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可持续下一个风口

2016-11-02

WTO经济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会展活动管理

里约奥运会前夕,数以万计的网络用户上传和分享日常生活中可持续行为的创意视频,以争取比赛门票以及奥运礼品;

开幕式上,没有国旗升起,没有国歌奏响,前所未有地走出了1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曾饱受饥饿、战乱之苦的难民运动员;

激烈的高尔夫球比赛现场,微型短吻鳄鱼、水豚等动物悠闲地在一旁围观;

颁奖台上,500枚金牌当中不含损害生态的水银,使用的纯银从回收的旧镜面及废弃X光片中提取而来;

……

刚刚闭幕的里约奥运会被媒体称之为成功开启了“经济适用”模式,用最少的预算践行了大型活动的可持续管理,并获得了大型活动可持续管理国际标准ISO 20121:2012《活动可持续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以下简称ISO 20121)的认证。

制定于2012年的ISO 20121最早被应用于当年的伦敦奥运会,由此驱动了全球大型活动管理新趋势:通过建立与运作可持续管理体系,使得大型活动能够留下积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遗产,同时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浪费、能源消耗或者对当地社区的压力。

这里所指的大型活动不仅包括公共赛事、会展活动、酒店活动,还包括文艺演出等文化产业中的大型活动。在欧美,美国微软公司、伦敦会展中心、曼彻斯特板球比赛等企业、活动已经开展了活动可持续管理。在我国,ISO 20121被等同采用,并且已将其转化为国家标准GB/T 31598,该标准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正在筹办中的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国际奥委会明确要求相关活动必须通过ISO 20121的认证。

活动不可持续会有怎样的后果?席卷全球的活动可持续性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大局有怎样的影响?

以国际赛事奥运会为例,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申办奥运会时已经对其在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的可持续性上保持质疑与谨慎的态度。每一届奥运会的举办,都有以数亿计人次的聚集,从奥运场馆、交通设施、住宿场馆的建设,到餐饮供应、安全保障、城市容量,需要占据大量的土地、能源、水以及其他资源,对当地城市规划、经济建设以及居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2004年雅典奥运会被认为是希腊破产的催化剂,举国纳税人至今仍在为当年奥运会买单,一些专门的参观与体育设施在赛后全部荒废。

与大型活动有关的会展行业、酒店行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等大都属于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也将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举办大型活动为主营业务的会展行业为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会展行业市场规模保守估计有1万亿元,一些实力强大的会展公司,一家公司就横跨十几个行业,身系数万供应商企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同样无可限量。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只占GDP的2.5%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高于10%,美国则高达25%以上。不过大型文化活动也常常出现扰乱秩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比如宏大舞台活动中,仅仅90分钟的舞台照明可能是一栋5层办公楼一天的耗电总量。

在当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活动可持续管理要求的透明、操守、包容性、管理责任等四大原则,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本质上与中国当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实现公平分配,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等目标一致,也是相关行业在强化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走出国门并打造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本刊希望,通过解读与分析活动可持续管理实践中的误区,提供操作性建议,为相关企业、行业以及其他机构更好地理解、开展活动可持续管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多赢带来积极的思考与借鉴。

突出重围:需要厘清的四个误区

如何理解活动可持续管理?可持续管理如何能够帮助组织和个人提高其与大型活动相关的活动的可持续性?对这个崭新领域,我们应该突破这样几个观念:

1.活动可持续管理等于活动绿色管理?

不等于,活动可持续管理涉及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可持续

6674吨CO2,这是我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测算出的2016杭州G20峰会时期将排放的温室气体。以植树造林为大方式,杭州G20峰会实现了交通、餐饮、住宿等所产生的CO2的碳中和,从而成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G20峰会。

这是我国在大型活动实现低碳减排方面的最新写照。早在2008年,“绿色奥运”就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更是一次绿色活动的全新探索,推动了会展行业的低碳趋势:在建设运营中,绿色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利用了水体修复技术和湿地系统,有50%以上的场馆采用了屋顶、立体、湿地绿化……2016年5月,53家会展行业相关单位在北京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中国绿色会展联盟,致力构建绿色会展生态体系。

但是绿色管理就等于可持续管理吗?如果是,为什么我国还要推出可持续活动管理国家标准呢?

