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岩松的主持魅力
2016-10-31孙一丹
孙一丹
【摘 要】作为央视“名嘴”的白岩松,其主持风格也是自成一派,形成了独有的“白岩松风格”。我国广播电视主题现在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运用自己的风格并将其适度融入语言中,使观众知晓其意并理解新闻的深度。
【关键词】主持风格;白岩松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84-01
一、白岩松主持的平易性
2010年11月12日晚,亚运会开幕,央视有三个频道同时直播了这场盛大的仪式,电视解说方式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央视首次通过白岩松的新闻化解读从另一层面完成了一次大型晚会的现场直播。可以说这是央视在传播理念上的一次大胆突破。连解说词都不是一个版本,观众把董卿、朱军的解说称为“文言版”,把白岩松的解说称为“白话版”,甚至有观众奔走相告“白岩松的新闻解说才是给人类看的。”
我们来回顾一下央视主流推出的激情澎湃的开场解说:“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各位观众,欢迎回到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的直播现场,刚才为您转播的亚运会开幕序曲——珠江巡游。稍后,我们将在广州的海心沙岛为您现场直播开幕式仪式和文艺演出的盛况。”不得不说,这段开场词确实融入了主持人激昂的热情,在朗诵的同时也是气势磅礴,节奏铿锵,但是,说实话,如此的宏大叙事难免如孙玉胜当面所说的“居高临下的语态中保持着一种既定的距离。”接下来看白岩松白话版的开场:“我们今天将用五个时间的维度去关注这个开幕式。第一个是两千年,广州这座城市建城是224年,它将怎样浓缩在这个开幕式里面?第二个是两百年,今天是在室外举办的开幕式,承载这个室外舞台的是海心沙岛,它是被珠江水冲两百年形成的。”这是两个解说的版本,白岩松的白话主持方式似乎更鲜活,更平易近人,更加有亲和的力量。
二、白岩松“讲故事”的形象性
说到形象性,主持的话语关系的把握也是一个重要要素,主持人在节目语境中的传授关系决定了主持人的态度和方式。主持人的这个传播角色更强调与受众的平等关系,不同的节目类型呈现出来的身份,在对新闻事件中不同的态度,最终透过主持人个性化的视角,个性化的语言予以呈现。白岩松作为一名资深的记者型主持人,他同时还是一个体育迷,因此深知广大热爱体育的观众的心理。在他的现场解说中,不乏与观众朋友般的、聊天式的代入感很强的交流,而且当导播要求白岩松声音高一些时,他很清醒而又自然地回答“为什么我的声音要高些?”
1996年的夏天,白岩松做一期关于奥运人物的访谈节目,在播出期间,他是这样说的“体育是什么?是一种戏剧性的人生,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战场。”他对修辞的运用恰如其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修辞特色。而白岩松回答不同于字典中的解释,在他看来,体育是挑战者战胜自己的战场,战胜自己才是成功的人生,话虽简短,但却发自肺腑。足以见得,形象的主持方式可以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实际距离。
三、白岩松积极真诚的沟通性
主持人在节目的传播中十分注重交流性,讲究交流方式。主持人在传递信息的时候,通过一种带有人文关怀的,个人感慨的成分存在,能有力加强传播双方互动的效果,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达,只有自己先用心才有可能“直指人心”,才会引发观众的共鸣。白岩松有一次在《面对面》中谈论人们往往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时,动情的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观众。这一席话好像在观众们浮躁的心上吹过了一阵清风,让观众很好地接受他所说的观点。
在节目中利用悬念,引发兴趣。悬念这种百姓喜闻乐见、迅速带领受众进入情景的手法,对增加主持人话语的交流感也是十分有效的。作为主持人,就应该尽可能地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风格去体现。准确、简练、朴实、口语,这简单的八个字,却是运用语言的最起码的准则。
四、白岩松热情到位的服务性
主持人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多用谦词和敬语是在人际交往中最起码的要求,主持人与受众的“朋友”关系、“服务”宗旨,从总体上来讲是不变的,尤其是在受众参与节目中,观众是主持人请来共同完成节目的,双方之间的交谈一般都怀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合作。有亲和力的人,善于传播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人,主持人应当把自己修炼成这样的人。
主持人风格的服务性体现在言语态度上,白岩松在《新闻1+1》中的谈吐,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把新闻变得很通俗、易懂、亲切,有种引人入胜的感觉。主持人更实质的服务是要落实到帮助受众,减少受众对信息认知的不确定性。
主持风格的把握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无形的魅力。白岩松一直以来都很在意语言的运用,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因此,时代及大环境赋予他开阔的眼界和氛围,与他的个人胸襟结合在一起,落实到他独具特色的主持风格中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白岩松在不同形式的节目中都有自己不同的主持特色,作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就应该像他那样,把自己独特的风格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张英.白岩松的“编外”直播[N].南方周末,201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