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豆沙中学如何更好地建设“比”文化
2016-10-31付登高
付登高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成为一个在教育界喊得最响的词语,也是各种教育论坛上交流最广泛的重要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建设豆沙中学“比”文化。
【关键词】 “比”文化;学校;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一、“比”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培育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对于中学“比”文化的建设而言,培育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团结合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学校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包括了三个大方面,一个是教师职工的合作精神,一个是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另外一个则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精神。这三者间即是相互区分的,又是互相联系的。而一旦这三者发挥到了极致,那么校园文化气息将达到一种无法比拟的境界。如“比”文化,比的是教师的管理、比的是班级的团结,这些内容不是一个人做好就行了,需要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因此在做对“比”的同时,也无形中促进和培养了双方的团结精神。另外,全面重视校园“比”文化的建设,不仅能够建立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而且也能拓宽文化建设的渠道。
2、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广大师生密切的进行合作,能够形成一个团结而统一的集体,可以更有效地充分发挥出师生的整体效应;能够帮助有效的调动起全体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发挥出个人的才能,切实提高教师职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有效的消除和避免教师职工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能够更好地完成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比”文化让全体人员都切实的参与到其中,让师生的情绪得到释放,从而增强人际联系的水平,消除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忧虑,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通过“比”,更好地让双方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从中得到进步。
二、豆沙中学的“比”文化
1、豆沙中学“比”的环境文化。学校以“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个空间育人”的理念布置以“比”文化为核心的环境文化。进校门处是豆沙中学的文化壁,文化壁正面有校徽图案,有“比美比真、励学修身”八字校训。另外,“比文化”3个字放在文化壁的正上方,作为点题而提示豆沙中学是以“比”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文化壁的背面有“积极向上、积极向善”八字校风;教学楼的右面是“比教法,比管理,比质量”九字教风;教学楼左面是“比学法,比勤奋,比成绩”九字学风;另外,15个班的班旗放在上下运动场的中间,师生在教学楼处看得清清楚楚,让学生看见自己的班旗时时在比(每周倒数第一名不能升旗);学校办学文化栏和豆沙旅游文化栏在班旗的两边给予衬托,让校园“比”得协调;全校“6项”工作的比赛公示放在在教学楼前,时刻提醒学生的进步与后退(群星巡回展示比赛公示、田径星秀选拔赛比赛公示、教室区域卫生比赛公示、“两个”学风比赛公示、升旗比赛公示、好人好事比赛公示);教室内的“比”文化主要是黑板上公示的比赛学习课课评及教室后面的“5个”方面的比赛评价公示(课课比赛评价表、月考比赛评价表、班级精细化管理比赛评价表、20种学生评选比赛表、升旗评价表);宿舍的“比秩、比静、比守时、比快、比美、比卫生”的“比”文化协调的布置在每层宿舍楼的通道里面;食堂的“比光盘(光盘行动比赛)”的“比”文化协调的布置在餐厅及食堂外墙;厕所的“比卫生比文明比素养”的“比”文化协调的布置在厕所显眼的地方。总之,要科学合理的布置好校园的“五大”(校园空间、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环境文化,恰当的展现学校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让师生正能量的领悟“比”文化的内涵。
2、教师制度文化。有《豆沙中学“四会”教师评价暂行办法》、《豆沙中学比教法、比管理、比质量等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豆沙中学弘扬正能量,打击负能量管理暂行办法》、《豆沙中学候课管理暂行办法》、《豆沙中学教师劳动纪律管理暂行办法》、《豆沙中学教师年终考核暂行办法》、《豆沙中学教师绩效分配暂行方案》、《豆沙中学教师中职及以上职称推评暂行办法》、《豆沙中学优秀教师推评暂行办法》、《豆沙中学备、讲、辅、批、考、思管理暂行办法》、《豆沙中学事务民主管理暂行办法》、《豆沙中学特殊课时测算管理暂行办法》、《豆沙中学中考“六奖三罚”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这些制度,逐步规范老师的“比”文化。
3、学生制度文化。有《豆沙中学“四有”少年评价暂行办法》、《豆沙中学比学法、比勤奋、比成绩等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豆沙中学“两种”精神、“两个”行动管理暂行办法》、《豆沙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豆沙中学学生课堂常规》《豆沙中学班旗升降管理暂行办法》、《豆沙中学食堂光盘行动管理暂行办法》、《豆沙中学宿舍:比秩、比静、比守时;比快、比美、比卫生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这些制度,逐步规范学生的“比”文化。
三、如何更好地建设豆沙中学校园文化
提高教师“比”文化意识。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没有真正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预期目的。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群体,也是教学活动的实施群体,教师的三观及思想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重视教师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建设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学校应重视教师的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一系列教职工活动,要求教师进行自我教育,总结并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加强教师的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建设良好的教学风气,引导教师朝着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自我提升。
总之,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我校现有条件,精心组织,科学规划我校“比”文化建设蓝图。要齐心协力,动员各种力量支持校园“比”文化的建设。要及时总结、研究,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光明,浅谈中学柔性管理艺术[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院),2013.
[2]张继忠,浅谈班级管理班主任的要求[J].教学与管理,2013.
[3]袁仁贵,中小学校管理评价[J].人民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