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官员黄兴国
2016-11-01蔡如鹏
蔡如鹏
外界猜测,黄兴国被调查的原因,很可能是涉嫌利用职权将天津一些重大工程项目
交给亲属或有利益关联的承包商,从中牟取私利。黄兴国主政期间,来自浙江象山的建筑企业
在天津非常活跃,承揽了大批工程项目,其中很多建筑商都与黄兴国相识
9月10日晚,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重磅消息: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据天津当地媒体报道,前一天,黄兴国还出席了两场公开活动。当天上午,他到河西区梧桐中学看望教师和同学们,并出席天津市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下午,又在迎宾馆会见了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胡志强一行。
黄兴国
黄兴国落马后,天津市委连夜召开常委会议,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吸取黄兴国涉嫌严重违纪的教训”。
三天后,天津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李鸿忠同志任天津市委委员、常委、书记;黄兴国不再代理天津市委书记,免去其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和市长职务,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并再次要求与会人员“以黄兴国等为反面教材,深刻汲取教训”。
参加会议的一位天津市政协退休领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会议没有透露黄兴国被调查的具体原因。但他相信,应该与黄在任期间,为其亲属承揽建筑工程项目有关。
黄兴国的落马,也使得天津成为四个直辖市中,落马官员最多且级别最高的地区。除黄兴国外,近年被查处的天津官员还有常务副市长杨栋梁、副市长尹海林、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市政府副秘书长舒长云、市政协副主席及检察长李宝金、市政协副主席及公安局局长武长顺等近十名省部级领导。
这种近乎塌方式的腐败,也反映出天津官场的政治生态存在严重问题。
起步
黄兴国的仕途起步于浙江象山,这也是他的老家。他学历不高,读中学时正赶上“文革”,高中毕业后就在公社当团委书记。那年,他刚满18岁。
此后,他的仕途可谓平步青云。一年后,调到县里当团县委副书记;接着是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县委副书记。1985年,年仅31岁的他正式出任县委书记。
象山是宁波市最南面的一个沿海渔乡,位于浙北平原向南部丘陵的过渡带,人多地少地贫,当地人主要靠出海捕鱼为生。
上世纪80年代,黄兴国在象山从政时,正逢改革开放初期,意识形态之争还很激烈。黄兴国虽然学历不高,但敢想敢干。
他曾对县里的干部说:“我们讲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是指一个县,一个地区,还是一个省或全国呢?如果指全国,我们放心了,个体经济即便发展到全县经济比重90%,只要生产力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没关系。”
在他的支持下,象山的民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建筑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象山人开始寻找致富之路。由于缺少耕地,他们尝试走出故土,到宁波、台州、杭州甚至上海等地承包工程,从事建筑产业。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象山的个体建筑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象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如今,这个只有50多万人口的濒海小县,全县具有建筑资质的企业超过100家,年平均从业人员30多万人,年施工产值超过1000亿元,足迹遍布全国,尤其是在浙江、上海、江苏、广东、山东和天津。
而当年那些建筑队,今天很多都已经发展成规模庞大的建筑企业。比如,总部设在上海的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元建设)已跻身中国500强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建筑承包商之一。
作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象山县的当家人,黄兴国对象山建筑业的发展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前述退休老干部介绍,黄兴国在象山期间,曾经亲自拉过工程队,并承包过工程。后来,他调往台州、宁波任职,仍与一些建筑队来往密切。
1989年7月,黄兴国调往临近象山的台州,出任地委副书记,并于第二年升任地委书记,36岁即跻身正厅级官员行列。
主政台州期间,黄兴国最大的政绩是实现了台州的撤地设市,并成为台州建市后的首任市委书记。
据时任台州市长朱福初回忆,台州撤地设市的设想从80年代就开始酝酿,但由于在市中心位置的选择上存在重大分歧,一直久拖不决。
黄兴国在这个问题上再次展现出敢想敢干的个性,他力主将市中心从临海迁往椒江,尽管这一方案引起临海居民的强烈反对,但他仍想方设法在赢得省里和有关部委的支持后,强推执行,实现了台州的撤地设市。
黄兴国在台州的名声虽然褒贬不一,但不是一个不做事的庸官。台州的高速公路、乡镇集体企业的股份合作制,都是在他任内搞起来的。
