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2016-11-02鲁邦华

关键词:小学生情感阅读教学

鲁邦华

【摘 要】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中,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占据着主要地位。小学生经过幼儿园阶段的语言启蒙后,在语言运用与品味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们能够强化自己的阅读思维意识,语言运用综合能力以及语言理解创新能力。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不能达到新课程标注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在阅读课堂上并不能实现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开发阅读课堂的新型教学措施与理念,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与优势,帮助小学生着实提高阅读能力与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探讨

小学生在思维与意识的发展上正处于启蒙发育的阶段,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形式又丰富多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禁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们可以采用与学生性格相容的教学措施,不仅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还将阅读材料的内涵不断凸显与深化。但是,在阅读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们往往过于关注阅读内容的教学深化与改革,而严重忽视了对学生们个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导致阅读材料的情感虽然能够依托有效载体进行释放与渗透,但是学生们的情感思维与语言意识发展仍然停滞不前。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研究阅读教学的改进措施,在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时期切实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效率。

一、完善阅读课堂导入环节,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教师要将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与阅读课堂导入环节的完善链接在一起,实现阅读课堂的双重提高效应。在课前导入环节方面,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出发,做到有的放矢,让小学生们在课堂伊始就提起阅读兴趣。最为重要的是,在导入环节中,教师一定要积极搜寻整合网络阅读资源,将其与教材阅读内容相匹配,实现阅读资源的规划与分类,让学生们保持持续阅读注意力。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柳树醒了》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一一进行调查研究,将调查结果记录在教学备案表中,并依据这些内容结合《柳树醒了》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互联网上搜集了大量与之意境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者与课文向匹配的图片、音乐等等,在课堂伊始就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欣赏的阅读材料,辅助《柳树醒了》这一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不再是无聊、单调地阅读课文,而是有根据、有想象、有思考地阅读课文,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具有了“灵魂”,学生们能够深入地去思考为什么作者说“柳树醒了”“柳树也是有生命、有呼吸的吗”“柳树醒了代表什么呢”。在如此教学氛围下,学生们学会自主思考、自主阅读,一步一步去触及文章本质,挖掘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打造情感式氛围,帮助学生散发阅读情感

打造情感式氛围实质上就是灵活利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情境教学是提高学生文章领悟力的重要方法,它可以让学生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在大脑中产生相应的意境意象以及情感体验,从而使得语文阅读不仅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还能够让学生们快速融入文章情境氛围中,提高阅读效率。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画家乡》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将《画家乡》应当具备的图画、音乐和视频进行资源性整合,给予学生们直观的视觉冲击,在视觉冲击下进一步调动思乡情绪。当然《画家乡》这篇文章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的发散性,每一个人对自己家乡的心理情感和印象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鼓励每一位小学生都用电子白板将自己对家乡的风貌印象及时画下来,并取一个名字,以此提升阅读过程的创新意识与形象思维意识。当然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孩子们带入《画家乡》的感情氛围中,我采用问题引入的方式调动他们的内心情绪:“你们想念家乡吗”“你们对于家乡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呢”“你对家乡有什么期盼吗”等等,让孩子们逐渐地走进文章的情景中去,提高阅读效率。

三、教师时刻保持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教育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成为小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素质,对于小学阅读教学而言,学生们只有培养自主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够在漫漫求学道路上把持学习持久性。那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时刻保持创新意识,丰富阅读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可以拥有更加创新化的阅读资源,在资源体系中提升自主阅读兴趣。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火车的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堂上摒弃了传统教师说教式的阅读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分层阅读、合作阅读、比较阅读等多种方法,让孩子们有更加主动的阅读方式选择权。首先,我给全体学生确立几个阅读主题:一是火车具有什么特征,二是火车的发展由来,三是火车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接着让学生们自主选择阅读方法,最后再 通过阅读教学交流的形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阅读结果,对其进行指导与纠正,提升阅读能力。

【结 语】

在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时期,阅读教学仍然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语言思维发散与应用实践训练的空间,让其有效提升自身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与渗透能力,从而实现自身阅读能力的综合提高。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措施改革创新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使他们有效提高阅读效率与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

【2】韩例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

猜你喜欢

小学生情感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情感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台上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