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强的鸡汤
2016-11-01徐琳玲
徐琳玲
鲁强的成功,听上去很像一篇10万+的励志鸡汤。一次偶然的玩票,17天长假,个人第一部长篇小说,然后,卖出了不错的影视剧版权费。
“你也可以的!”那天,鲁强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慷慨又耐心地把自己的转型和创作心得和我这个同行晚辈一一分享。
《小别离》之后,他辞去了报社的“官职”和工作。在随后一年半时间里,鲁强共完成了12部小长篇,每部小说一写完,立刻被买走影视剧版权。隔三差五,总有影视圈人士打电话给他:鲁强,你手头现在有些啥题材呢?
多么令人神往。然而,我必须泼上一盆凉水。人生不是鸡汤。鲁强成功的背后有着二十多年的积累和历练。从记者、部门主任到副总编辑,他每天都生活、战斗在社会生活的最前线。
在都市报竞争白日化的那些年里,身为副总编,他最大的焦虑是做值班总编时选头版头条:判断成功,就是第二天杭州城的热门话题,意味着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猛增;判断失败,就意味着要回收大量废报纸。
“他的成功,在于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痛点和热点。”擅长做畅销书的老出版人袁敏评价道。“所以,我把他叫作现象级作家。”
我常常想:这个时代里伟大的中国作家,会不会最有可能诞生在媒体行业里呢?
2016年第31期非虚构《他击中了干家万户的痛点》
当然,记者和作家还是不同的职业,尽管他们都靠码字为生。
面对真实的世界,记者必须抽离,在自己和现实世界之间竖起一堵玻璃墙。既为报道的“客观、中立”,也是为自己做心理建设——每天面对那些残酷的社会事件、人性的分裂,你若投入进去,迟早会有被压垮的一天。
但是,小说不一样:身为写作者,必须投入那个虚构的世界,钻进笔下人物的身体和灵魂里,跟着他们的爱憎恩怨上下起伏,把他们的人生活一遍。
和鲁强的几次接触,我觉察到他有很强的移情转换能力。聊天过程中,他叙述的视角、出发点会自然切换成一个生活在上海的白领、一个面临转型危机的女记者——她会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她在关心些什么?她可能过着怎样的生活?这可能决定着她怎么理解我想说的内容。
这更可能是一种天生禀赋。常年的职业训练,强化了这一能力。
读他的小说,我有点吃惊于他对女性心理的洞察和理解:她们的情绪起伏,情感、理性的逻辑,力量与脆弱的所在。聊天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听他自己讲身边留意的那些生活细节:譬如他的太太在开同学会的一个月前就在发愁亮相的“行头”;譬如一个公司里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如何互为眼中沙,“女人的天敌就是女人”;譬如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里头也有江湖……
“我真是很佩服曹雪芹和巴尔扎克;一个人怎么可以分裂成上百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爱和恨,而且,彼此在那里打架。”他由衷地感慨。
打碎那堵墙,也是要付上代价的。
当感觉自己无法钻进笔下人物的身体里时,鲁强就完全写不下去。一旦投入进去,就会触动心里一些很幽暗的部分。“写得自己不痛,就无法打动人;写得让自己痛了,真会很难受,出不来。”
也是这个缘故,他始终不忍心把人心、人性往最坏处写,“我实在是狠不下来心。”
和村上春树一样,鲁强跑步、游泳,既是为了保持体能,也是为了人为地刺激大脑多多分泌多巴胺,可以让自己有支撑起一个虚构世界的内心能量。
“琳玲,像我这样,你也可以的!”他再次鼓励我说。
听到这句,我笑了。哎呦,在我有限的人生经验中,其实已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的他人经验,都可以借鉴、学习;但是,所有的人生,都是不可复制的。
不过呢,我很愿意相信这位能钻进人心里的前辈说的另一句正能量:“在这个写字已经变得很贱、人人都可以对外发布信息的年代,你要相信:真正好的内容一定是稀缺的,也一定是很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