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各界对股份合作制仍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人说它非驴非马,有人批它姓“资”不姓“社”。黄兴国绕开这些争论,在乡镇集体企业中全面推行股份制,使台州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这后来也被称为“台州经验”。
述廉
离开台州的黄兴国,在经过省政府秘书长和副省长两个职位的短暂过渡后,被调往浙江第二大城市宁波,出任市委书记。
宁波,被认为是他仕途的重要转折点。正是基于宁波的主政经历,黄兴国才得以在2003年11月北上成为直辖市天津市委副书记,并一路做到了天津代理书记、市长。
黄兴国1998年就任宁波市委书记不久,便提出宁波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必须把港口开发作为重要突破口,要以远洋集装箱运输为主攻方向。
在他的力推下,宁波积极向长三角地区的龙头上海靠拢,大力搞港口开发。
到2003年他离任时,宁波在打造国际港口城市方面取得了极大的突破。当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超1.85亿吨,同比增长20%以上,仅次于上海港,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连续5年居中国大陆主要集装箱港口第一位。
与此同时,宁波的GDP也迅猛增加。2003年,该市实现GDP 17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长速度为近6年以来最高,人均GDP也超过3400美元。
在主政宁波期间,反腐始终是黄兴国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1998年他出任市委书记时,宁波市刚刚连续发生了两起经济大案(原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受贿案、原宁波市常委副市长谢建邦受贿案),涉及违纪违法的各级领导干部100多名。
对此,这位新市委书记上任伊始就公开做出三条承诺:“一是绝不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和家人谋私;二是决不允许家人和亲朋打我的牌子办私事;三是决不允许我的下属干部出于好意为我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办事情。”
此后,他又在市委全体会议上建议推行“廉情公布、民主监督”制度,即官员需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廉情,并率先在一份汇报中公布了自己的情况:
“我家有三口人,妻子在省人事厅专家局工作,处级干部;儿子在北京读书,大学二年级;父母年事已高,在象山老家安居。我的住房是任省政府秘书长时办公厅分配的,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我的用车是任副省长时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按规定配的;我家的年收入,妻子2万元左右,我3万元不到,共5万元左右。两年内共出国考察两次,对外交往中的礼品按规定登记上交。”
尽管黄兴国主政宁波期间一直高调反腐,但有关他本人的贪腐传闻未曾间断。
北上
2003年,黄兴国北上天津,出任常务副市长。从宁波市委书记到天津常务副市长,虽然同为副部级干部,但作为直辖市的天津,显然具有更重要的政治地位。
黄兴国在担任天津市常务副市长期间,分管改革发展、经济协作、统计等工作,深度参与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开辟进程。
2007年底,他接任天津市长后,更是将滨海新区作为自己的“一号工程”,多次到滨海新区实地考察调研,并指出滨海新区不仅要建设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更要在制度创新上大胆地先行先试。
在滨海新区的带动下,天津经济近些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这也给了黄兴国足够的信心和底气,他曾多次公开表示:“20世纪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初是天津。”
这种自信在2014年达到了顶点。
这一年,刚满60岁的黄兴国迎来了自己仕途新的高峰。2014年年底,随着原市委书记孙春兰的离任,他成为天津实际上的“一把手”——代理市委书记。
也正是在这一年,天津成功地举办了夏季达沃斯论坛,同时争取到了国家自贸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再加上当年中央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天津几乎赢得了它能争取到的所有政策红利。
彼时的黄兴国,无论对天津的发展,还是自己的仕途,都显得信心满满。2015年3月,他在全国“两会”上谈到天津所面临的机遇时,用了八个字:机会叠加,百年不遇。
不过,几个月后,天津港一声巨响,让这个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城市遭受重创,同时也给它的“当家人”黄兴国的仕途蒙上了一层阴影。
2015年8月12日,位于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造成165人遇难,798人受伤,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66亿元。
事后,经国务院调查组认定,这一爆炸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尽管事后黄兴国顺利过关,免予追责,但“8·12”爆炸事故暴露出的管理混乱以及他在事故处理中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却备受诟病和质疑。
记者注意到,直到爆炸发生后160个小时,他才第一次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直辖市市长应有的素质。更让人惊讶的是,在2016年的两会上,黄兴国谈及天津港爆炸时发表了“把坏事变成好事”的言论,引发了极大争议。
