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鞠躬

2016-10-31李金海

小说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病重老谢大字报

李金海

造反兴盛那年,老薛年近四十了,他本来在一所初中教语文,工作和生活都蛮平稳。一天,墙头上忽现一张揭发他生活不检点的大字报,贴大字报的人叫谢四奋,也是语文组的一名老师,比老薛小五岁。

尚未读完那张大字报,老薛的额头就亮了。

两天后,老薛就被揪了出来。那天的批斗会很隆重,老薛陪老校长享受了同样的待遇,坐了“喷气式”飞机。谢四奋率先上台发了言,挥舞拳头,喊了号子,还有几名教师也陆续登台对老薛进行了批斗。平日醉心于吟诵“居庙堂之高”的老薛,可谓斯文扫地。

老薛也不是省油的灯,经过几天的材料收集和加工,他也张贴出了一张针对谢四奋的大字报。不由谢四奋分说,他也被学生们拖上了批斗台。

正当争斗白热化的时候,上面发下通知,停止批斗,恢复教学的正常秩序。校园渐次安静了下来。但是,人心的波澜却更加汹涌澎湃。

后来,老薛和谢四奋依旧在学校教语文,他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平时,两人见面打招呼,工作上也正常地交流,根本看不出曾经的剑拔弩张。对于往事,他们只字不提。

日月如梭,一晃老薛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他向学校提出了申请,返聘,不要任何报酬。学校同意了,可还是给了他适当的返聘工资。五年之后,老薛和谢四奋一同离开了学校。

老薛和谢四奋以及其他一部分曾批斗过他的教师居住在同一个家属院。退休后,和在学校一样,他们几乎天天见面,每次见面,点个头,再多就是几句买菜或天气之类的话。彼此相安无事。

老薛越来越老了,但他坚持锻炼身体,注重生活节奏,他本来不抽烟,后来干脆连酒也戒了。他深谙养生之道。如此一来,他相继熬走了那些曾批斗过他的人,到最后,仅剩谢四奋一人了。

谢四奋也是老态龙钟,身体每况愈下,谢世的光景渐渐显露了出来。老薛每次见了他,一双眼睛紧盯着他的脸,仿佛老谢的脸上藏有什么玄机。之后,他点点头,面带微笑,步履稳健地错身走过。

一天,传来老谢病重的消息。老薛将信半疑,询问了几位邻居,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第二天,他拎个马扎,坐在了楼房山墙的一角,逢人便问:“老谢病得怎样?”

人家回说老谢病得不轻。

老薛便现出了同情的表情,叹一口气。

一个礼拜过去了,老谢还是停留在病重的状态中。事情毫无进展,老薛收了马扎,放回到屋子。然后,他慢腾腾地下了楼,径直去了老谢的家里。

“老谢呢?听说病了,我来看看。”进了门,他对老谢的家人说。

老谢的家人引他至房间,但见老谢躺在床上,形容枯槁,双眼迷离,呼吸粗重。

“老谢,我来看你了。”老薛说。

一句话喊醒了病重人,只见老谢瞪大了眼睛,目放光亮,精气神立马来了,连说了好几个“谢谢”。

“哟,病得不轻啊。”老薛说。

老谢勉强笑一声,呜啦呜啦地说:“没事,没事,好着哪!你瞧——”老谢说着,伸出胳膊挥动了两下。

显然,老谢挥动的胳膊软弱无力,毫无生气,好像架在枯树枝上的一截老木要掉落下来。

老薛笑一笑。

临走,老谢欠欠身说:“慢走啊,不送了。”

老薛道:“别客气,您也动不了。”

第四天晚上,一辆救护车鸣着笛来到了家属院,停在了老谢楼下的门洞口。老薛打开窗户,探出脑袋,隐隐约约听楼下有人说“去了”。

关上窗户,老薛长吁了一口气,一切都结束了。他熬走了从前整治过他的最后一个人,现在,只有他一个人还健健康康地活着。仿佛圆满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他,身心彻底松弛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老薛起不了床了,而且面色灰暗,神情呆滞,目光散淡,口舌僵硬。他被紧急送往医院。老薛得的是脑袋上的病,很重。

几天之后,老薛亡故。

老薛的家人在家里设了灵堂。早上,第一个前来吊孝不是别人,是老谢,但见他拄根拐棍,颤颤巍巍,对着老薛的灵堂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

前几天晚上,确实有人因病身亡,但那人并不是老谢,而是老谢的邻居。

猜你喜欢

病重老谢大字报
秋季苹果锈果病重在预防
感恩十步远
孙叔敖识宝
飞絮慢慢落下
我没有什么对象需要反抗
《我经历的反右派斗争》一文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