根据目前接受度最广泛以及影响最大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该过程为经济活动、环境责任和社会进步提供一种持久、平衡的解决方法。

因此活动的可持续管理应该达成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共赢的目标。环境只是目标之一,只有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既相互依赖又相辅相成,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

里约奥运会的可持续也不局限于环境目标,而是制定了“拥抱可持续(Embrace Sustainability)”计划,将地球、人类、繁荣作为可持续管理的三大支柱。不仅专门发布三份可持续发展报告(第三份计划于2017年发布),也开展了奥运会影响研究,制定可持续管理计划。除了践行保护地球的承诺之外,里约奥运会还推动多元化、包容性、可及性等与人有关的社会公平、和谐发展,努力为每个人带来最好的奥运体验,比如与跨性别组织,不同种族的组织就相关政策展开对话,在招聘中制定多元化与包容性策略;里约奥运会还加强供应商管理,发布了指导文件、建立全球数据库监控以及对供应商工厂进行调查审验,更专门建立可持续采购手册,这也成为了本届奥运会的重要遗产。endprint

2.活动可持续管理是一套全新的管理体系?

不是,可以对既定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提升

即使活动可持续管理即将成为大势所趋,但对大部企业或组织而言,看到这个崭新的名词,似乎都会望而却步。实际上,大部分的大型活动的开展为了运作效益,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且很多组织者在实际的活动管理过程当中,也有一定的可持续实践。

例如在酒店行业、餐饮行业,许多企业选择采购获得可持续认证的海产品、公平贸易咖啡或者有机食物。这是可持续活动管理中的内容——可持续认证海产品不仅意味着捕捞来源于良好的海洋环境,不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潜在威胁,更通过可追溯的体系形成了与水产捕捞者、加工商、零售商、消费者等等利益相关方透明、共赢的关系;公平贸易咖啡同样意味着咖啡来自于用公正的价格直接和当地的咖啡农进行交易而得,并且以透明的管理模式和商业形式,保证生产者的劳动环境健康安全且于环境有益。

在文化产业领域,很多文艺演出在主题设定以及演员选择当中就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利益与需求、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对于环境的保护。

总而言之,活动可持续管理并不是一套那么遥不可及的管理方式。就像ISO 20121当中所言:“对于尚未正式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来说,可以应用本标准为起点,建立一套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对于已有管理体系的组织来说,可将本标准的要求融入现有体系之中。”

3.应用标准就实现了活动可持续管理?

不一定,标准只是一个管理工具,需要持续改进

应用了活动可持续管理标准的里约奥运会与伦敦奥运会不断出现槽点,让人应接不暇。就在里约奥运会在颁奖环节,多次将中国国旗升错,举行比赛的跳水池的从亮蓝变成了沼泽绿;而即使过去多年,伦敦奥运会弄错中日文翻译、国旗顺序等等事件,仍是人们的饭后谈资。

为什么依据活动可持续管理标准进行管理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个标准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其实在ISO 20121中已经有了答案:“管理体系标准并非一份检查表或一个报告框架,亦非一种评价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绩效的方法。它要求组织改进过程和思维以持续改进绩效,并赋予组织灵活性,在不偏离大型活动目标前提下,以创新方式开展与大型活动相关的活动。”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金国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标准并未指明管理的可持续性问题或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绩效水平。标准所要求的,是组织在实施中要有一个透明的过程,通过它系统地评价其运作中相关的问题,并设定自己的目标和改进的对象。所以即使从某个阶段看来,已经是完全按照标准来建立管理体系,并且确保体系能够正常运作,也不能一劳永逸地保证最终活动在可持续性上具有百分百的水准。

其实活动可持续管理本身是一个策划、实施、检查、纠正的一体化的持续改进的过程。里约奥运会在水池变绿、裁判腐败等问题的迅速反应、纠正,正是这样的机制在起作用。

4.活动可持续管理仅靠组织者来落实?

供应商、承包商、劳动力、参与者、受众、监管机构、社区等都不能缺席

除了会展行业、酒店行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等与活动开展直接相关之外,活动可持续管理还影响到哪些领域?仅仅凭活动的组织者或者所有者就能够落实活动可持续吗?

