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树容器大苗生产技术

2016-10-31郭俊英李杉杉

果农之友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苗树形结果枝

郭俊英,李杉杉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河南郑州 450009)

桃树容器大苗是指在容器中培育的,具备基本树形结构,包含主枝以及部分结果枝组,定植当年即可开花结果的大规格桃苗。桃树容器大苗可有效解决现阶段我国桃园建设中建园速度慢、定植时间受限、土地利用率低、品种不明确、和间作作物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现根据我国桃苗生产现状、试验,并结合园林上容器大苗的生产技术,对生产桃树容器大苗的优势、问题及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生产上提供技术支撑。

1 桃树容器大苗的优势及问题

桃树容器大苗有以下主要优势:直接结果;成活率高,基本能达到100%;挂果后再销售,可确定品种;一年四季均可定植;育苗不受当地土质限制;避免苗圃再植障碍引起的重茬病;幼苗培育阶段节省种子、时间、圃地,提高苗圃利用率。

桃树容器大苗存在的问题:培育周期较传统育苗周期长1年以上;苗木价格较高,市场接受程度受影响;运输难度较大;育苗技术要求较高,且目前无具体规范可依。

2 容器和基质的类型及选择

2.1 容器类型

育苗容器按质地可分为薄膜型和硬质型两类;按制作材料大体分为塑料容器、泥容器和纸容器三大类;按化学性质可分为能自行分解腐烂和不能自行分解的两大类。可自行分解的容器如聚酯类塑料容器、泥炭容器和纸质容器等,这些容器的材质易被液体、微生物等分解,可随苗木直接定植;不能自行分解的容器材质较为坚固,难被液体及微生物等分解,在苗木定植时必须去掉,可再次循环利用。

2.2 基质类型

基质一般选用有机肥、有机质、颗粒物三大类物质,然后按一定比例,再加少量的园土混合而成(园土可增强混合基质的团粒性结构,增加保肥保水性,使营养物质均匀释放)。常见的有机肥包括猪粪、牛粪、鸡粪、鸽子粪、人粪尿等,有机质包括锯末、松针、腐叶土、秸秆、菌棒、泥炭等,颗粒物包括砾石、河沙、陶粒、珍珠岩、蛭石等。其中有机质和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否则易使苗木感病或烧苗。在满足树苗基本生长需要的基础上,基质最好选用环保、价廉的,且在当地来源广泛、可再生的物质。

2.3 容器和基质选择

桃树是浅根系果树,根系一般集中在20~50厘米的土层中,且喜肥怕积水。培育大苗时,容器可选用底面直径 40~50厘米、高 40~50厘米的容器。无纺布袋、聚乙烯塑料袋、聚乙烯塑料花盆和PVC控根容器均可选用,从使用效果来看,PVC控根容器最佳。

综合考虑桃树容器大苗的干高、地径,容器的保水性、价格等因素,可选聚乙烯塑料袋和塑料花盆。基质质量配比为有机质∶有机肥∶颗粒物=1∶1∶1,再加入总体积十分之一的园土,既疏松透气也有充足营养。

3 嫁接小苗的生产

3.1 砧木选择

北方选择抗寒、抗旱性较好的山桃作为砧木;南方选择生长旺盛的毛桃作为砧木。

3.2 种子处理、播种及砧木苗的养护

11月开始进行直播,直播的育苗容器选用底面直径10厘米、高1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营养钵,基质质量配比为园土∶有机肥∶粗砂=3∶4∶3,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好,距离营养钵口5厘米。播种后浇一次透水。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园土,深度以3~4厘米厚为好。

翌年春天扒开钵上层园土,待出苗后进行日常管理,技术措施同普通育苗,浇水与施薄肥的频率要高。根据幼苗生长状况适当增加营养钵之间的距离并调整方向。

3.3 嫁接小苗

5月中下旬开始嫁接,接穗选择、砧木处理、嫁接方式及接后管理和市场上常见的1~2年生裸根嫁接桃苗相同。在嫁接时选择最适宜的位置,嫁接后可转动营养钵使接芽背阳。因营养钵的体积限制,幼苗嫁接成活后肥水管理要比传统育苗更加精细,尤其是水分供应一定要跟上。整个幼苗生长阶段除了浇水、遮阴、保墒、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常规管理,还需要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调整营养钵方向及间距,使幼苗尽可能长的粗壮健康。

