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吃灵魂
2016-10-31
蚜虫吃草,锈吃铁,虚拟的世界吃灵魂。
当今,人工智能日益发达,人们渐渐得益于智能的现代化,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全部都是虚拟的。在人们都在为这些技术叫好的时候,我不免有一种惶恐,真的要拥抱它,让它发展下去吗?
虚拟世界对于人来说的确有一种无法拒绝的吸引力,像一个黑洞不断将我们吸向它,一旦被吸入,便一发不可收拾。拿网络游戏来说,不少青少年选择了将自己血气方刚的青春献给了这个无底洞般的虚拟世界,他们愿意将原可以飞奔在篮球场上的身体变为电脑前那几近佝偻的躯壳,早已没有那神采奕奕的灵魂,灵魂已虚无,躯壳在枯坐。
虚拟使灵魂空虚,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将全方位生活在虚拟里,难道我们就没有恐慌感吗?全地球都缩小到了一个屋子,从地球村转变为地球屋似乎触手可及。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信息数字组成的社区中,我们在其中不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串数字、一串编码,我们似乎被人控制,根据编程在生活。在虚拟世界,我们不用动腿,不用走路,交谈的对象是数字,穿的是数字,吃的也都是数字,真的不可怕吗?想想进化论吧,到那时候的人类,恐怕将是退化得只剩下那个只有脑子在动的肉团了。
船停在码头上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待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那不是人存在的意义,也不是我们所要的追求。难道我们的追求就是生活在一片虚拟之中吗?在舒适的虚拟世界里安乐死?
周国平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只有在乡村里才保留着上帝创造时的样子,它是岁月与光阴;在城市里,时间已经被抽象了,它是日历和数字。”城市好比虚拟的世界,在虚拟之中,一切都已被抽象,不是原本的东西了,因为虚拟吃的是灵魂。
人的生命之中总有些历练,总有些事物要自己亲自体验,不能像未来有虚拟现实设备那样,所有的事都可以一体化完成,这样的生活未免太好了。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过,北欧人有理性的思维,但这个地区却是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就是因为太好了,有些人就不想再活下去了。
如上所说,我们不要被一片大好的虚拟所诱惑了,虚拟吃的是灵魂,不要做虚拟的奴隶,变成行尸走肉。
现实世界有明月陪伴着我,有微风轻抚着我,有无涯的大海让我观望,有无数的回忆尽我思量,若孤身活在虚拟之中,是乐,还是痛苦?
点 评
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论说类议论文,文章通篇就中心观点“虚拟吃灵魂”展开议论。开头段在类比中提出观点,接着联系现实,在反问中提出问题:面对虚拟的世界,需要去拥抱它吗?然后顺着反问联系生活展开议论,论证中,运用了事实论证和引用论证推进思考。整篇文章逻辑性较强,文字富有理性色彩,说服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