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师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6-11-03程丽芬

运动 2016年14期
关键词:气功江西省教师

程丽芬

(南昌师范学院体育系,江西 南昌 330032)

实验与调查

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师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

程丽芬

(南昌师范学院体育系,江西 南昌 330032)

本文对当前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师师资队伍进行调查,分析制约高校健身气功开展的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师师资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14.020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和养生是现代人们生活中较为关心的问题,在我国众多保健方法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气功以动作简单易学、中小强度的有氧健身形式以及健身效果良好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与认可。江西省健身气功项目在全民健身中的开展状况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较为普及,然而年轻人练习健身气功较少,对健身气功了解的也较少。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不可忽视年轻的后备力量,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健身气功项目在高校的有序开展,不仅需了解制约江西省高校开展的因素,更应进一步分析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师的队伍结构,为培养大学生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江西省社会群众健身娱乐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师师资的现状为研究对象。江西省共有21所普通本科院校,通过访谈统计仅有8所高校开展了健身气功项目,仅占38.1%。以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学院、九江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和宜春学院等8所大学为调查对象。访谈的对象主要是从江西省开展健身气功项目的院校中调查从事健身气功教学的教师、未曾开设健身气功项目的体育院系管理者以及从事本专业的专家,本次调查通过电话交谈的方式进行相关情况的了解。

2 结果与分析

2.1 江西高校健身气功教师基本情况

2.1.1 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 江西省目前有11个地市成立了健身气功协会,全省各地共建立了健身气功活动站点600余个,在全国名列前茅。而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开设健身气功项目的仅有8所,占总的34.8%,说明这一项目在高校中的开展情况不是很乐观。

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组人数在总人数中的比例,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整体水平,科研活动和创造性的兴衰趋势。本次调查共包括14名健身气功教师,其中50岁以上教师为2人,占总的14%;40~50岁教师7人,占总的50%;30~40岁教师3人,占总的22%;30岁以下教师2人,占总的14%。这显示出,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阶段,这一群体的教师已成为健身气功教学的主要力量。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域在35~50岁。因此,这预示着在江西省高校已经开展健身气功项目的高校中师资队伍从整体上已进入创造性工作的“黄金时期”。

健身气功是以健身为目的,以抻劲拔骨、吐故纳新、内外兼修的锻炼调顺人体系统功能状态,使身体到达健康状态的运动项目。性别结构显示,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平均,练习的内容无明显的性别要求特点,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男女老幼群体,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广泛群众基础。

2.1.2 学历与职称结构情况 学历结构是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主要反映指标,学历层次的高低标志着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训练能力的整体水平。表1显示,目前高校健身气功教师的学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博士研究生暂时还没有,这势必将抑制江西省健身气功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2.2 专业情况

表1 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师学历、职称调查

2.2.1 专业组成情况 数据显示,高校健身气功教师在从事这个项目教学之前从事武术项目的有10人,占总的72%,仅有28%来自非武术专业的教师。健身气功同武术中太极拳项目一样,都是一种缓慢、柔和、配合呼吸的运动。从健身效果来看,能够有效改善人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焦虑。这说明从事健身气功的教师业务素质基础较好,可推动健身气功运动在高校快速地发展。目前,我国正式注册的健身气功站点已超过2万个,练习健身气功的人群也高达200万人次,江西省健身气功的开展在全国应属前列,健身气功的教练员需求量非常大。高校是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基地,然而在江西省高校的开展现状却不容乐观,21所高校中共有46位武术教师,但仅有8所学校开设健身气功项目。虽然师资队伍专业技术后备力量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需要进一步宣传与动员,吸引更多的武术教师从事健身气功的教学与科研。

2.2.2 近3年科研公开发表情况 高校科研水平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科研水平,特别是直接体现了在这一领域国家科研水平发展的未来趋势,科研水平也是目前高校衡量高校教师理论水平、学术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高校体育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是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能力主要体现于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数量、质量以及发表期刊的层次。

