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相关研究

2016-11-01刘发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量表水平

刘发勇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医学院校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相关研究

刘发勇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采用问卷法对医学院校11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尝试对应激生活事件和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焦虑水平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两维度及社会支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焦虑与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呈显著性负相关;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性正相关。对焦虑水平的影响作用按大小依次排列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

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高学历的社会竞争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焦虑是一种忧虑状态,是个人对预感到的威胁时所作出的一种复杂的人产生心理异常[1]。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不仅会直接引起很多问题,而且会通过个体的应对方式,对个体解决问题能力的认知和评价产生间接的影响,从而引起个体的焦虑水平[2]。应对方式是一种意识性的心理策略和行为策略,是个体处理应激事件时可利用的个体内部资源[3]。如果个体的应对方式有效,就会减轻应激事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由于所学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可能会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摆在高校领导、师生面前的一个十分急迫而严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整体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他们焦虑水平的高低和影响焦虑水平的主要生活事件,以及面对应激生活事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为探索适合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

此项研究的被试来自于贵州省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及遵义医学院三所医学院校的在校大学生。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一所学校从大一到大四共抽取20个班,每班随机发放问卷25分,三所学校共发放1500份问卷,回收问卷1226份,剔除118份无效问卷,实得110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90.3%。

2.研究工具

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4]。此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主要用来评价有焦虑症状的个体的主观感受,也可以作为衡量焦虑水平的高低及其在治疗中变化的依据。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强调的是个体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它是由Zimet等人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5]。

应激生活事件量表由刘贤臣编制(1987年)[6],此量表共27道题目,采用五级评分法,有0.85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主要适用于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的评定。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来自于《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一书[7],在1999年从新增订过,此量表有20个题目,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其中积极应对维度包括第1—12个条目,消极应对维度包括13—20个条目,有0.90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

3.研究程序

把各测量量表编排在同一张问卷上,统一指导语,采用团体方式对研究被试进行随堂测试,测试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对所获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作了统计分析,然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水平的总体情况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焦虑水平进行测查,结果见表1

表1 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水平的总体情况表

表1结果表明:有78.2%的大学生无焦虑症状,21.8%的学生有焦虑症状。说明医学院校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这与陈国林等人的研究结果相比[8],焦虑的发生率稍微偏低。

2.医学院校大学生各量表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有很多,这些生活事件由于他们的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生源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各量表及各因子具体分析如下:

(1)医学院校大学生各量表的性别差异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各量表上的均值及标准差比较(M±SD)

表3的结果表明:男女学生在社会支持量表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女大学生在得分较高。从生理因素来看,女生语言中枢占优势,较男生善谈,具有较高的乐群性。在面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时往往比男大学生更多地求助于他人,以排解心中的不满情绪来减轻压力,在调节情绪上表现出主动积极的一面。

(2)医学院校大学生各量表的民族差异

表4 不同民族大学生在各量表上的均值及标准差比较(M±SD)

表4的结果表明:不同民族学生在焦虑、生活事件及消极应对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三项上得分均高于汉族。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于经济欠发达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学习环境艰苦,这类学生常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加上学习基础差,成绩不理想而使他们常感到自卑,内心也很脆弱,较为敏感。面对困难,即使自己不能解决也不愿求助别人,较易受生活事件的干扰,导致高焦虑。

(3)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各量表上的差异分析

表5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各量表上的均值及标准差比较(M±SD)

表5的结果表明: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大学生是家里唯一的小孩,父母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其极度宠爱,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是包办代做,容易滋生小孩的惰性,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锻炼和独立解决问题都能力,一旦独自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往往不知所措,只能寻求外界的帮组和支持。

(4)医学院校大学生各量表的生源差异

表6 不同生源大学生在各量表上的均值及标准差比较(M±SD)

