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
2016-11-01田秀芳姜俊保毕学群
田秀芳,卢 磊,姜俊保,李 虎,毕学群
(浙江省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浙江 宁海 315600)
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
田秀芳,卢 磊,姜俊保,李 虎,毕学群
(浙江省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浙江 宁海 315600)
主要从种鸡、种蛋、孵化条件控制三方面分析了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并就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提高种蛋孵化率提供参考。
种蛋;孵化率;种鸡
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种鸡、种蛋、孵化条件控制等,要采取多方面综合控制措施才能得到良好的孵化效果。
1 种鸡因素
1.1 品种与杂交目前国内良种鸡覆盖率不超过50%,而饲养优良杂交鸡还要更低,然而目前仍然存在饲养单一品种,甚至还有公母鸡的混养现象,致使生产性能较低,经济效益差[1]。为此,应当逐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健全和完善种鸡生产及推广。
1.2 营养与健康确保种鸡健康和供给全价配合料,是充分发挥良种遗传潜力的保证,因此,饲料中应满足对孵化影响较大的 VA、VD3、VE、VB2、VB12、泛酸及钙、磷、锌的供给[2]。应强调预防有可能通过种蛋垂直传染的疾病发生,如沙门氏菌、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白血病等。另外,当鸡发生某种传染病时,其蛋内可能带有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如新城疫、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等,都可能通过种蛋传染,对此,应采取种鸡净化或接种疫苗等措施,并淘汰阳性鸡,使种蛋不带有该类病原微生物,以阻断垂直传播[3]。通过制定完善科学的免疫程序,并健全、完善免疫体系和综合防疫卫生措施,使种蛋内携带高效价的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异性抗体。
1.3 管理和环境根据鸡群产蛋规律,确定每日拣蛋次数,一般每天拣蛋3次,即11:00、15:00、17:00各1次,每次检蛋后应立即送到蛋库进行分级处理,禁止种蛋在鸡舍的操作间过夜[4]。种鸡每日不同时间产蛋分布规律见表1。
利用年限:轻型蛋用种鸡一般从22~24周、肉用种鸡8周,开始选留种蛋,至72周淘汰(肉用66周淘汰),如若在市场情况较好的情况下,种鸡又接替不上时,还可采取强制换羽,延长产蛋量,增加利用周期。
2 种蛋因素
2.1 来源选择来源于供给全价配合料、健康、无传染性疾病的且正确制种、繁殖性能高的优良种鸡所产的蛋,切忌将患病初愈种鸡所产的蛋留作种用[4],以确保孵化效果。
2.2 选择按育种要求抽样测定蛋品质,具体步骤如下:①蛋重(用电子秤);②蛋形指数(用游标卡尺);③蛋的密度(盐水悬浮法);④蛋壳强度(蛋壳强度测定仪);⑤蛋白高度(蛋白高度测定仪);⑥蛋黄颜色(罗氏比色扇);⑦血斑肉斑(测蛋白高度时观察);⑧蛋壳厚度(蛋壳厚度测定仪)[5]。 经过上述严格的测定,若合格率高于95%,则整批可选留,若合格率低于95%,则按育种要求逐个选留。
2.3 种蛋消毒种蛋消毒后,孵化人员带专用消毒手套,将蛋移入消毒过的普通蛋盘内存入蛋库。
消毒注意事项:①种蛋在孵化器里消毒时应避开 24~96 h 的胚蛋[6-7];②若种蛋上有凝水应待蒸发干后再进行消毒;③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时,因其腐蚀性较大,所以用瓷性容器,先加水少许,再加高锰酸钾,最后放入福尔马林,注意不可伤及人员皮肤和眼睛;④因福尔马林挥发性强,要随用随取,如果发现其与高锰酸钾混合后,产生烟雾量少,说明福尔马林失效。
表1 种鸡每日不同时间产蛋分布规律
2.4 新鲜程度种蛋要保持新鲜,保存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春秋保存时间不超过7d,夏季保存时间不超过5d,冬季不超过10d。最好是3~4d内入孵。
3 孵化条件
3.1 温度温度是孵化中最重要的条件,对孵化率和健雏率起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最理想的孵化温度应控制在37.8~39℃。当孵化温度高则胚胎发育快,雏鸡提前出壳;温度低则胚胎生长发育迟缓,出壳时间晚而拖延。如孵化温度高会造成雏鸡个体细小,绒毛太短或呈小卷团,眼、喙异常,卵黄囊和肠管留在腹腔外不能及时进入体内等[6];温度过低雏鸡不活泼,绒毛粗糙、干燥,腹部肿大柔软,脐环闭合不良,跗关节红肿,站立不稳等。
