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配合灸法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观察

2016-11-01童丹丹张颜陈纯涛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火针结节性数目

童丹丹,张颜,陈纯涛



火针配合灸法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观察

童丹丹,张颜,陈纯涛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成都 610041)

目的 观察火针配合灸法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卤米松软膏外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评分和瘙痒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皮损评分和瘙痒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0.05)。治疗组治疗后皮损评分和瘙痒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为6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火针配合灸法是一种治疗结节性痒疹的有效方法。

火针疗法;灸法;痒疹,结节性;艾条灸

结节性痒疹又称为疣状固定性荨麻疹或结节性苔藓,为疣状结节性损害,分布于四肢,以小腿伸侧为多。本病表现为瘙痒剧烈,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多以外用激素药物为主,但其疗效欠佳,且停药后易于复发。笔者采用火针配合灸法治疗结节性痒疹患者45例,并与外用卤米松软膏治疗45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结节性痒疹患者均为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治疗期间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87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8岁,平均(36±1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42个月,平均(35.48±15.43)个月。对照组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9岁,平均(36±11)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38个月,平均(35.78±11.42)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结节性痒疹的诊断标准[2],即疣状结节性损害,好发于四肢伸侧,剧烈瘙痒;②年龄范围为18~60岁,性别不限;③治疗前2星期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系统治疗,1星期内未服用过抗组胺药物;④知情同意,并能遵守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治疗前2星期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1星期内服用过抗组胺药物;③过敏体质或对本药或药物成分过敏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者;⑤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精神病患者;⑥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其他病例。

1.4 剔除标准

①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的病例,或虽符合纳入标准后未曾按要求治疗的病例,需予剔除;②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无法坚持治疗者;③未完成规定治疗而退出者;④自行使用其他治疗方法或药物而影响临床观察者;⑤自动终止治疗者;⑥资料不全者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⑦剔除和脱落率<20%。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火针治疗

取阿是穴(局部皮损)。患者取安静舒适位,常规皮肤消毒后,操作者左手持乙醇灯(乙醇灯内乙醇装1/3即可),尽可能接近施术部位,右手拇、食、中指持0.40 mm×45 mm火针针柄,置针于火焰的中焰,先加热针体,再加热针尖,把针烧至发白,然后运用腕力稳、准、快速直刺入皮损,然后迅速出针。点刺深度至皮损基底部为度,针距间隔约0.3 cm,稀疏均匀,直至整个皮损。施术完毕干棉球封闭针孔,再次常规消毒。7 d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1.2 灸法治疗

取阿是穴(局部皮损)。将清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距皮肤约3 cm进行悬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每处皮损约治疗5 min。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对照组

将卤米松软膏(澳能,澳美制药厂生产)适量涂于每个皮损,药膏厚度以0.2 cm为宜,局部以保鲜膜封包,封包时间为2 h。每日2次,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2、4星期后对靶损害皮损厚度、直径、数目、瘙痒程度等进行评分。①结节平均厚度[3],0分为不高起皮面,触之无碍手;2分为略高起皮面;4分为结节隆起,1 mm<结节厚度≤2 mm;6分为结节隆起,2 mm<结节厚度≤5 mm;8分为结节高起,结节厚度>5 mm。②结节平均直径[3],0分为无结节;2分为结节较小,结节直径≤5 mm;4分为结节中等大小,5 mm<结节直径≤10 mm;6分为结节较大,10 mm<结节直径≤15 mm;8分为结节很大,结节直径>15 mm。③结节数目[3],0分为无结节;2分为数目很少,结节数目≤5个;4分为数目较少,5个<结节数目≤10个;6分为数目较多,10个<结节数目≤20个;8分为数目很多,结节数目>20个。④出血结节数目[3],0分为无出血或血痂;2分为出血或血痴数目很少,出血结节数目≤3个;4分为出血或血痂数目较少,3个<出血结节数目≤7个;6分为出血或血痂数目较多,7<出血结节数目≤10个;8分为出血或血痂数目很多,>10个。⑤瘙痒程度[4],0分为无瘙痒;1分(轻度)为轻微瘙痒,抚摸、轻拍即可缓解,不影响学习工作生活,搔抓≤3次/d;2分(中度)为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可见搔抓引起的轻度糜烂、结痂等继发性皮损,影响学习工作生活,搔抓≤4~6次/d;3分(重度)为剧烈瘙痒,可见搔抓引起的大片糜烂、结痂等明显继发性皮损,严重影响学习工作生活,搔抓>6次/d。此外,治疗结束后1~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3.2 疗效标准

以皮损积分变化来判断综合疗效[5],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即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积分改善率≥95%。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积分改善率为70%~94%。

