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电影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2016-11-02刘晓东
[摘 要] 是否能塑造出成功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对于一部电影的成功至关重要。在表现具体的性别话语时,不同的导演有着不同的潜在倾向或优势。从陈可辛塑造出的一个个面目鲜明、具有针对性的男性形象中不难看出,这位电影人不仅善于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也善于把握商业的脉搏,最终获得票房与艺术的平衡。本文从男性形象与“被看”时代、男性形象与观众情感的激发以及男性形象与个性化三方面,分析了导演陈可辛电影中的男性形象。
[关键词] 陈可辛;电影;男性形象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男女,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应具备的品质等也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但两性在社会风尚、文化话语之中的形象又有所区别,应该分别看待。尽管当下绝大多数导演并不将其电影的受众仅仅定位为男性或女性观众,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表现具体的男(女)性生活,传达男(女)性话语时,不同的导演是有着不同的潜在倾向或优势的,甚至有可能在其中带有一定的性别刻板印象。香港导演陈可辛(Peter Chan,1962— )电影中有着光芒四射的女性形象,如《甜蜜蜜》(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1996)中张曼玉饰演的李翘,《金鸡》(Golden Chicken,2002)中又如其担任监制及制片人的吴君如饰演的金如等。同时,陈可辛电影中的男性形象以及由这些人物构成的男性群像,也值得人们给予一定的关注。
一、男性形象与“被看”时代
长久以来,由于社会分工的固化,女性一般居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而男性则占据了生产生活主要的、主导的地位,女性是男性欣赏、观看的对象。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在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思想上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中两性的差异已经逐渐由明确变为模糊,男性也可以置于被看的位置了。尤其是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包括电影在内的大众文化开始以“娱乐化、休闲化、感官化趋势勇往直前,大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格局中一支不断上升的重要力量”①。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中的男性形象从原本单一的劳动者与保卫者(如工人、军人等)形象扩展到刚柔分化,男性在生产力提高的今天已经不必再与强调孔武有力的劳动、保卫等行为联系起来,五官柔美,皮肤白腻,具有阴性气息的“花样美男”形象开始成为广大观众追捧的对象,人物形象在被塑造时也开始强调文化、情调等更具个体意识的特点。陈可辛对于电影首先是一个工业行为这一点有着清晰的认识,曾经直言拍电影重要的是和观众“接近”,最忌讳的便是理想主义。陈可辛一直能够及时了解大众的审美需求,在保证电影艺术性的同时追求最大限度的商业利润,他十分清楚在男性的“被看”时代应该给观众提供怎样的观赏对象。
如在《中国合伙人》(American Dreams in China,2013)中,陈可辛除了借用“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等人的创业故事外,还有意识地根据当下观众的需求为成东青、王阳以及孟晓骏三人打造了不同的形象。成东青出身草根,在成功路上一再受挫,先是考不上大学,上了北大之后又因为自己从农村来,口音奇怪而被同学嘲笑,毕业留校后又收入微薄且很快被开除,想去美国却一次又一次被拒签,直到开始创办“新梦想”,他的人生才出现曙光。这是一个在当下流行话语语境中典型的“屌丝”形象,电影也借孟晓骏之口称呼成东青为“土鳖”。这一形象能够在“被看”的同时给予观众某种虚幻的、励志性的希望,即成东青起点如此之低,但依然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那么条件相较成东青更好的人无疑也可以;而另一方面,陈可辛又有意回避了俗套的“失败—成功”叙事模式。