4 嫁接小苗的换盆及养护

4.1 换盆时间

桃树根系在一年中有春、秋季两次生长高峰,嫁接小苗可配合秋季根系的第2次生长高峰换盆,以使根系尽快适应新容器。

4.2 挑苗

选长势较好、生长一致、粗壮的苗木进行容器大苗的培育。

4.3 换盆和管理

换盆前将基质充分混合,换盆时若根系盘旋可人为解开,使其呈舒展状态进入新盆,填土并压实后使新土面略高于原土面,离容器口5厘米左右。换盆后的容器大苗按株行距 0.5 米×(1.5~2)米整齐摆放,苗圃采用滴灌PE管加装滴头的模式,滴头位置根据容器苗位置来定,保证每棵树有2~3个滴头。换盆后马上浇一次透水,之后结合滴灌流速、基质水分散失速率、天气状况、桃树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和吸收状况来确定浇水频率、水量、水溶肥种类及浓度。

5 树形及其培养

5.1 树形

桃树容器大苗的树形生产上可选择主干形和3S形。

5.2 桃主干形培养

桃主干形的主要特点是:只有一个直立的中心干(即永久主枝),其上分布的骨干枝少、结果枝多,除下部留2个牵制枝外,其余直接在中心干上选留结果枝或小型结果枝组。该种树形适于密植高效栽培模式。具有成形快、早丰、易管理的特点。

定干高度40厘米左右,并剪除主干上所有分枝。夏季修剪在中心干上选留结果枝或结果枝组30~50个,结果枝上下四周均匀分布,角度为 70°~90°。可用竹竿、木棍等物设立支架,将中心干和部分结果枝组绑缚在架上。距地面50~60厘米内的中心干上,在西南、东北方向或不影响操作的行间方向留2个牵制枝,其粗度为主干的1/3~1/2,有助于控制树冠上强和稳定树势。

5.3 桃3S形培养

桃3S树形,即半直立多主无侧高光效树形。主要特点是,每株培养2~4个主枝,其上直接着生结果枝或小型结果枝组,一般无侧枝,主枝与垂直方向夹角20°~30°。该树形适于密植高效栽培模式,具有成形快、易修剪及方便机械化操作等优点。

定干40~50厘米,每株留 2个主枝,分别向东、西方向延伸;或留4个主枝,2枝朝东,2枝朝西。可用竹竿、木棍等物设立支架,将主枝和部分结果枝组绑缚在架上。使各主枝呈半直立状态,与垂直方向夹角为 20°~30°。

6 日常管理

包括修剪整枝,抹芽,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浇水施肥,越冬保暖,日常检查等。

6.1 修剪整枝

主干形和3S形在确定了中心干或几大主枝之后,可通过夏季修剪尽量多选留主枝上的结果枝或枝组,及时疏除粗度超过1厘米的粗枝,主枝高度保持与行距相当,约2.5米,每年冬剪时将高出部分剪除。注意保持主枝的顶端生长优势,及时处理影响主枝延长生长的“侧枝”。

6.2 抹芽

抹除砧木上的所有芽,以及主枝上多余的萌芽。砧木上的芽应尽早抹去,放任不管会影响接穗的正常生长,一旦木质化去除时还容易影响到主干。

6.3 病虫害防治

桃苗生产中对病虫害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要培养健壮苗,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其次要早发现早治疗,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比如春季在容器周围覆厚土阻止桃小食心虫出土,悬挂粘虫板捕杀蚜虫,黑光灯诱杀蛾类,引害虫天敌进园,使用性诱剂、驱避剂等,在容易发生病害的天气到来时可提前喷药预防。

6.4 中耕除草

容器内因水肥条件优越,极易生草,且因降雨、施肥等原因土表易板结,从而影响桃苗的生长,因此中耕除草是桃容器大苗培育管理的重要环节。先拔除容器内的杂草,再用工具松表层6~7厘米的基质,松土过程中可将桃苗的浮根切断,促使其向下生根,增加抗风能力。一般15天进行一次,尽可能使容器内不见杂草。

6.5 浇水施肥

容器苗的基质体积有限,因此对水肥需求较多。经常观察树苗的生长状况,根据当地天气、桃生长状况及生长阶段,合理安排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除了秋施有机肥外,还应结合浇水施用水溶速效肥。

6.6 越冬保暖

桃树根系对温度敏感,容器暴露在空气中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弱,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容器苗根部进行保护。入秋后开始控制浇水,以提高桃树枝干的木质化程度,上冻前对容器覆土,越冬水之后不再浇水,来年春季可稍微提前浇解冻水。

6.7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桃容器苗的生长状况,以便合理安排浇水、施肥、修剪、中耕除草等管理的时间,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补救。

猜你喜欢

大苗树形结果枝
花光卉影
桃树不同粗度结果枝的生长结果习性初探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更正
母亲“送礼”
桃树结果枝组的培养和修剪
结果枝叶片数影响早熟柑桔果实品质
早辣椒大苗避雨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总结
猕猴桃树形培养和修剪技术
休眠季榆叶梅自然开心树形的整形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