8例, 占16%;治疗总有效率为84%(42/50)。观察组中显效28例, 占56%;有效20例, 占40%;无效2例, 占4%;治疗总有效率为96%(48/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后遗症属于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多发生于中老年阶段, 这一阶段本身会造成患者语言、肢体功能上发生异常, 影响到日常生活。临床西药多采用辛伐他汀、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药物, 虽然能够对症状予以改善, 但在预后作用上仍存在提升空间。

在中医理论中, 脑梗死后遗症属于血瘀、风热、火炽、体虚造成, 为中风范畴, 多由于气机逆乱、阴阳失调而发病。在疾病恢复阶段, 多数患者会因为长时间的筋脉失养、脉络阻闭、久病体虚造成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后遗症, 因此在中医理论中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原则在于益气活血、通经疏络, 从而调节机体阴阳。本次研究中采用的多种中药材均可达到调节阴阳的效果, 例如: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使气旺以促血行, 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等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之功效;红花、桃仁、川芎等具有助当归活血祛瘀的效果;地龙能够通经活络。整个药方中含有活血药物以及补气药物, 可达到祛瘀通络、气旺血行的效果, 从而从体质上加以改善, 逐渐减轻各项后遗症程度, 标本兼治。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 采用常规肠溶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 而加用了中药汤剂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且观察两组人数分布来看, 对照组中多数患者处于有效程度, 占54%, 说明该组患者肌肉力量多数可提升1级以上, 可做简单日常活动, 但仍需持续用药;而观察组中更多处于显效程度, 占56%, 说明该组中多数患者肌肉力量恢复程度在3级以上, 失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可基本生活自理, 生存质量明显提升。由此可见, 在常规西医药物控制下, 加用中药汤药能够从内部改善患者体质, 调节阴阳, 从而达到更明显的后遗症改善效果。

研究中观察组根据患者后遗症类型实施了针对性的药材加减, 可让药方达到更明确的治疗目的, 按照患者小便失禁、语言障碍、便秘、四肢瘫痪的后遗症类型, 在基础药方中加入了不同药材, 从而对各项脑梗死后遗症症状予以改善。本次研究结果与王春梅等[4]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似, 均证实了加用中医治疗的优越性。由于篇幅及研究时间限制, 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患者样本数量较少, 在今后研究中还需加大样本选取量, 延长研究时间, 提升研究结果准确性。

综上所述, 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可达到更明显的疗效,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卫鹏.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68例临床体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 14(12):64-65.

[2] 李俐娟, 周景芬.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80例疗效观察. 微创医学, 2014, 9(6):776-777.

[3] 岳敏, 邹彩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43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导报, 2015, 21(4):84-86.

[4] 王春梅, 孟毅.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研究. 河南中医, 2014, 34(6):1072-1073.

[收稿日期:2016-04-19]

猜你喜欢

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
试论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