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MSM人群感染HIV特征分析

2016-11-02李建伟孟毓王静蒲维薇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性传播无偿献血者同性

李建伟 孟毓 王静 蒲维薇

(1.新乡市中心血站 河南 新乡 453000; 2.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 新乡 453000)



新乡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MSM人群感染HIV特征分析

李建伟1孟毓1王静2蒲维薇1

(1.新乡市中心血站河南 新乡453000; 2.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新乡453000)

目的对新乡地区2009-2015年无偿献血者中MSM人群感染HIV的特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无偿献血制定招募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新乡地区2009-2015年无偿献血者63 065人份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ELISA方法初筛,WB方法确认。结果确认阳性结果38份(0.11‰),97.4%通过性传播感染,其中通过男男同性感染HIV的献血者为0.025‰;9例通过男男性传播,占HIV确认阳性数的23.7%。均为HIV-I型。结论新乡地区无偿献血队伍中存在一定数量的MSM人群,以未婚为主,学历相对较高,年龄在18~30岁,首次献血为主,隐蔽性较强。

无偿献血;HIV感染;男男性行为者人群

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态势不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缓慢转移,而且从一般人群向献血者快速扩散[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近年来时有报导通过男男同性传播[2-3],男男性行为者(MSM)是艾滋病病毒感染与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MSM人群的艾滋病病毒传播不仅与自身高危行为有关,还与性伴类型、性伴交往模式、性伴的高危行为等因素相关,由于窗口期原因,存在HIV漏检风险,一旦有血源被感染,用于临床将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本研究对2009-2015年新乡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的通过男男同性传播的HIV感染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制定无偿献血招募方案,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09-2015年新乡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资料,以Shinow 9.0管理系统资料为准。检测标本为EDTAK2抗凝血液(血浆)。

1.2仪器贝克曼离心机(美国贝克曼)、全自动加样系统(GENESIS RSP150)、FeedomEVO全自动加样(瑞士帝肯)、Microlab FAME24/20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瑞士Hamilton)、BEPⅢ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德国贝林)、HT3酶标仪(奥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40Rt温控酶标仪(奥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DENLEY洗板机(英国丹利)等,仪器每年定期校验。

1.3试剂初检试剂(北京万泰,期间所用的批号为:I20090609~I20100813;上海科华,期间所用的批号为:201012021~201210011;北京科卫,期间所用的批号为:201210004~201507001;北京万泰:H20150705)。复检试剂(法国伯乐,期间所用的批号为:9G0117~5F0331)。以上试剂均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检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1.4检测方法抗-HIV检测采用ELISA方法,初筛使用北京万泰、上海科华HIV(1+2)型抗体诊断试剂盒、北京科卫第4代HIVAg/Ab检测试剂盒和法国伯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同时检测,检测试剂均无反应性为HIV检测合格;2种试剂均有反应性或1种试剂有反应性,剪取血袋辫子管和原管同时双孔复检,结果为有反应性的标本送至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认,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确证结果以疾控中心反馈确证报告单为依据。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感染途径2009-2015年年间感染率比较:χ2=12.43,P<0.05;2009-2015年年间通过MSM感染比较:χ2=12.26,P<0.05;2009-2015年年间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比较:χ2=13.81,P<0.05。见表1。

表1 2009-2015年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感染途径情况(n,‰)

2.2确认阳性的MSM人群流行病学情况对HIV确认阳性的MSM人群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献血次数进行统计,调查这部分人群流行病学情况。见表2。

表2 HIV确认阳性的MSM人群流行病学情况(n,%)

2.3MSM人群和通过异性或其他途径感染HIV的WB反应条带统计对HIV感染者中通过MSM途径和通过异性或其他途径感染HIV的WB反应条带统计。见表3。

3 讨论

1981年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为美国男性同性恋者,我国首例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HIV的患者也源于MSM人群[4]。2014年2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中艾滋病疫情报告情况:2月份新发现的HIV/AIDS中,异性性传播占69.8%,同性性传播占例19.5%[5]。男男性接触人群成为HIV/AID最高危人群之一[6]。