成东青尽管最后获取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他在感情上依然是失败的,他不仅在曾经青涩稚嫩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并且在自己功成名就后重遇对方的时候,已经单身的对方不仅没有重回成东青的怀抱,对他此时的身家也毫不在意。而孟晓骏则是典型的“海归”形象。他出身优越,拥有他人不具备的英文功底,毕业后与女朋友双双顺利去到美国。如果说孟晓骏在国外求职的挫折是因为在情节上要实现孟、成二人的合作,那么孟晓骏在入职“新梦想”之后才发现自己有无法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的致命缺陷则显然是为了迎合观众做出的艺术加工。作为一个“被看”的对象,观众显然并不欢迎一个人生一帆风顺或太完美的形象,由于孟晓骏前期的过分优秀,此时导演必须给予这个形象更多的弱点才能满足观众将自己代入成东青后的心态。而王阳则是一个作为调剂品出现的“文艺青年”形象。他的长发,玩世不恭,热衷于找外国女留学生说话,靠打乒乓球追到美国女友,甚至为了女友而放弃去美国等,都是陈可辛给电影制造娱乐感而添加的细节。甚至为了让观众获取更多“看”的快感,电影中有意设置了三个人赤身裸体洗澡,美国女友主动与王阳发生性关系,正好被成东青撞见,后者赶紧躲开的情节。这些与电影的“平民奋斗”主题无关,与整部电影的时代感也无关,但是有助于让观众得到一个更有观看乐趣的、吊儿郎当的风流才子形象。
二、男性形象与观众情感的激发
人具有多样的情感,成功的电影可以通过叙事节奏恰到好处地调动、激发观众的情感,而在这其中,人物形象作为观众最大的共情对象,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电影与广告等体量短小,追求更迅捷的传播速度的媒介不同,电影中激发出来的情感并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德感、理智感等,而是复杂的、流动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相互映衬的。陈可辛的电影往往围绕着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展开,他关注着普通民众的命运以及珍贵的情感,其电影中人物身上发生的诸般情节往往对于观众来说是真实而清晰的。这样一来,观众的情感体验也势必是复杂多样的,观众能理解电影中人物在浮沉的人世中的无奈选择,并不会单纯因角色的某些品质而对其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这些人物勇敢与怯懦、光明与阴暗等的对比又以体现在男性形象身上更为明显。
在陈可辛“一女二男”叙事模式的电影中,这种对观众情感的激发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双城故事》(Alan & Eric: Between Hello and Goodbye,1991)中,阿伦与志伟便可以视作一对“对照组”形象。两个人自小便是好朋友,都有着出海寻找“金银岛”的梦,成年之后又都爱上了女孩奥利弗。然而阿伦英俊潇洒,温柔体贴,并且有着唱歌的才艺,后来还成为当红歌手,舞台上的他让奥利弗心动不已,两人也就顺理成章地展开了一段感情。而由曾志伟饰演的志伟则相貌普通,并且与立志成为歌星的阿伦不同,志伟勤勤恳恳地经营着自己的养鸡场,在兄弟情面前,深知自己平庸的志伟只好将他对奥利弗的感情埋在心底。这两个人中无疑后者更能激发观众的同情情感,可以说,陈可辛将阿伦塑造得越优秀和强势,越是能让观众产生对阿伦的对立者志伟的同情,尽管阿伦本人也并无大错。尤其是在阿伦走红后,仍然是芸芸众生中一员的奥利弗与志伟都成为被冷落的对象,加上台风对志伟养鸡场的摧毁,导致志伟远走他乡当了一名居无定所的水手,更让观众增加了对这个老实人的同情。而这种情感在十年后三人在旧金山重会时达到顶峰,志伟此时已经身患绝症,三人在志伟最后的时光中尽情玩乐,向往着三人相爱,永不分离,然而电影依然以志伟的死结束。志伟与阿伦之间在外表、事业上有天壤之别,但是奥利弗又同时爱着他们两个。志伟为了阿伦一直自我牺牲,怕阿伦失望,很早就扬言自己不喜欢奥利弗。这些都使观众给予他无限的同情。
