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诗意教学四步谈
2016-11-02季小红
季小红
初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名篇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思想,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教师普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古文的现象。传统教学中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老师视为至宝,却成了令学生头痛的紧箍咒。
如何突破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呢?结合多年孜孜以求的探索,我找到了一条切合学生实际情况又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那就是“诵读、理解、鉴赏、迁移”式文言文教学法。
一、正确朗读,初识课文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显而易见,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朗读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朗读又更为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学习的“先见之明”。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掌握断句节奏、训练语气语调,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句义文意。可以说,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最佳切入口。因此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要反复朗读。特别是音韵和谐、意蕴悠远的诗词曲赋,更应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领悟和把握。为了避免朗读的单一性,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朗读,如听录音读、教师范读、指名朗读、集体诵读等。为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开展小组竞赛。例如我在教学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就从朗读开始教学。这首诗中有不少的生字,首先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做到顺畅朗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读对句读,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听录音读,把握感情基调;教师朗读,学生点评,加强理解;学生模仿读,进一步理解文章大意。
二、咀嚼词句,加强理解
理解文句意思是文言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对把握文章思想内容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按照传统方法“串讲”,一定会是台上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对文言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学习文言文。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于是,我舍弃了以前采用的从头讲到尾的串讲模式,大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反复咀嚼文句的意思。在遇到不能理解的词语时,可以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采用前后勾联的方法,大胆推测,细细咀嚼。就初中生而言,要求学生特别重视常见虚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归类与积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疑问,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如果小组成员之间有争议再拿到班级深入讨论,教师从中不断引导启发,让学生准确理解。等学生自我梳理得差不多的时候,再请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大胆的放手,让教师从埋头“苦讲”的沉重负荷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研读教材,研究学生,探求教法。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教学《晏子使楚》时,我先让学生圈画出重点词语,学生借助文下注释自主学习。在理解句子“其实味不同”时遇到了麻烦,我便让学生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展开班级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理解这句话的关键词“其实”,从古今异义角度思考,学生从老师的启发中很快找到了答案,这里的“其实”是两个词,“其”是“它们的,指橘和枳的”,“实”是“果实”。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也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去个别指点、引导。当然,我也不完成否认逐句逐段的翻译,有些文本确实需要这样的稳扎稳打,字字落实,但不是每篇都需要这样做,而且逐字逐句翻译文本,学生只需要借助工具书,不依赖老师也可以做到。
三、鉴赏课文,加深感悟
孙绍振教授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词句大意,达到能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言文中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等。而且学习这些都是以鉴赏性阅读为前提的。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要感悟这些,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应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尽可能地体会到其中的魅力,从而乐此不疲,课后进行更深入地自主性探究学习。例如在教学沈复的《幼时记趣》这类叙事类作品,我常常让学生通过细细品析作者的语言文字,想象当时的情景,从而进入故事角色,感受身临其境的乐趣。学生喜欢上沈复的作品,课后学生必然会通过上网查资料,图书室借阅书籍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沈复,进一步去阅读他的《浮生六记》,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阅读体验。例如在教学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之类的说理性作品,我让学生课前充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古代赋税的繁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通过关键语句的品析,使其尽情地感受到古代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构思的精巧及思想的闪光点。
四、迁移课外,提升能力
传统文言文教学大多以本为本,教师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讲深析透,学生完成相应的文言笔记,反复背诵字词句的意思。这样,学生不仅学得枯燥无味,而且获得的仅仅是课本知识,不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而,我在教学时,大胆引进类似的有相通之处的文章,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把课堂所学与课外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贯通起来,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视野得以拓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得以提高,以适应中考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例如在教学柳宗元的《黔之驴》时,在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自主学习句意,品析驴与老虎的形象,把握故事寓意之后,引导学生去阅读《三诫》中的其它两篇《永某氏之鼠》、《临江之糜》。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柳宗元的作品,无论是对柳宗元、寓言故事,还是当时的社会情况都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诵读、理解、鉴赏、迁移,此四者相辅相成,成效显著,不失为文言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诗意而又愉悦地收获着。当然,这仅仅是笔者肤浅的认识与尝试,愿以此得到同仁的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