好转: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积分改善率为50%~69%。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未见减轻或反见恶化,积分改善率<50%。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为6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3.4.2 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2、4星期后瘙痒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0.01)。对照组治疗4星期后瘙痒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4星期后瘙痒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0.01),提示治疗组改善瘙痒评分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1星期后治疗2星期后治疗4星期后 治疗组442.51±0.481.94±0.213)0.42±0.251)4)0.21±0.111)4) 对照组432.48±0.512.20±0.591.89±0.571.81±0.452)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2)<0.05;与对照组比较3)<0.05,4)<0.05

3.4.3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比较

由表3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皮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4星期后皮损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组治疗1、2、4星期后皮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1星期后治疗2星期后治疗4星期后 治疗组4424.52±3.87 17.95±3.351) 11.23±2.461) 5.39±1.121)2) 对照组4325.21±3.1822.14±2.9717.12±3.0110.38±2.78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对照组比较2)<0.01

3.4.4 两组痊愈患者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15例痊愈患者随访3个月内复发1例,占6.7%;对照组复发5例,占83.3%。两组痊愈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

3.5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4 讨论

结节性痒疹病因不明,可能与虫咬、内分泌障碍、胃肠机能紊乱有关[6]。目前临床上一般予抗组胺药和镇静安神药治疗,但存在嗜睡等不良反应。有研究[7]采用局部治疗糖皮质激素封包或皮损内注射治疗,但会出现局部皮肤萎缩、色素减退等。有学者[8]采用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照射等治疗,但可引起水肿、水疱、血疱、感染等不良反应。还有学者[9]研究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但外周神经炎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结节性痒疹属中医学“马疥”范畴。因皮肤结节“隐嶙起作根墌”,奇痒难忍而得名。由于病情顽固,现代又有“顽湿结聚”之名。本病多因素体湿热内蕴,感受风火湿毒,或昆虫叮咬,虫毒入侵,阻滞经络气血,结聚腠理肌肤而成[10]。临床上治疗方法甚多,但大多都反复难愈,治疗较困难。控制瘙痒是主要的治疗目的,避免搔抓有助于疾病的治疗。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理论基础在于火针具有借火助阳、开门祛邪、以热引热等作用[11],火针借火之力而取效,集毫针激发经气、艾灸温阳散寒的功效于一身,以其强有力的开门驱邪之功,直达病所,可直接疏泄腠理,使风邪从表而出;又可借温热之性,使血得热而行,血循正常,体表腠理得养而燥除风熄,痒则自停。火针能迅速消除病灶的风、湿、热、毒、腐肉,促进皮损的愈合,还具有祛瘀除腐及促使新肉化生、生长和修复肌肤的作用。同其他外治法相比,火针更直接作用于皮损,可使皮损处瘙痒明显减轻,减少搔抓等刺激,从而迅速控制病情的发展。针刺后局部形成痂壳,自行脱落后可使皮损变薄,使皮损消退迅速,促进结痂,缩短皮肤修复。

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通过灸法的温和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炎症水肿吸收,减少组织液渗出,促进驱邪外出,从而加速创面恢复之功[12]。火针点刺后,局部予以艾灸能够促进血液运行,在预防火针不良反应、提高疗效中也起到较大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火针配合灸法治疗结节性痒疹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火针配合灸法治疗结节性痒疹具有止痒迅速、皮疹恢复快等明显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技术安全可控,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春岩,刘元林.结节性痒疹病因及治疗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7(6):436-439.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11.

[3] 李翔宇.重镇搜风汤治疗湿热风毒型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4.

[4] 赵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 37(1):3-4.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8.

[6] 梁文珍.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6):1233.

[7] 张彤.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结节性痒疹7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3,30(2):74-75.

[8] 蓝飞天,陈希锋.火针疗法在皮肤科中的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 2007,16(3):50-51.

[9] 张瑛,郑捷.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9):847-849.

[10] 罗汉超.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334.

[11] 刘保延.火针[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17-19.

[12] 张仪美,杜广中,滕红丽,等.药线点灸联合中药外洗治疗急性湿疹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0):941-943.

Observations on the Efficacy of Fire Needling plus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Prurigo Nodularis

-,,-.

,61004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ire needling plus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prurigo nodularis.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prurigo nodulari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45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fire needling plus moxibus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halometasone ointment. Skin lesions and pruritus were scored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e-/post-treatment differences in the skin lesion score and the pruritus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0.01,<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t-treatment differences in the skin lesion score and the pruritus score betwee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0.01).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81.8%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60.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0.05). Conclusion Fire needling plus moxibus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prurigo nodularis.

Fire needling therapy; Moxibustion; Prurigo, nodularis; Moxa stick moxibustion

1005-0957(2016)09-1090-03

R246.7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9.1090

2016-03-21

童丹丹(1979 - )女,主治医师

张颜(1969 - ),女,主任医师,Email:987934845@qq.com

猜你喜欢

火针结节性数目
移火柴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火针疗法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哲对宁诺尔》方剂数目统计研究
牧场里的马
姜兆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