从里约奥运会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为本届奥运会及残奥会提供官方制服以及空调、对讲机、奥运吉祥物等产品的企业均来自中国,而它们无一例外都地通过了奥组委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

事实上,比大型活动组织者更为敏锐的是活动的供应商、承包商,比如体育设备生产商,餐饮业,灯光和音响工程,保安公司,体育场馆的建设者,等等。供应商管理是活动可持续管理当中的重要内容,在标准中有专门的管理工具。随着活动可持续管理成为国际标准语言之一,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可能会越来越严格。ISO 20121认证的主要益处之一是,它将使组织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从而提高他们赢得新的业务(或合同)的机会。对于希冀参与(比赛)项目产业供应链的企业而言,假如不能理解和应用这个标准,可能在品牌化、规模化发展通道上折翼,甚至丧失整个市场。

除了活动组织者、所有者、供应链,活动的利益相关方还包括劳动力、参与者、受众、监管机构、社区。他们都在活动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遵循既定的管理制度,可持续活动的目标需要众多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比赛)项目的顾客、赞助者、地方当局和其他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在选择任何希望介入(比赛)项目产业运作的组织时,证明候选组织已经实施ISO 20121标准并符合要求,将有可能成为最低限度的要求。

建议:层层推进,各就其位

从前文中不难看出,活动可持续管理本身是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延伸,而要大规模地应用这个复杂并且牵涉广泛的课题,需要社会多个层面系统性的推进。

1.宏观层面:将活动可持续融入经济转型的大计中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监管者、社区、参与者等相关方,应该意识到活动可持续管理当中涉及的长远利益。实际上,活动中食品和饮料、治理、运输、场所选择、供方选择、可及性、动物福利、腐败、产品责任等这样同时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的议题不胜枚举。以场所选择来说,地方政府在场馆规划以及产业布局当中就应该意识到活动将给整个地区乃至城市带来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经济影响,否则,土地、水、能源、资金的有效性,居民的生存环境,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将受到波及。

因此,对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而言,应该在产业布局当中考虑到相关行业的可持续性,并且给予政策支持,提升地区的整体竞争力,也应该严格监管体制,履行监管责任;对于行业组织,应该意识到活动可持续管理将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冲击与压力,在制定与推进行业规范、推动良性竞争等方面进行引导;对于社区、活动参与者、第三方组织等,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在研究、参与、对话当中尽责。

2.活动组织者(以及所有者)层面:将活动可持续管理纳入整体规划或者CSR政策中

作为一个系统性管理工具,率先理解与应用活动可持续管理相关的标准,不仅能够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管理目标,也能够与利益相关方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在操作上,企业可以从日常管理工具入手,比如在社会责任报告,现成的管理体系、政策或者长期战略中,将活动可持续管理的思路与方法融入其中。

法国会展公司巴黎展览馆集团(Viparis)在2013年把ISO 20121认证加入到其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中,成为第一个所有场馆及业务活动都取得ISO 20121认证的企业。在国内,海航酒店集团正在编制的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当中,就已经对会议的可持续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披露,这对于下一步活动可持续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的对话渠道。

3.供应商(以及承包商)层面:借力活动可持续管理风口,提升竞争力

实现活动可持续,需要数十个其他行业的众多企业的创新与努力。活动可持续管理的本义在于鼓励可持续创新,在供应与承包与活动可持续相关的项目时,供应商以及承包商应该借此推动自身在可持续产品、服务以及可持续管理上的发展。

比如,在令巴西人引以为豪的里约奥运会绿色能源应用成就当中,就有中国国家电网的一份功劳。巴西当地时间2016年5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首个海外大型绿地输电特许经营权项目——巴西特里斯皮尔斯输电项目顺利投运。项目通过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将源源不断的清洁水电输送出去。人们在奥运场所使用的餐具则来自武汉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利用秸秆、竹粉、植物淀粉等可再生的原料制造出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制品。该公司生产的200余万套生物塑料餐具,是里约奥运会的指定用品。

接下来,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怎样的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根据现有的最初进展,可以想见的是,冬奥会将在场馆可持续利用以及碳排放方面给全球70多亿观众带来一个个大大的惊喜,然而活动可持续管理的路程依然任重道远。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展活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