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
2016-10-31刘晓玲
刘晓玲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目前,我国的教育方针已从应试教育全面转向了素质教育,不在单单关注学生的分数,而是把目光更多的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上。小学数学是一门趣味性稍差的学科,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如何摆脱学生对于作业的厌烦心理,真正的让学生通过作业来做到巩固知识和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遵循的原则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也应随之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宗旨,设计出更加有个性化的小学数学作业,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追求个性化固然重要,但是在实际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主要还是要关注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在此基础值上,再进一步的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加入各种新鲜的元素来丰富作业的设计。
2.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建议
2.1增加趣味性
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的因素,一份作业首先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只有学生有兴趣去做,那么作业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其应发挥的作用。所以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作业中的兴趣化设计是很关键的一点。小学数学作业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来进行设计。
例如,在学习数字的时候,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回到家里去自己找出“生活”在自己身边的数字,在这个地方可以适当的举几个例子来进行一下简单的引导,比如钟表上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字,日历上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字等,这样安排学生自己回到家里找出身边的数字,然后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整理好跟同学和老师来一起分享,找到最多的学生会有奖励。
传统的数字学习的作业,一般主要是要求学生回家写学过的数字,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这种新奇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对于学过的知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反复的练习,这样更有利于记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2.2不同的学生区分对待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贯遵循的原则就是要一视同仁,但是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有时要追求一视不同仁的个性化设计。因为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数学学科上面的基础各个不同,一个知识每个学生接受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上采取不同难易程度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来消化知识点。
例如,对于乘法的分配律的学习,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在作业的设计的时候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如(1)176×53+197×89,(2)157×63+136×85,(3)200×85,(4)2358×432+123,(5)369×40+23,在不同难易程度的五道题当中,要求学生自己选出三道来进行解答。
这种难易区分的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能够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带来帮助,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能够有效的巩固知识的同时不会打击其对学习的信心,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的兴趣及挑战性学习的“胃口”。
2.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时期的课改要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的能力。
例如,在统计一课的学习中,作业的设计就大可以在应用上面多做功课。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在放学之后,在家长的陪同之下,可以在公园附近,可以在小区附近,也可以在学校附近。以十分钟为时间限制,观察统计在这一时间段内,在自己眼前通过的汽车有几辆,自行车有几辆,行人有几名,公交车有几辆,各自做好记录,然后第二天将自己所统计的信息与同学交流,并在课堂上发言总结。
这种方式可以让小学生初步的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可以反向引导他们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再应用到生活当中去,从而达到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具体地落实素质教育的改革。
2.4设计有探索性的作业
设计具有探索性的作业,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及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思考和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问题的探索者。这样既能调动学生钻研数学的积极性,更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
如在学习《认识图形》后,可以布置学生在家观察自家的墙壁、门窗、家具、电器等平面图形的形状,看看有什么发现?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几何图形的规律,获取数学知识。
总之,课后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失的辅助环节部分。课后作业的有效性能够给老师反馈出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铺垫。所以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在教学的教案备写环节中,应该与教案的备写得到同样的重视,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从而加深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会有更大的帮助。对于今后小学数学的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闵爱红;小学数学“轻负高效”的个性化作业[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
[2]田祖海;个性化·趣味化·自主化——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改革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1
[3]曹汝琴;浅谈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
[4]蔡玉军;给数学教学洒一片快乐的阳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
[5]龚晓芸;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
[6]牟晨娣;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浅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