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事故理论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2016-11-03宁宏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26期
关键词:安全体系安全管理

摘要:安全不仅包含有形的实际存在的安全,比如国家的安全、人民大众的社会安全、公民自身的安全等,也包含无形的安全,比如网络社交的安全等。从更大的层面上来说,所谓的安全问题便是可以预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活动中有固定存在的威胁,然后采取必要的方法去解决。文章对基于事故理论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事故理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建筑安全事故;安全体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6-018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6.089

在建筑生产的行业当中,安全生产是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保障人民大众的生命安全、社会的安定和谐非常重要的内容,其能够使我国更快地建立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前提,也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由于我国的建筑业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不仅是我国建筑业最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建筑业逐渐发展和不断创新的首要条件。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随之而来,我国便明确地指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建筑工程安全的生产方针。

1 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一直到现在,每一年发生事故的综合损失达到1800亿元之上,这样算下来,损失了我国的两个三峡大坝工程,可见损失的严重性。在建筑行业中,由于事故原因造成死亡的钱数达到了60万元,并且依照每年的平均死亡人数1232来计算,光是人员的损失就高达了7.392亿元,这就造成了建筑施工业发展的不稳定。从以上数据的计算,可以总结出以下问题:

第一,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经常性发生,并且三级以及三级以上的重大安全事故还会发生。统计2007年发生在建筑业比较重大的事故就有35起,死亡人数高达144人,同前十年相比较,由于建筑事故出问题的现象降低了10.26%,事故死亡人数也同比下降了1.37%,但是仍然发生了2起比较重大的建筑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1人,并且每发生事故的死亡人数都在10人之上。

第二,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并不系统,比较薄弱,各种安全事故无法彻底清除危险产生的隐患。虽然我国会定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抽查,从建设部检查的结果往往都显示,我国虽然在一些施工建筑安全方面明确规定了很多的安全法规,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还是大量存在。

第三,对建筑业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比较滞后,上岗人员并不能得到相应的栽培。我国从建国的初期就建立起了有关安全的制度,并且还准确地要求对全国上下的施工建筑中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相对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但是结果却显示,施工建筑的企业师资教育队伍并不是很全面,并且教材的内容也不是很规范,并且有关于安全培训的内容也太过于老化,建筑业的领导没有足够的重视,施工现场安全培训和教育流于形式。

第四,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所投入的资金并不充足。建筑施工单位采取低价中标策略,在中标后压缩安全经费。政府部门监管费用有限,监管人员配备不足,大量工程项目集中开工,最终造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监管没有力度。

1.1 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

大家都知道,施工建筑的安全是跟随着建筑不断生产而产生的。从英国的工业革命爆发开始以后,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大幅度的使用,导致有很多的人都死于锅炉爆炸,在20世纪之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一些工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建筑行业、煤矿产业和一些化工产业等长时间会发生伤亡的事故,并且重大的伤亡事故也是经常性的发生。建筑行业的生产活动是形成我国生产活动的主要方式,但也是很危险的行业。所以要时刻做好建筑的安全管理监督工作,从而能够保证我国公民的安全,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对建筑安全的管理要进行各方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做好建筑安全的管理工作。所谓的安全管理,就是指企业的管理者对建筑的生产活动进行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保证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在生产过程当中的安全和健康。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元素相结合的,但是主要因素还是与不同的管理要素相互联系,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是保证安全的基本要素。

1.2 施工建筑的项目安全特点

施工建筑业生产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危险性、特别性以及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特殊性。其中特殊性包括流动性、劳动力情形、多个建设主体、多个专业协作等。危险性包括作业的强度比较高、作业的环境条件非常差、施工的作业没有达到标准等。管理方法的特殊性包括项目管理和企业的管理相互分离、多个层次的分包专业化的制度、目标的导向施工管理等方面。从下面三点具体谈谈施工安全的具体特点:

