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肢体语言在现代陶艺中的体现
2016-11-01白娟娟
白娟娟
(福州大学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民族舞蹈肢体语言在现代陶艺中的体现
白娟娟
(福州大学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陶瓷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纵观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舞蹈,其肢体语言的多种表现形式在陶瓷中都有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审美需求的提高以及现代社会装饰的改变,民族舞蹈中肢体语言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逐渐成为日后陶瓷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通过对民族舞蹈中肢体语言在现代陶艺中的体现进行研究,探讨如何使现代陶艺具有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人文内涵。
陶艺; 民族舞蹈;肢体语言
当代陶艺的表现形式中有很多舞蹈元素的介入,而舞蹈狭义的概念是利用人们的肢体语言去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并展现一定的艺术形象之美。其中,民族舞蹈是一种起源于人们生活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内涵十分丰富。它作为特殊的人体文化情感的表达、动作的模拟,是易于被人们理解的,也是作为一个民族或地区区别于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主要文化特征。如藏族舞蹈中常把一些源于劳动的舞姿用于表演中,气势磅礴,技巧性强,能够强烈表现出本民族的文化地域特征。而肢体语言产生于舞蹈之前,广义上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藉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沟通目的。一个艺术形象的手之舞脚之蹈的表现技法,以艺术的肢体形象感染观众,以达到教化、说服、愉悦心情和征服观赏者的目的。肢体语言往往伴随舞蹈形式一起出现在各艺术表达中,特别是在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中尤其突出。
现代陶瓷艺术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是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进行探索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把对生活的自身感受注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并运用外界的形态来体现本身的语言特色,最终借助于火、土、釉色等工艺特性来完成作品的深刻意念。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与舞蹈肢体有着共同的特性,都是对内在思维的外在表达,不同程度地反映着现代艺术发展的时代趋势,这种形式的发展也与当代崇尚返朴归真的人文之美相契合。
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一些民族舞蹈元素逐渐被陶艺家引入其中,民族舞蹈中肢体的表达在陶瓷这种材质中得到了很好地运用,形态的表达及人物动态走势在陶瓷创作中也得到很好地诠释。
1. 造型简洁唯美
民族舞蹈中人体的各种各样的动作,都是在情感的发泄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舞蹈的肢体语言就是在这些生活的动作语言中创造出来的,其语言的形式更加韵律化。
在现代陶瓷艺术的语言表达中将民族舞蹈的肢体语言进行表述,不只是简单地称它为动作,而应称为作品形式的律动,即符合美的规律的形式的外在表达。这种符合美的规律的动作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冲击力。陶瓷艺术的表达中也更加注重形式美感的体现,简约、多变、求新以及对生活中韵律的美的实物的关注,成为当今时代的审美时尚,而现代陶艺刚好与这一审美观念和时尚相适应,与现代的观念追求相吻合。在民族舞蹈元素的形态展示中,现代陶艺充分运用了其肢体语言表达简练唯美的一面,舞蹈的肢体变化简洁而唯美,将生活中繁复的行为模式简洁化、节奏化后有秩序地表现出来,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吸取了其这一优势,并概括性地表现在外在形态中,进而使现代陶艺逐步走进现代艺术的领域。
2. 形象鲜明生动
图1
图2
图3
图4
中国的民族舞蹈中非常注重内容表现,大多改编自一定的故事传说,因此其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这也为陶瓷艺术的表达拓展了视野。如图1所示的傣族舞蹈,优美恬静,手部动作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该舞蹈中人物膝部柔美地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挺胸和头部的巧妙配合,使其具有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而这种鲜明生动的形象往往被运用在以陶瓷为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中。如图2的这套作品,设计思路来源于傣族舞蹈中肢体语言的表现,将舞蹈中曲线动感的姿态运用在作品的创作中,作品的臂膀与腿部的动作提炼于舞蹈中手部肢体与膝部动作,并在原有基础上运用夸张的形式表现,突出其形态之美。由此可见,以舞蹈为元素的陶艺创作在表现形式上要强调个性突出与标新立异,所有的这些的提取都是与舞蹈中鲜明生动的形象分不开的。这一点也是民族舞蹈的肢体语言在当代陶艺创作中所呈现出的新面貌。
3. 民族文化内涵丰富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舞蹈是民族的灵魂,而肢体语言则是民族舞蹈的最佳表现形式。民族舞蹈所处的每个时代的大环境不同,折射在陶艺作品各个阶段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气息也不相同,闽南民间舞蹈有彩球舞、拍胸舞(图3)等多种舞蹈形式,展现了闽南这一地域特有的文化特征。现代陶瓷艺术的表现也可以同舞蹈一样在肢体语言的表达中体现了这种民族精神和地域情怀。以拍胸舞舞蹈动作为素材创作的陶艺作品(图4),是第11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整个作品的创作形式通过人物肢体把各种摆拍胸动作组图在一起,将那种舞蹈时洒脱、活力四射的动感拍胸动作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充分运用在陶艺作品的形式表达上,充分体现出了民族特色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与发展。
任何一件陶艺作品的创作都会受到其所处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间接促使中国的陶艺文化具有了可贵的民族多样性,进而促使民族舞蹈中肢体语言在陶艺创作中的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形式更加广泛,陶艺家选择的表达方式和驾驭能力也得到了增强。现代陶艺的民族精神如同民族舞蹈一样需要人们的重视、继承和发扬,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应该更充分运用舞蹈中民族文化的形式使现代陶艺的表现具有更加丰富的民族内涵。
综上,在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下,新颖的现代陶艺形象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民族舞蹈中肢体语言的提炼运用也为当代陶瓷艺术创作提供了契机。许多民族舞蹈中独特的肢体语言都具有不同的情感因素和人文精神,在现代陶艺的表达中也应保留并延续下去,这样陶瓷作品才会具有更加深厚的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
[1]陈林宜.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现代阐释[J].中国民族,2008(02).
[2]孙晶,邹烈炎.现代陶艺[J].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3]纪兰慰.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J].舞蹈,2000.
[4]白明.世界现代陶艺概览[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
[5]于平.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颜新元.中国现代陶艺家[M].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8.
[7]朱利斯·法斯特.体态与交际[M].孟小平,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8]莱杰·布罗斯纳安.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M].毕继万,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J328
A
1003-9481(2016)06-0056-02
白娟娟(1990-),女,山东菏泽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