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和谐高效的课堂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2016-11-02顾建华

关键词:全文课文文章

顾建华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采用“读解析评读”的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一方面,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有能力参与学习知识的探究过程;另一方面规定自学时间,使学生人人都有机会自主学习和参与探究过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其主体人格得到了实现,他们在探究后,取得的成果被老师和同学们认可和肯定,又获得了成功的乐趣,身心充满愉悦感。他们会更自觉、更主动,有更大的兴趣探究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成功。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一生推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光辉命题,他深恶痛绝“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倡导“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思想观念和方法。陶先生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开展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一、转变陈旧观念,营造轻松环境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评判问题答案唯一,在多年“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下,学生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可怜的创造力一点点被抹杀。毛泽东也说过:“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一尝”。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就是要做到不迷信“名人权威”,不做书本的奴隶,不唯师命是从,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否定,并善于运用已经积累养成的知识技能对现有的知识结论进行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见解、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等等。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他们一旦离开学校、离开老师,仍然会用掌握的方法去探求新知,去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更多的新问题。假使,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说变成水的,有说变成冰的,这时有学生说变成了春天,根据标准答案,显然是错的。但是这个孩子的回答明显地充满着哲学的诗意,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作为老师,对于学生这样,我们一定不能以思维定势或标准答案捆住学生。我们应该要做的是,鼓励学生,使他们敢于挣脱思维定势的羁绊。也许,这一肯定鼓励的举动,会使一颗奇异思维的种子长成充满创造力的参天大树呢!

二、善捕捉中心词句,开篇结句悟布局

一篇课文,是由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诸多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有次的。有些文章的作者,常常在文中精心安排了关键句,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抓住这些关键句,就等于提起了衣服的领子,以一句串联全篇。

《海底世界》一课,篇末有单独成段的总结句。这个总结句,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也揭示了文章的层次和思路。备课时,我抓住这个总结句分以下几步设计:1.自读全文,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从这句话中画出两个重点词语:“景色奇异”“物产丰富”。3.找一找,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海底“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写海底“物产丰富”(课文正是分以上两部分内容写的)?4.想一想:海底“景色奇异”,“奇”在什么地方?海底“物产丰富”,课文写了哪些物产?从哪些地方看出“丰富”?这样抓住一句话来教,就把全文联结成一体了,有如用一条红线串联起无数珍珠。

三、精导一段通全文,自悟自得明方向

例如,指导学生自学《负荆请罪》这个小剧本,可以先设计自读提纲。①主人公是谁?他的主要活动是什么。②和主人公有关的还有哪些人物?③主人公在请罪的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④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⑤人物、情节、环境是为主题服务的,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提示了怎样的主题?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归纳出如下两种分析主题的方法:1.人物、情节、环境是分析剧本(小说)主题的前提。2.写作背景、写作意图与人物情节环境结合起来是准确把握主题的必要条件。掌握这些方法以后,再要求学生分析《最后的姿势》的人物和主题,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小语教材中,能精导一段拨通全文的课文亦有不少。低年级的许多童话课文,故事情节大都有三次反复的特点,教师可重点指导一段,其余则只需稍加点拨。中高年级也有不少课文,其内容的段落结构相似。如《烟台的海》,按冬、春、夏、秋四季一一道来,各段的写法大体相同;《石榴》,写形状、颜色、滋味的那三段,写法大同小异;《莫高窟》一课,三个段落都按先总后分的结构来介绍。因此,教这些课文,大可不必平分秋色地逐段讲解,而要精导一段,拨通全文。

四、总结规律明概要,提炼方法促发展

小学语文课本中绝大部分都是记叙文。记叙文从内容看无非是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据此,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先从题目判断课文内容,写的是人、事、景、物中的哪一类,再按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文章的一般规律去把握课文概要。记人的文章,让学生抓住记什么人,做什么事,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的,涉及到什么人,表现人物哪些特点、品质,这么来把握概要。叙事的文章,抓住叙述什么事,事情的因果是怎样的,涉及到什么人,事情的意义是什么,这么来把握概要。写景的文章,抓住写什么景物,有哪几个要点组成,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么来把握概要。状物的文章,抓住写的是什么物,从哪些方面叙述的。它或者是说明某一物的习性、特点、功能、来历,或者是借物叙事,表明一个道理,或者是借物抒发某种感情,这么来把握概要。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因此,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全文课文文章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青年再造
发现“西方中医”
反腐
来信
背课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