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鼓在濮人祭祀仪式中的作用
2016-11-03车海兰
车海兰
【摘 要】鼓是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在濮人的各种祭祀活动中, 人们以畏服于大自然的姿态来祈求神灵的庇佑,铜鼓、木鼓、双面鼓和土鼓成了人与神之间求应的媒介,为各种祭祀活动增添了强烈的仪式感,反映了濮人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和原始宗教的巫术观念。
【关键词】濮人;鼓;作用
1 地域背景
濮人是中国西南部最古老的土著民族,由众多孟-高棉语族的部落构成。公元前2000年以前,濮人部落分布中国西南地区,约公元前2000年末大批迁往中南半岛。他们其中的大部分在中南半岛定居下来,只有一部分返回今云南境内的南部和西南部一带定居。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濮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的广大地区,据杜预《春秋释例》载,当时濮人部落分散,支系众多,不相统属,处于“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的状况,故史称“百濮”。
秦汉时,“百濮”和其他部族被称为“西南夷”。汉武帝开“西南夷”时,在“苞满”(“濮曼”)居住地设置了越巂、不韦两县。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以濮人中的“闽濮”、“裸濮”为主体的哀牢部落各民族内附,东汉王朝以其地设立了永昌郡(今云南保山),郡内包含众多的濮人部落。唐宋时期,濮人分布区受南诏和大理国统治。据《蛮书》、《新蛮书》记载,永昌郡内的濮人分化为“望蛮”和“朴子蛮”两大独立的系统,而在永昌郡南部及缅甸境内的佤德昂语支各民族先民,仍被称为濮人,即“赤口濮”“木棉濮”和“黑僰濮”。
据汉文典籍记载,佤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的族源可上溯到春秋时期的濮人。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是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普洱、临沧、保山、德宏、西双版纳等州市。新中国建立初期,其社会形态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封建领主制阶段,其生产生活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祭祀仪式,人们以畏服于大自然的姿态来祈求神灵的庇佑。这些由众多部落民参与的集体祭祀仪式,鼓在其中充当人与神之间求应的媒介,为各种祭祀活动增添了强烈的仪式感,反映了濮人的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和原始宗教的巫术观念。
2 濮人鼓的形制
2.1 铜鼓
铜鼓(佤语为“革勒”)。据考证,铜鼓由铜釜演变而来,起源约于公元前8~7世纪(春秋时代),由今云南中西部的“濮人”首创。铜鼓在佤族、布朗族人的心目中为贵重财物,是祖先传下来的神器。一个铜鼓,往往是一个大家族的共同财产,虽然历经几十代的岁月沧桑,但仍是这个氏族的共同遗产。
铜鼓的形制:通体用青铜浇铸,状似圆坐墩。鼓面平,直径为50cm,鼓腰向内曲缩,中空无底,下为喇叭口状,直径40cm,高为45cm,壁厚为4mm,鼓身有四个提手、遍饰花纹,鼓面边沿铸有4个青蛙,鼓面中央饰太阳纹12芒,以同心圆纹为主纹,并饰有雷纹、翔鸟、小鸟纹、方格纹、栉纹、谷粒形纹、莲瓣纹等。鼓身饰有龙、鱼、鸟等纹,足边缘饰羽纹。
2.2 木鼓
木鼓(佤语称“库洛”或“克拉”),是佤族特有的鼓种,更是佤族村寨的标志,每个村寨至少有一对木鼓。
木鼓的形制:木鼓用一整段粗大的原木制成,材料多选用红木荷、麻栗、椿或野樱桃等树干的下部为材,外表剥去树皮,木鼓通体光滑无饰,形体粗大,一般长150cm~250cm,粗端直径50cm~100cm。在原木中部纵向挖一狭长音孔,距两端各20cm,中间狭窄处孔宽6cm,两端较宽10cm~12cm。音孔由两端向中间抠、凿成两头浅、中间深的鼓腹。木鼓音色深沉浑厚或铿锵清脆,传音可达十几公里之外。
2.3 双面鼓
双面鼓( 佤语为 “根仓”或“哒哒” )。即汉文史籍中记载的原木制成鼓腔,蒙上兽皮鼓面制成的“革鼓”。一个濮人村寨或部落中只能有一只双面鼓,并且置放在部落长或寨主家,布朗族的双面鼓置放在屋内,佤族却挂在房屋板壁外面的桩柱上,遇到有紧急情况时敲响。
