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冷处理”保持“热心肠”
2016-11-02张志强
张志强
高一开学第一周的某个下午,历史老师气呼呼地来找我。原来,历史课上,手机铃声突然响起,从声音来源和面目表情判断,应该是王嘉的,但她拒不承认。这让我大为恼火,再三强调不准带手机进教室,竟有人置若罔闻,以身试法。
但是,理性告诉我,不可轻举妄动。因为王嘉性格内向怯懦,而且家长是个“刺头”。记得开学第一天早晨,值班领导气喘吁吁地追到我班上,指着刚进教室的王嘉说:“她家长为了多送她几步,把车堵住门口,导致其他孩子进不了校门,我劝他移开,他态度极其恶劣,还骂骂咧咧。”
经调查,周围的同学都说是王嘉的手机响了。我找到王嘉,她一脸无辜:“我早就关机了。”我告诉她,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学,拒不认错会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坏印象,但无济于事。
这是班级组建以来第一次违纪事件,学生都在看如何处理,我不能就此罢休。于是,打电话给王嘉妈妈,请她看看手机上是否有未接来电。不料,我还没讲完,就被她打断:“哎呀,多大的事呀!我家有好几个苹果手机呢,我女儿低调不愿带到学校去。她老实,胆小,你可别吓着她!”我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怒不可遏。我严肃地说:“我查这件事也是为孩子好,请您配合,不要溺爱孩子。”对方声音突然高了八度:“溺爱?我还觉得溺爱得不够呢!真担心女儿上了大学我们溺爱不着了!我告诉你,女儿要是受了委屈,我跟你没完!”
我努力克制愤怒,保持沉默,任凭对方尖锐的声音通过电波撞击着我的耳膜。几分钟过后,她开始冷静起来:“老师,我家女儿平时说你好呢!认真负责,讲课生动。手机的事你可不能逼她……”我一边倾听一边揣摩对方的心理。她威胁我,是怕孩子挨批评,她转变态度是怕我记恨,冷落或刁难王嘉。这是一对处处用自己羽翼保护孩子而没有长远眼光的家长,溺爱孩子,优越感强。沟通难以奏效,只好冷处理。
此后两个星期,我没有追究此事。家长觉得不对劲,就请熟人跟我打招呼,让我照顾,我没有理睬,但一直关注着王嘉的举动。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观察,我发现了王嘉的一些优点,便不失时机地表扬她。觉得她和我关系近了,和她谈了一次心:“每个家长都疼爱孩子,你学习很好,知书达理,觉得这两件事你爸妈做得对吗?”王嘉说:“他们太惯我。”我说:“温室的花朵难成参天大树,只有在风雨中成长的人才能挺立于风雨之中。老师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怎么让你这么聪明的孩子变得更坚强、自信。我们一起努力好吗?”王嘉脸上露出了笑容。
王嘉意志薄弱,知难而退,学习完全凭心情。于是我鼓励她参加学校1500米长跑比赛。她怕跑倒数第一,给班级抹黑。我安慰她:“就是想让你锻炼一下,即使是倒数第一,我也为你加油!”王嘉认真练起了长跑,最后虽然没进前八,但结果远超她的预期。她非常高兴,家长也打来电话:“张老师,谢谢您,我一直在担心您放弃王嘉。她说你不计前嫌,一如既往地对她好,特别是这次1500米,让她亲身感受意志的作用。”高一期末,她考了年级第15名,家长跑到学校来当面致谢:“老师,我女儿最近阳光多了,我们非常感谢您。实话告诉您吧,她上初中的时候,我和她很多老师都吵过架。但是经过一年的交往,我觉得您是真心为了她好。谢谢您,以后我听您的。”
[反思]
作为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时既要力避冲突,又不能无原则地妥协。面对个别“刺头”家长,一方面要保持理性,学会“冷处理”,留给他们反思的时间;另一方面要对孩子保持“热心肠”,用真诚消除误解,赢得理解,将刺头转化为“教育伙伴”。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