表3 MSM人群和通过异性或其他途径感染HIV的WB反应条带统计[n(%)]

从表1可以看出,新乡地区2009-2015年无偿献血者HIV确认阳性结果38份(0.11‰),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8.59,P<0.05),97.4%通过性传播感染,其中通过男男同性感染HIV的献血者为9例,占0.025‰,均为HIV-Ⅰ型,低于台州市(0.051‰)[7]和长沙市(0.095‰)[8]。尽管各个地市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但是都说明了一个同样的问题,MSM人群潜在于无偿献血人群中,且有日益壮大趋势,对临床用血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

从表2可以看出,2009年检测出2例通过男男同性恋感染的HIV献血者,均为在校大学生;2014-2015年出现7例通过男男同性感染HIV的献血者。MSM人群年龄多在18~30岁,占77.8%,符合相关文献报道[9]。其中本科学历占55.6%,这说明高学历人群男男同性感染HIV多于相对低学历人群,也间接说明高学历人群性思想开放,存在高危性行为等。从婚姻状况看,未婚比例占77.8%,已婚占22.2%,这说明MSM人群有部分人群会通过结婚掩盖自己的性取向[10],高危行为后一旦感染HIV病毒,势必会向普通人群扩散。从职业看,学生占33.3%,农民占55.6%,说明这部分人群缺乏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了解,获得途径有限,因此政府和高校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贯。从献血次数分析,首次献血占88.9%,献血次数大于5次的占11.1%,是因为部分MSM人群存在将无偿献血检测看做不受歧视的免费体检的心理,这些危险行为增加了血液检测窗口期的漏检风险[11]。

从表3可以看出,通过MSM途径感染HIV的人群与异性性传播和其他途径感染的HIV人群的WB带型中gp120、gp41、p51、p24有差异(P均<0.05),其他带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张亚男[8]报导的长沙市无偿献血者中MSM人群WB带型略有差异。

通过对新乡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MSM人群HIV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①无偿献血宣传进校园,从小学到大学全方面覆盖,使学生从小对无偿献血有一定的认知,提高校园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②从源头抓起,严格做好献血前征询工作,使MSM人群了解他们献血对用血者造成的危害而主动放弃。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对MSM人群进行屏蔽,杜绝他们再次献血。同时在采血车或献血屋的醒目位置张贴弃血联系电话,使通过献血体检的MSM献血者方便电话告知血站保密性弃血。③有针对性地制定无偿献血招募方案,加强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建设,从低危人群中采血。④加强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按时参加室间质评,选择灵敏度高的免疫试剂,同时开展核酸检测,降低输血残余风险[12],最大限度地确保血液安全。

[1]冯晴,孟忠华,徐玲,等.采供血机构防范HIV感染者献血的对策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4):383-384.

[2]王东,邓雪莲,臧亮,等.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746-747.

[3]魏淑梅,孙国栋,左志平,等.2012-2013年邯郸市无偿献血人群HIV筛查及确证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8):856-858.

[4]文小青.我国男男性接触者的行为特征与艾滋病流行状况[J].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8(11):1978-1980.

[5]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二○一四年二月)[EB/OL].(2014-04-02)[2016-02-14].http://www.sdcdc.cn/art/2014/4/2/art_15_26266.html.

[6]王艳军,董海原.2010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J].健康向导,2011,17(1):48-49.

[7]林云明,台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男男同性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50-51.

[8]张亚男.长沙市无偿献血者中男男同性HIV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0):999-1001.

[9]张北川,曾毅,许华,等.中国部分城市2004年1389例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32-36.

[10]赖文红,罗映娟.男男性接触者高危行为与HIV感染[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3(24):186-189.

[11]黑发欣,王璐,秦倩倩,等.中国2006-2010年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疫情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1(33):67-70.

[12]张妍,朱海峰,孙波,等.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298-1300.

R 512.91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9.020

2016-02-14)

猜你喜欢

性传播无偿献血者同性
同性极式感应子电机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2010~2015年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梅毒流行特征报告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性病并不是只能通过性传播
艾滋病的防治与护理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同性危险性行为管理有空白
报告
作为美女,压力山大
中医外科学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章节教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