第一,施工项目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由于施工的项目不是很固定,这也就导致了施工项目的生产是不断流动的。施工队伍要从某一个地点不断向另一个地点转移,也就是说流动性是非常大的,施工生产的周期也比较长,施工的环境比较恶劣,不断变化的因素很多,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强。流动性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的施工工程从开工到最后竣工交付,专业分工的不同,施工的方案也不同,需要考虑一些不安全的环境因素等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从宏观上来说,政府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筑安全管理的对象是面向于施工项目和企业当中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宏观的管理机构的关注力要不断随着企业的不断改变而改变,还要随时监督企业的项目。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要符合不同的建筑项目的需要,把握好度,从而解决掉新出现的问题。

第二,建筑施工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复杂的。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并且每个区域之间的不同点也很大,这也就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我国的施工建筑企业比较多,所拥有的资金和技术都差不多,使得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管理层次比较繁杂,最终使得建筑施工是比较复杂多样的。

第三,具有科学的法规性。对于安全的管理能够在相关的法律框架之内进行自我管理,并且每个企业管理的手段都不相同。但是每个施工建筑的安全管理方案是不同的,其针对的是全部的施工行业市场中繁多的施工项目,所以一定要通过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

2 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理论

要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做好预防,一定要深入地了解并且熟悉事故所发生的原因。在建筑的初步阶段,很多人们都认为会发生事故是因为一些偶然的或者没有办法解释的因素所造成的。其实不尽然,每一起事故的发生,会有一定的偶然性的存在,但是也会有一些必要的必然原因。所以预防和避免事故的主要方法便是要找出事物所发生的规律,把危险性降到最低。

2.1 建筑施工的事故理论

在1941年,美国的一位工程师在很早就提出了著名的事故发生连锁反应理论,他认为建筑施工发生的事故并不是独立的,是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所产生的结果,事故事件和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具有相互连锁的关系。事故发生的连锁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人的失误和不安全的行为、物体的不安全状态等一些偶然的因素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依据多米诺骨牌的理论,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的一点便是杜绝施工的在场人员所进行的不妥当的行为,避免机械产品处在一种不安全的状态,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产生。

2.2 预防施工事故发生的方法

第一,消除危险源。在进行建筑施工时,要制定合适的方案等来消除危险源。比如用气压系统或者是液压的系统来替代电力系统,这样就会防止由于电力而产生的触电事故。还可以使用不易燃烧的材料代替易燃的材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火灾的产生。在进行施工建筑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定型铝模板等,以减少火灾、工人被铁钉刺伤等情况出现。

第二,要降低危险物质的使用量。例如在进行电力动力的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触电而使用低电压,同时还要使用运转速度比较慢的机械以防止机械公伤的出现。在施工过程当中还应该佩戴安全帽,可以有效地吸收物体的冲撞能力,以防止工作人员在发生事故时撞击头部从而受到伤害,也可利用一些减震的装置吸收冲击的力量,防止产生的震动对人体的危害。建筑的施工现场要每天定时检查施工的材料和机器,保证每位施工人员在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当中。事故产生的理论所认为事故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能量释放,不同形式的能量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通过不断控制能量来防止危险事故的出现。按照能量的原则上来说,要使用不同的屏蔽系统来防止意外的能量散发出来。由于人体对不同形式的能量作用都有不同的承受能力,要明确地了解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也就是防止能量的大量释放,从根本上防止人体能直接接触能量,按照这样的能量释放理论,工地的人员要时刻关注在建筑施工的生产过程中的能量的流动,转化和各种形式能量的互相作用,从而能够防止发生能量的释放,也要防止人的身体和过度的能量进行相互接触,在建筑的施工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形式的能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预防,减少能量对我们产生的危害。

3 结语

从上文来看,现在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安全事故也在经常性的发生,并且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也就需要在施工建造的时候相关部门要进行强有力的监控和监督检查,始终要保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要观念,保障每个施工建筑工人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问题。在事故发生之前要进行有效的检测和预防,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做出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加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关键性的一步。对于安全问题,我们绝不能姑息,要始终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这件事情,不断减少事故频发的几率,加强安全教育问题,为减少施工建造所带来的事故做出准备。

参考文献

[1] 许程洁.基于事故理论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 范志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D].天津大学,2007.

作者简介:宁宏伟(1977-),男,湖北大悟人,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

(责任编辑:周 琼)

猜你喜欢

安全体系安全管理
基于“互联网+”高校学生公寓安全体系构建的研究
美国版“安全体系”能够保障亚洲和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