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生态危机环境下重析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态思想

2016-10-31王哲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德经

王哲帆

摘 要 当前,我们这个地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难题。温室效应、物种灭绝、水源污染等众多问题都在一天一天暴露出来,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付出了牺牲生态的代价。所以,在现今社会我们要提倡保护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必要。老子的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的深刻反省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视角,对当前人类克服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本文从老子的《道德经》出发,通过对其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知和”、“知常”等思想的分析,指出其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在当今时代,全球生态状况日益恶化。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利用自然界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实际供给能力,结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不但威胁到了人类,也威胁到了动物的正常生存。就像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中所讲,“启蒙”走向了自己悲剧性的反面。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等一个个接踵而至的生态问题,为人类的未来打上了问号。

作为我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之一,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典型的古典形态的存在论生态观,具有生态中心的内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克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当代重新解读老子的生态思想,将会对于当前人类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道德经》作为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集中体现了老子的思想。因此本文从当代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入手,以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态观点为理论根据,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指出道路。

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根源

自工业革命之后越来越发达的科技给人类创造了不可估量的财富与价值,也是人类成为了地球和其他生物的统治者。这看似确实值得骄傲,然而,近几百年的事实让人类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一直强调与自然的分化对立和对自然无情的攫取和破坏,但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也没有使自然成属人的存在,相反,人对自然的统治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最终必将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古已有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论或分析论的,这种观点将人与自然完全分离,认为人就是自然的主宰,自然为人类所有为人类服务,人类可以任意地向自然索取,这逐渐发展为后来的人类中心主义。另一类是整体论或有机论,这种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息息相关,这发展为后来的非人类中心主义。

在中西方文化比较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西方自古就有天人相分的传统,他们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将自然界看作异己的存在物,在工业革命之后这种思想逐渐发展为人类中心主义,可以说,西方自古便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这种思想很容易便导致人类对自然的轻视与主宰。如今,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在不断探寻用科技手段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中,却越来越发现这种诉之于外的方法途径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效果,每一次新科技的使用往往又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科技决定论”已日益被证明是片面的、狭隘的。于是,人类开始转变思维,诉之于内,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问题,反思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

而中国与西方恰恰相反,中国自古便注重人与自然的同一。尤其是道家哲学,从来就主张天人一体,万物同一。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道生万物,天、地、人都是一体的,人应顺应天道,顺应自然。我国著名哲学大师蒙培元指出,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以“生”为哲学的根本内容,自然界是一个不断创造生命的有机体,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

目睹了过分高扬工具理性与科学技术所导致的自然恶化之后,西方一些学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老而富于智慧的老子哲学,试图从中寻求解决人类困境之道,导致生态恶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正在逐渐弱化。

2老子的生态思想及在当代对我们的启示

“道”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范畴。“道”似万物之宗,是天地万物赖以产生的本根。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的,故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道作为万物的本源,不仅派生了万物,也派生出人这种具有能动性的动物,人和万物在道生万物上没有区别,也并不比物高级。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老子十分崇尚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纵观历史,可以说最早、最系统地提出顺应自然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这一思想,便是老子的“天人和谐”思想。所谓“天人和谐”,实际上就是 “天人一体”或 “天人合一”,即要求人与天地(自然界)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不是人与天地(自然界)相分离,甚至于相对立。人类只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并在与自然相处时顺应和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尊重自然万物,尊重一切生命,贵己而贱物,而是“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老子没有把人理解为天地间最贵者,而是把人视为与自然同等重要的。真正的人是体认到天人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并领悟自己的天性的人,而不是宰制自然的人,人是自然的人而不是自然的主人。“天人合一”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我冥一。老子从天到出发,以天道来感悟人道,认为天道才是根本,人道为末,人道应该融入到天道之中,归于天道。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天人合一”的比较深刻的含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因此,先秦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生态哲学思想及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一致的.所以,珍视众生,保护人类周围的环境,与自然平等而和谐相处,就成为人类行为必须遵守的规则。

那么,人类究竟应该如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毫无疑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在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时,应该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行为准则。关于这一点,老子也已明确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自然”是贯穿于道、天、地、人之中最为根本、最为普遍的原则,既然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道”都要“法自然”,那么人就更应该遵循自然了。老子讲天道,其实是为了让人认识到遵循天道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遵循天道。而不是肆意妄为,不是完全遵循人类自身的意愿行事。可以说,“道法自然”的实质也就是“人法自然”。

除了“道法自然”之外,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实现“天人和谐”),在遵循老子“道法自然”的重要原则下,还应当做到“知和”、“知常”、“知足”、“知止”。 人对自然的索求是要有限度的,无止尽的开发和滥用必然导致人类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反省当代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节制地进行过度的行为。所以,任何现实的增长都要“适度”,否则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目前五大世界性难题: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其产生就是由于盲目的无限制行为造成的。我们既要发展科学技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技术支持,也要牢固树立“知止不殆”的适度增长意识。

3结语

老子《道德经》中所蕴含的生态学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在当代亦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子这种自然主义、生态主义的思想取向为我们走出生态困境指出了方向。不过,毕竟老子的思想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农业文明社会,其思想只是对当时直观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直接体验,具有时代局限性。因此我们在充分利用其生态思想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当代现实社会发展状态,对其进行选择和改进,然而完成这一任务,如何使老子的生态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可实践性,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高琼.生态美学观视域下老子哲学思想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6).

[3] 王绪琴.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场地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理论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