双面鼓的形制:鼓身选用红木荷树(当地人称红毛树)制作,最好选原来就空心的树段。砍一节长100~150cm、直径50~100cm的圆木,凿空。外皮均匀地刻成条纹,鼓身中央留一凸处,凿眼,作穿绳挂放之用。鼓身两端略小,两端壁厚3cm,从两端边沿至6cm处,环绕着一圈钉眼,各眼之间相隔10cm,钉眼直径约5mm。鼓的两端蒙牛皮,按钉眼的数量削出长10cm的竹钉,竹钉一头略细,将细的一头破碎,待牛皮蒙好后,再将竹钉扎入鼓腔内,以固定鼓皮,外面留5cm长的竹钉头。
2.4 土鼓
土鼓(佤语为“根叠”)。是濮人为了求雨而特别制作的一次性祭祀乐器。
土鼓的形制:在寨子边上选一处平地(台),土质松软适度,无沙石,铲平地面,挖一个深为50cm口小肚大的土洞,形仿陶罐。选一张笋叶壳,又选藤条或茎叶杆长30-50cm一根,在笋叶正中央戳个眼,将茎叶杆对藤条串进笋叶,另一端留节,卡住笋叶,用笋叶盖住洞口即可。
3 鼓在濮人仪式中的作用
鼓是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其发明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和原始宗教的巫术观念有关。濮人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鼓会将人的生活状态和愿望告知天神,让天神保佑人间的衣食饱暖,消除灾难和疾病。
铜鼓既是乐器、祭器和礼器,又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铜鼓与大锣一起使用在刀耕火种的祭祀仪式中,开荒前告知山神、地神、水神、树神、昆虫神和兽神等诸神,村寨将砍伐这片森林种庄稼,请其同意开垦。烧荒前请诸神离开,避免烧伤。
木鼓是佤族最崇拜的神物,人与神之间求应的媒介,平时不许乱动。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用木鼓示警集众;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也要击鼓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木鼓更是振奋人心的乐器。击打时可发出四种不同音响,铿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通常在建立新寨子或十年左右更换一次木鼓,如果寨子遇到天灾人祸,也必须重新砍木鼓举行祭祀活动。在佤历一月新水节后的几天,便开始了选木鼓、砍木鼓、拉木鼓、迎木鼓、凿木鼓、送木鼓、祭木鼓等环环相扣的“拉木鼓”活动,持续时间一个多月。
双面鼓也是权利的象征,在山寨中的主要用途是报警。但在村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以及贺新房时,也配合铜鼓、象脚鼓、鋩、钹等打击乐一起为舞者伴奏,还可边打边舞。演奏者一般为男性老人,青年人不得敲奏,女性更不能敲打,甚至不得靠近。
土鼓是濮人举行求雨仪式而特别制作的,期望鼓声将求雨的愿望传达到天神那里,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仪式中,主祭者念求雨词,一位老人用双脚踩住盖在洞口的笋叶边沿,用两只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藤条上下轮番拉动,通过拉动藤条磨擦振动笋叶发音,并通过土鼓的内腔产生共鸣而将声音传播到远方。
4 结语
从铜鼓、木鼓、双面鼓、土鼓在濮人祭祀活动中使用的情况可以看出,鼓是濮人原始观念中的神器,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濮人期望鼓能够将人的生活状态和愿望告知天神,让天神保佑人间的衣食饱暖,为人们消除灾难和疾病。
【参考文献】
[1]陈志明,主编.天籁之音-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民间器乐曲集[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
[2]思茅行政公署民委编.思茅地区少数民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3]张海珍,李娅玲.普洱民族文化概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王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