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小学校长:不跪着办学

2016-11-01杨海亮

百家讲坛 2016年18期
关键词:杨森建业教员

杨海亮

1920年,民国著名女教师任桐君从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实验小学、南开南友小学等校。结婚后,任桐君随丈夫来到贵阳。这时,任桐君的丈夫所在的公司要办一所子弟学校——建业小学,因任桐君有多年教龄,在教育界也小有名气,于是公司让她做了学校的主要筹办人。

起初,她只愿教书,不想办学,但经人劝说,最后还是决定试试。结果令她自己也意外,她在短时间里就创造了建业小学的神话:毕业考试时,建业小学的学生有13人报考中央大学实验中学,12人榜上有名;有6人报考清华中学,无一落榜。两所中学都是当时的名校,建业小学一时名声大震。

不久,公司董事长兼贵阳市市长放出消息,要把建业小学改为市立,并更名为贵阳实验小学,还指定任桐君出任校长。

当上一把手的任桐君开始着手班子组建、教员选聘等工作。可上任没几天,市长的太太就来开后门了,说她有一个侄女正好从贵阳女师毕业,想进实验小学当教员。任桐君听了,告知对方人员已满,无法安插。过后,有人问她为什么连市长的面子也不给,任桐君说:“贵阳有的是委员、厅长,都这样的话,那只能让学校关门了。”

一次,学校的两位优秀教员考上了贵阳师范,提出辞职。任桐君为了不耽误他们的前途,同意放人。消息一出,名流、政要、达官、贵人等纷纷派推荐人选,以补充空缺岗位。任桐君不管对方来头,一律严审,认为所荐之人无一合格,故统统回绝。

让任桐君头疼的不仅仅是用人,还包括招生。每到学校招生的时候,四面八方的请托都不约而至。很多人有权有势,要任桐君为他们的孩子大开方便之门。可任桐君偏偏不吃这套。有的人三番五次登门拜访,好礼相送,好话说尽,可末了听到任桐君的话都一样——“对不起,没法遵命!”

1944年12月,国民政府任命大军阀杨森为贵州省主席。杨森的两个小孩想就读实验小学,他让秘书去报名。任桐君说:“学校的招生简章尚未印好,印好给你们寄一份去。”秘书听了,火冒三丈:“杨主席的孩子到这里读书还要考试吗?”任桐君正色回答:“是的,进我们学校没有不通过考试的。”秘书只好怒气冲冲地走了。

可想而知,因为任桐君的“大红大紫”与“直来直往”,她常常被别人议论、排挤。有的学阀出于嫉妒,把持优秀的教员,不准他们到任桐君那里教书,企图封锁实验小学;有的教育界官员因为吃过任桐君的闭门羹,便利用职务之便报复;那些墨守成规的人还联合起来向任桐君发难,说她的设计教学、识字教学、默读教学等实验误人子弟,遗患无穷。

然而,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和挑战,任桐君都没有妥协。凭借自信、勇敢和理性,她将实验小学办得越来越红火,最终赢得了众人称誉。为了让学子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她还建了一座可容纳五百余人的礼堂。为此,她多方奔走,辛苦数月,发起了一次募捐。礼堂落成那天,有着“恶棍局长”绰号的市工务局局长袁国荫也假惺惺地送来一万元捐款。任桐君见状,两眼一瞪,当面训斥:“谁要你的钱!马上走开,以后也不想见到你!”

这就是任桐君,一个不跪着办学的民国小学校长。她以高贵的人格、丰富的经验,以及超人的勇敢强有力地撑起了一所优秀的小学。

编辑/夕颜

猜你喜欢

杨森建业教员
身价
晚上好, 教员先生
再见情敌,十年烟云爱也悠悠恨也悠悠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
民国军阀有情义
摘葡萄
晚安,教员先生
刘伯承拒绝杨森“起义”
“半路”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