为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指导思想,国家体育总局在2001 年6月成立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政府部分对健身气功进行科学整理、合理规划发展。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01—2016年健身气功科研文章逐年增加,但基本集中在气功类杂志,占总数的72 %;其次是武术类期刊,占总数的14%,而核心期刊发表的总和仅占总数的14%。这表明科研方面整体相对薄弱。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师的科研力量也是较为薄弱,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偏少,这势必影响健身气功项目在高校的继承与发展。高校教师应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动向,捕捉本专业最新科研成果与信息,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使健身气功教学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健身气功事业。

2.2.3 参加健身气功各类赛事情况 高校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训练并参加健身气功竞赛活动对提高其自身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由于健身气功是一种简单易学,但对于其中的养生方法需要一定的积累与领悟才能真正理解的传统运动项目,学生只有经过不断的习练以及感悟方可对传统健身气功健身的技术有所提高,高校健身气功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赛事将会不断提高自身以及学生对此运动项目的充分理解。通过调查,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竞赛的情况普遍开展的不够理想,近年来在全省的健身气功展示活动中仅有江西师范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师范学院、九江学院和井冈山大学等5所高校在赛场中表现较为活跃,其他3所高校开展了健身气功项目但没有带队参赛的计划,更多的高校还未曾开展。要使健身气功运动在江西省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普及程度较为广泛的健身项目,高校这片领域是不可忽视的,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鼓励高校参加各类赛事是推动健身气功发展的良好途径。

2.2.4 获得专业信息途径 在电话访谈与面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江西省各高校健身气功教师普遍缺少进修学习机会,这是推广健身气功项目的主要制约因素。据调查,近43%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通常是采用购买书籍、教学光盘等方式进行自学业务,他们一致表示盼望着能有更多进修机会,通过学习的机会能够与国内其他院校的健身气功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交流,以开阔眼界,丰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在对各高校分管教学领导电话访谈中了解到,在目前江西省高校中已经开展健身气功的管理者对于该项目的推广还是处于较为积极的态度,表示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会给予支持,而没有开展健身气功的管理者虽然有意向开展这项运动,但苦于缺乏专业教师而一直未曾开课。由此可见,要使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项目开展的重要因素是江西省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应发挥积极作用,组织更多的培训机会,同时采用各种途径,鼓励更多的教师从事健身气功的推广工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江西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师的数量少,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高校相应也少;学历与职称结构中博士学历以及教授职称的教师少,以至于在健身气功方面的科研水平相对还是较为薄弱。

3.1.2 江西省健身气功教师队伍的专业组成较为合理,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教师参与竞赛及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3.1.3 在目前江西省高校中已经开展健身气功的管理者对该项目的推广还是处于较为积极的态度,表示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会给予支持,而没有开展健身气功的管理者虽然有意向开展这项运动,但苦于缺乏专业教师而一直未曾开课。

3.2 建 议

3.2.1 引进或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加强科研与教学水平的提高,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健身气功在青年学生中的可持续开展。

3.2.2 为了促进将来的需求和运动的发展,为了增加政府机关和健身气功科学的推进,积极推动媒体,宣传练习健身气功的益处,积极组织学校和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促进项目的发展。

3.2.3 目前,健身气功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在国外的传播也是非常普及的,这都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才被不同年龄、体质的人群所追捧,同时其不受场地、器械和季节的限制,吸引着更多年轻人从事该项运动。

[ 1 ]冀运希.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47.

[ 2 ]胡晓飞,侯恩毅,庄永昌,等.对我国近20年健身气功科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

[ 3 ]项汉平,丁丽玲,刘治国,等.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5).

[ 4 ]李雨晴.江苏省高校健身气功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中华武术:研究,2015 (10).

G85

A

1674-151X(2016)07-037-02

投稿日期:2016-05-23

程丽芬(1974—),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气功江西省教师
模拟成真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圆我教师梦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