与之类似的还有《甜蜜蜜》中同样由曾志伟饰演的豹哥。与《双城故事》中不同,豹哥在《甜蜜蜜》中只是配角,并且在社会地位上也与志伟不可同日而语,陈可辛安排豹哥与李翘的第一次见面时以一句“港督欠钱也得还啊,要不我们吃大便啊!砍他!”吸引了观众和李翘的注意,一个无法无天、粗暴易怒的黑社会老大形象瞬间便被树立了起来,但是这一形象依然让观众十分同情。电影中李翘一直喜欢着英俊温柔,然而又因为外来者身份只能在香港苦苦打拼的黎小军,出于现实的考量,她跟了其貌不扬的黑社会老大豹哥。豹哥在明知李翘心有所属的情况下依旧对她百般包容,愿意在自己出事后赶李翘回黎小军身边,并且安慰李翘说:“回家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明天出去,满大街的男人,个个都比豹哥好。”并且故意说自己有很多老婆在台湾以打消李翘的愧疚之情,正是这句话让李翘坚定了留在他身边的决心。然而曾经叱咤风云的豹哥却在美国街头被小混混打死,李翘最终还是与黎小军重逢。在电影中,黎小军细腻敏感,但毕竟木讷,对爱情的处理拖泥带水,既无法撇下青梅竹马的妻子,也无法忘记在香港曾一同吃苦的李翘,而豹哥则给予了李翘荡气回肠的爱。观众无法苛责黎小军,他贫弱的经济基础注定了他在感情上也只能进退维谷,而对敢爱敢恨,最终死在自己梦想前夕的豹哥,观众则会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同情。
三、男性形象与个性化
相比以虚妄晦涩之风见长的王家卫和开创“无厘头”风格的周星驰等人来说,陈可辛所执导的电影本身并不具备某种强烈的个人风格,他对于爱情片、喜剧片、动作片以及恐怖片都有所涉猎,他乐于探索不同背景下的故事,并且尽可能地表达出具有深度的内容,如《如果·爱》(Perhaps Love,2005)中人们在爱情与面包之间如何选择,《武侠》(Swordsmen,2011)之中法律与人情的对立等,这些话题之宏大,都是难以用简单的话语阐释清楚的。然而陈可辛电影中的男性形象又往往是被简化了的,他们是高度个性化的,观众可以很快定位其身份、个性,并且这些不同的个性往往能迎合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观众,以实现电影的雅俗共赏。
这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出现了男性群像的《投名状》(The Warlords,2007)和《十月围城》(Bodyguards and Assassins,2009),尤其这两部电影的时间背景都距观众生活的时代有一定距离,因此,如何让观众迅速在群像中辨别出不同的角色,除了运用明星效应外,便是使形象个性化。如《十月围城》讲述的是为保护孙中山,香港众多市民在商人李玉堂、《中国日报》社长陈少白的组织下开展了一次“护孙”行动,上演了一曲乱世儿女有情有义的悲歌。其中李玉堂之子年仅17岁,是少数明白这次“护孙”意义的保护者,最后也为“护孙”而死。为了让观众对这一人物印象深刻,陈可辛亲自给其写台词:“我活了十七年,原来就是为了这一小时,这一小时是国家大事,我们死了算什么……我告诉你,我每晚一闭上眼睛,就看到中国的未来。”
这些台词当时遭到了剧组其他人的反对,原因是太过天真直白,而陈可辛坚持使用这些台词,因为越是天真直白,越能塑造出一个热血青年的形象。事实也证明,观众并没有对其反感,而是深深为其中的理想主义情怀感动。又如在《投名状》中,庞青云与赵二虎尽管纳过投名状结为异姓兄弟,但是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人。庞青云是正统武官出身,胸怀大志,而赵二虎则是草莽中人,匪气十足。陈可辛想借两人形象表达的便是知识分子和武夫冰炭难以同炉的悲哀。而这一复杂话题是基于两人迥然有别的个性(这也是由阶级决定的)上的,并且个性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冲突。庞青云在俘虏太平军后违诺杀降,曾与太平军谈判的赵二虎痛不欲生,而赵二虎又曾在攻城后说过“强奸有什么不对”,庞青云则坚持执行军纪斩杀了强奸犯。庞青云和赵二虎两人在道德观上都有污点,最后的结局也都是死于“自己人”手中,但是观众完全可以看出两个形象的巨大差别。
从陈可辛塑造出的一个个面目鲜明、具有针对性的男性形象中不难看出,这位电影人不仅善于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也善于把握商业的脉搏,最终获得票房与艺术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转型期”大众审美文化透视(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 赵宁.论陈可辛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D].太原:山西大学,2013.
[3] 沈冬娜.陈可辛电影作品的人物情感张力[J].电影文学,2016(04).
[4] 卢磊.陈可辛电影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刘晓东(1964— ),男,重庆人,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