表6的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来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积极应对上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而在社会支持、消极应对上得分却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试图通过拿奖学金来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这无形中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加注重学习,对自己心理结构的塑造及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都不够重视,较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而言,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比较欠缺,在社会交往中,容易产生退缩,较不合群。因此,经济、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等等,都会使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面对困境时,不能及时获得社会支持,容易产生更大的学习压力和不适应感,受应激生活事件的影响较大。

3.焦虑与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采用了皮尔逊积差相关考察医学院校大学生在各个量表的相关性,测查结果见表2。

表2 焦虑水平与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表

表2的结果表明:焦虑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事件和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焦虑水平较低的同学,能够利用老师及周围同学的力量去摆脱不利条件,社会支持高的同学更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这说明良好的社会支持使个体获得一种安全感,能让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外界提出的各种要求,使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去处理生活中碰到的各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在面对应激生活事件时常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学生大部分有焦虑症状。此研究证实了由于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不同,应对方式也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焦虑水平。

4.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两维度及社会支持对焦虑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解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影响,我们把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两维度、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焦虑水平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8

表8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两维度、社会支持对焦虑水平的回归分析表

表8可以得出,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焦虑水平产生影响作用的因素从大到小排列是: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这充分说明了应激生活事件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影响是最大的。在应激生活事件中,越是能主动积极地寻求帮助和外界的支持,并试图去解决问题的同学越不易产生焦虑,这与李琦的研究结果一致[9]。因为遇到问题能否得以解决是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如果问题不及时解决而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即使通过其它途径可能暂时得到缓解,但是焦虑也不会就此消失,反而可能会加重。所以当碰到问题时采取自责、退缩、幻想和合理化等方法,只能给学生带来更重的焦虑。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焦虑、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四个量表对医学院校11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如下:

1.大部分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约有21.8%左右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

2.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存在民族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焦虑水平较高。

3.医学院校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在民族和生源上存在差异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受生活事件影响较大。

4.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存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女生和独生子女获得社会支持较多。

5.焦虑水平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两维度及社会支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焦虑与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呈显著性负相关;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性正相关。

6.对焦虑水平的影响作用按大小依次排列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

五、本研究的建议

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能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使之能够全面发展。根据本研究的结果,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一方面要减少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各种应激生活事件采取正确积极的态度,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从而能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解决问题,降低焦虑水平。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很多社会支持,同时能使学生及时排解焦虑情绪,对减轻焦虑很有帮助。

3.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劳逸结合,并在情绪不佳时能进行自我调节,比如自我放松训练及自我暗示等。也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克服,比如做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减轻焦虑。

4.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对学生心理进行有效的监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终使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张玉山.某医科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2).

[2]Fish S. Life Stress ConralStrategies and Risk of Disease:A Psychobiologica1 Model.H and book of Life Stress,CoGnition And Health[M].New York:Wiley,1988.

[3]黄丽,姜乾金,任蔚红.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癌症病人心身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1996(10).

[4]王汝展,刘兰芬,葛红敏,韩建波.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外科住院患者抑郁障碍常规筛查工具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杂志,2009(2).

[5]唐海波,赵龙,罗黄金.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军人适应不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3).

[6]朱坚,杨雪龙,陈海德.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冲动性人格与抑郁情绪的不同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8]陈国林,王健民.苏州市大学生抑郁、焦虑情绪调查[J].2005(3).

[9]李琦.大学生焦虑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

责任编辑:张翔

A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ress Life Events,Coping Style and Anxiety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LIU Fa-yong
(Guiyang University of Tcm,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

Using questionnaire 1108 students ofmedical college were investigated,to carry on the preliminary dis cussion on the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anxietylev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re was a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ee ofanxiety and life events,coping style and two dimension and social support,the anxiety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and negative life events,negative coping style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The impact of the level ofanxiety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ze ofthe order:life events,social support,negative coping,positive coping.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 student;life events;copingstyle

1009—0673(2016)01—0095—05

G444

A

2015—12—03

刘发勇(1976— ),男,贵州毕节人,贵阳中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量表水平
张水平作品
作家葛水平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