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武宗灭佛:振兴经济,玩死自己

2016-11-01草上风语

百家讲坛 2016年18期
关键词:官府道士道教

草上风语

会昌五年(845年),大唐爆发了被佛教人士称为“会昌法难”的大规模灭佛运动,唐武宗强令全国40岁以下的僧尼全部还俗,就连从天竺(印度)和日本来求法的僧人也接到警告:要么还俗,要么还乡。在这次运动中,官府一共拆除寺庙四千六百多所,拆除民间私造的修行场所及四方游僧落脚之地四万多所。同时,官府严禁民众供养、瞻仰佛牙合利,只要发现民众送给僧人一文钱,双方都要被打二十大板。

唐武宗为何要跟佛教过不去呢?原来,唐朝皇室奉老子李耳为祖,因此从高祖以后的皇帝都尊崇道教,即使有些人如高宗、武则天、宪宗等将佛教抬高到无上地位,也并不抑制道教。唐武宗则从小偏好道术,即位后更将赵归真等81名道士召入宫中,修道场,炼金丹,切磋长生之术。而会昌法难的直接起因就是赵归真等人的鼓动。

在当时,佛教势力远超道教,赵归真等人为借助皇权确立道教在宗教界的正统地位,想尽一切办法攻击佛教。他们散布谣言说:“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当时的僧袍多为黑色,赵归真便向唐武宗解释,这句民谣的意思是僧侣将颠覆李唐王朝,只有尊道抑佛,才能压制住这股“黑气”。

为了阻止“黑气”上升,不让“黑衣天子”出世,唐武宗除了施行上述灭佛措施外,还按照道士们的建议,下令禁止一切跟黑色沾边的东西,连民间豢养黑色的猪,狗、驴、牛都要统统宰掉。他还规定不准使用独轮车,说这种车会碾破“道”路中心,让道士们在作法时心中不安,影响临场发挥。

当然,唐武宗灭佛,绝不只是帮道土拉偏架,他灭佛深层次的原因是佛教在当时的泛滥已经威胁到世俗政权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一些宗教狂热分子通过割自己的肉喂鸟等极端行为取得信众的极端崇拜。老百姓有了麻烦,不找官府,而是跑到寺庙烧香许愿,这让官府感到后背发冷。

要取得百姓的支持,“灭佛令”就须把道理讲透。唐武宗给出的理由有如下三点:消费上——把劳动力用于无益的寺庙塔院建设上,把民间的财富用在给佛像壁画贴金描银上,纯粹是奢侈浪费;人伦上——将君臣之道、父子之情、夫妇之爱尽数抛弃,使社会、家庭无法正常运转;生产上——大家都去念经诵佛,等别人来养活,造成物力匮乏,经济凋敝。

有理有据,灭佛运动就此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会昌法难中,寺庙被毁,砖石瓦块等建筑材料被分给周围百姓,铜像、铜磬等用来铸钱,铁料被铸为家具,国家收回肥沃田地数千万顷。从皇帝到百姓,都结结实实过了回“打土豪分田地”的瘾。

唐武宗通过毁佛运动,使国力剧增,对内削平了卢龙、昭义两大藩镇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外击败回鹘,在短短几年内竟然玩出个会昌中兴。稍感讽刺的是,唐武宗还没来得及享受灭佛带来的更多成果,就被他一力扶持的道教给坑死了。那群道士得宠后,把研究长生药的试验室搬到宫里,唐武宗热心充当小白鼠,炼出丹药后总是第一个享用,终于在会昌六年死于重金属超标。

编辑/冰如

猜你喜欢

官府道士道教
A New Way of Dao
多谢兄长
王婆酿酒
清代社会管理的流弊
心境
清代贵州团练与地方政治
道家道教研究
“武松打虎”背后的腐败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