3.2 湿度湿度具有导热作用,在孵化初期可使胚胎受热均匀,孵化后期有利于胚胎生理热的散发;湿度不当会影响蛋内水分蒸发和胚胎的物质代谢;适宜的湿度较有利于雏鸡出壳。孵化室和出雏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孵化机内保持50%~60%,出雏机保持 65%~75%[7]。 胚胎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不及温度敏感,一般不会造成孵化率大幅下降。但湿度控制不当会影响雏鸡的质量,如湿度过大,会延长出壳时间,雏鸡体软,腹大,绒毛粘连蛋黄液;湿度过小,提前出壳,雏鸡干瘪瘦小,绒毛干燥,发焦,有时黏壳。湿度过大,应适当减少水盘数量,或加强通风,使水气散发;湿度低,则适当增加水盘数量,冷天加温水,夏天加冷水,也可洒湿地面,增加水分蒸发,以提高室内湿度。
3.3 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供给胚胎生长发育所需的O2,排出CO2,使孵化器内温度均匀,促进胚胎散热,防止自温超温。保持新鲜的空气,O2含量不低于20%,CO2浓度不超过0.5%,但不能因通风而影响温度和湿度。
3.4 翻蛋翻蛋的目的是避免胚胎与壳膜粘连,使胚胎各部位受热均匀[8];供应新鲜空气,有助于胚胎运动,保持胎位正常。翻蛋的要求:每隔1~2 h翻蛋1次,孵化满16 d停止翻蛋。翻蛋方法:翻蛋的角度要有90°,以水平位前俯后仰或左右各45°为宜,并要防止震动。
3.5 凉蛋凉蛋的目的是为了驱散孵化机中的余热,让胚胎得到更多的新鲜空气,同时给胚胎冷刺激,促进胚胎发育。在高温季节,整箱入孵时,如果孵化机内温度超温不及时进行凉蛋,则会引起死胚和弱雏增加,从而导致孵化率下降。
[1]潘贵毅,谢洪斌,张信.种鸡鸡白痢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试验[J].中国家禽,1996(4):9.
[2]张春珍,张慧君,安克龙,等.蛋形指数影响孵化效果的分析[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4):10-12.
[3]胡勇.种蛋质量和贮存时间对孵化率的影响[J].青海畜牧兽医,2000,30(1):10-11.
[4]杨光荣,张德玉,金城.影响种鹅蛋孵化率因素的研究[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8(4):5-6.
[5]王茂增,王磊.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及关键控制技术[J].畜牧与兽医,2011(11):52-53.
[6]牛茂源,王振勇.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分析[J].科学种养,2012(8):40.
[7]石传林,秦亮.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山东家禽,2002(5):18-19.
[8]洪渊,豆彩红.影响种蛋孵化率的环境和管理因素[J].家畜生态,2003(5):58-63.
《畜牧与饲料科学》杂志简介
《畜牧与饲料科学》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学术类期刊。1973年创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基础科学、试验研究、水产科学、实验技术、生物工程、遗传与繁育、资源与环境、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食品科学、畜牧生产、教学研究、药物科学、动物检疫、经济与管理、疾病防治、工艺设备、生态工程、特种养殖等。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5-1228/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5190。本刊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发行方式:邮发和自办发行,邮发代号:16-101。定价15元/期,全年定价180元。可随时订阅,也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
地 址: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2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邮 编:010031
电 话:0471-5294608,5296179,5294500(传真)电子信箱:cnmxky@vip.163.com网 址:www.xmysl.cn
S831.3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01-0109-02
2015-11-27
田秀芳(1983—),女,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
(责任编辑:赵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