前述天津市政协退休领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黄兴国在天津当市长期间,并没有表现出人们印象中南方干部“创新、开放”的精神风貌,显得“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官气十足。
黄兴国落马后,有媒体披露说,2010年他在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时,被问到“您今年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面对这个“超纲”的问题,据说黄兴国一脸茫然。一旁的秘书火速拟好答案,递给他,然后他照着读出了自己的“愿望”。
落马
黄兴国落马后,天津市曾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通报相关情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吸取黄兴国涉嫌严重违纪的教训,以此为反面教材,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自警自省自律,管住自己,管住亲属子女,管住身边工作人员,自觉经受拒腐防变的考验”。
外界猜测,他被调查的原因,很可能是涉嫌利用职权将天津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交给亲属或有利益关联的承包商,从中牟取私利。
天津市城建系统一位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黄兴国主政期间,来自浙江象山的建筑企业在天津非常活跃,承揽了大批工程项目,其中很多建筑商都与黄兴国相识。
如果这一猜测成立,那么现在看来,此前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的落马很可能是黄兴国被查的前奏。
今年6月底到9月初,中央第十轮巡视对32家单位党组织开展专项巡视,同时对天津、江西、河南、湖北等4省市进行“回头看”。
8月22日,在中央第三巡视组对天津“回头看”即将结束之际,分管建设规划的副市长尹海林被查,成为武长顺之后,天津落马的第二名省部级官员。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尹海林落马前,曾长期担任天津市规划局局长一职,2012年被提拔为副市长后,仍分管城市规划工作。他的落马直接暴露了天津城建领域的贪腐问题。事实上,去年“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国务院调查报告曾责成尹海林作出深刻检查。
尹海林被查与黄兴国落马前后不到20天,再加上两人工作上的上下级关系,外界有理由相信,两人的违纪行为都与天津城建领域的腐败脱不了干系。
事实上,天津城建领域的腐败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中纪委的注意。
2014年3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五巡视组曾对天津进行了巡视。当年7月,巡视组在向天津市反馈巡视发现的问题时曾指出,天津存在四大问题:国有企业大案要案频发;城市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突出;农村基层腐败不容轻视;“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多危害大。
那次巡视后不久,天津“首虎”——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被查,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但外界却忽视了那次巡视中落马的另一名天津官员——天津市水务局原副局长马白玉。
据前述天津城建系统官员介绍,马白玉2013年12月担任水务局副局长之前,曾长期从事市政建设工作,先后担任过天津市政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津城投)董事长等实权职务。
天津城投是天津市最大国企,负责整个天津市“城市路桥、轨道交通、环境水务、城市综合开发”。自2004年成立以来,该集团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撬动了近2000亿元的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马白玉本人在天津城建领域也是举足轻重。
马白玉落马后,有媒体披露,作为权重多金的国企投资公司一把手,马白玉在天津政商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被称为津门政坛女强人。
据说,马白玉虽然身高不足1米6,但精明能干,长袖善舞,常穿戴着一身奢侈品。此前,天津当地有关马白玉的传闻颇多,2013年底她被免去天津城投董事长,改任天津市水务局副局长后,本以为能平安落地,但最终还是未能逃脱被查处的命运。
2015年7月24日,天津市纪委发布消息称,经中共天津市委批准,中共天津市纪委对天津市水务局原副局长马白玉(正局级)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消息还说,马白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满足个人私欲,大肆敛财,随意支配国家财产并造成巨大损失,严重违纪违法”。
前述天津官员认为,马白玉植根天津城建系统近30年,其中执掌天津市政投资公司和天津城投集团十余年,她的“落马”,无疑是撬动天津城建领域贪腐问题的第一块砖。
黄兴国落马后,有媒体披露称,马白玉被查后,交代了黄兴国利用职权违纪插手天津一些重大工程的内幕:黄曾经暗示马白玉将多个天津市重大工程项目,交由其亲属“浙江帮”参与承包,黄兴国的亲属从中牟取暴利。不过,这一消息至今仍未得到官方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