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实践策略

2016-11-02李丽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文本

李丽

从2011年《语文课标》明确提出“非连续性文本”至现在的两年时间里,非连续性文本貌似的确收到了人们的关注,专家、学者、教师对它的研究也在深入化、全面化。但我们也不难看出,在现在的研究成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及其局限性,尤其是在教学上。基于这样现状,我们应该从哪个方面来着手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呢?

一、对学生的建议

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学校、教师、教材等每一个因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因素都必须围绕“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核心、是关键,而学生自身对学习的观念与行为更是重中之重。学生要转变“应试”观念以及“盲从”的思想。不能以“应试”作为自己唯一的阅读指南,更不能毫无“自我意识”的盲从老师、教材及考纲等。学生得增加自己的课外阅读时间,拓展阅读范围,充分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的现实性、综合性等特点,了解社会最新信息与动态。实实在在地关切自己的真实生活与需求,关注周边的人、事、物,将自己的学习与自身的生活以及当下的社会紧密的连接起来。其次,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上,学生要克服“难以接受、转变”“畏难”“陌生”等情绪,增加自己与非连续性文本的接触机会,尝试阅读各种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并且还要善于总结、归纳适用于自己的阅读思维模式。

二、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能力的增强是整个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一)提高教师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想要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老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是要对“非连续性文本”有足够的认识与重视,提高自身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做题,然后进行总结、归纳,在自己的头脑里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非连续性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兴趣爱好等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阅读、反思时,还应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学生的阅读思维与情感。

(二)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的“有机结合”

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目都配有图片。因此,老师可以从这些图片入手,进行“图文转换”的教学方法。首先是引导学生从图片种发现课文内容的重要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推测与想象,去构思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此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从而验证自己之前推断出的主要信息。这种两者“有机结合”的方法,既锻炼了学生从图片种提取信息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在连续性文本学习中的推测力与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紧扣课堂。

(三)各学科之间的“多元整合”

在各学科的“整合”上,我们还必须得把握一个“度”,如果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则很容易使得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发生“质变”让它完全变成“数学课”“科学课”,从而脱离了我们语文的教学目标。而在“度”的把握上,教师应该在素材的“难度”“维度”以及“深度”这几方面上作好控制和把握。在素材的“难度”上,不易去选择数据较为复杂、很难看出变化,或是“奇形怪状”的统计图表,还有一些需要相对专业化分析才能提取出信息的,这些都是老师要尽量“绕行”的素材。因为,如果语文老师一旦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够,加之学生又从未接触过这一方面的知识,那么老师和学生都很可能走入“死胡同”,陷入这些数据、图表,失掉教学目标。而在“维度”上,素材的数量不宜过多。在适量的非连续性文本站先后,老师则可停止展示。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将信息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而不是由老师提出众多的各学科的素材,让学生体验一次各学科综合知识大比拼的视觉、感官“盛宴”。

三、对教材编者的建议

《语文课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着重强调,引发了各类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学生对它的重视。但作为在教学中承担重要角色的教材却还有些“欠缺”。因此,在对教材的编写上,笔者针对非连续性文本当前在人教版教材中的现状及问题,作出几点建议。

(一)增加非连续性文本的相关知识数量

相应的增加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知识是首要任务。对于这一问题,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则是,将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在数量上作好科学、合理的比例安排后,将两者同时安排进入同一本教材。当然,“这个科学、合理的比例是什么?”“两者应该怎样在同一本教材中编排?”等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定论,还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者、教材编者进一步研究、探讨。而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行的办法。参照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模式,在必修课本的基础之上,将“非连续性文本”相关的知识点单独做成一本选修教材。在这本选修教材里,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定义、特点做出明确的解释与界定,并且列出非连续性文本中常见的文本形式,对其形式特点进行总结、归纳,辅之以相应的案例,使之呈现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配之以相应的练习试题。

(二)要明确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目标

在现有的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一直以来是零星、散落地分布在教材中的,因为它的“零星”“碎片”,而更多是成为帮助学生学习“连续性文本”的辅助性工具。长期以来,非连续性文本在课堂教学中失掉了独立存在的意义。因此,在教材中,必须得把非连续性文本独立出来,作为独立的单元,配以相应的文本素材,在单元前,作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根据年级的不同、各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选择相对应难度层级的非连续性文本。这样才会使得非连续性文本在教材中“突显”出来,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