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道主义

2016-10-31汪金友

前线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买车人道主义车道

汪金友

世界上有“人道主义”,有“狗道主义”,也有“车道主义”。“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狗道主义”以狗为宠,“车道主义”以车为贵。

早在1932年,瞿秋白就写过一篇《狗道主义》,发表在当时的《北斗》杂志上。文中说:“狗道主义的精义:第一是狗的英雄主义,第二是羊的奴才主义,第三是动物的吞噬主义。”很显然,作者是借狗喻人,说有些狗见着叫花子就拼命地咬,见着财神老爷就忠顺地摇尾乞怜。

“车道主义”这个词,可能是我的发明。所以非常庆幸,一想出之后,就赶紧写出来,以免被别人抢先“注册”。

所谓“车道主义”就是以“车”为核心,车比人贵、以车为主。从这个出发点演绎下去,大抵包括走路的时候,车先走,人后走;车快走,人慢走。停车的时候,车任停,人绕开,哪里方便,车就停在哪里。一辆车,动辄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更重要的是代表着车主的身价,象征着车主的尊贵。相对弱势的行人只能忍气吞声。

有些车主可能不太高兴,你小子凭什么弄出个“车道主义”?是因为买不起车而羡慕嫉妒恨吧。因为没有车,所以就总是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游来串去。按“车道主义”的话说,像我们这些骑车的人,严重影响了京城的交通。很多的时候,骑车者不但不往边上靠,还往马路中间骑。“找死吗?”估计一些急着赶路的车主少不了发出这样的骂声。反正人家一溜烟走了,我们想追也追不上。

可是您看,马路边上,明明画的是自行车道,却被各种小汽车停满。骑车人没有办法,只得到汽车道上抢路。十字路口,好不容易等到一个绿灯,步行者和骑车者正要小心通过,而右转的汽车却丝毫不让,一辆接一辆,连个缝隙都不留。人行道路,本来是给人行的,可在很多地方也停上了汽车,行人无论老幼都得拐来拐去绕着走。

一个朋友跟我说,买车之后,有两个非常明显的感觉:一是活动半径比以前大了,二是自信心比以前强了。我问,买车跟自信心有什么关系?他讲,咱也是有车的人了,遇到那些骑车的人和走路的人,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自豪感。

虽然嘴上不说,但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我有车,你没车,我觉得我比你成功;我车好,你车差,我觉得我比你尊贵。就连一些服务机构也是如此,看到开豪车的人,就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骑着自行车,可能连大门都进不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有车族都奉行“车道主义”,但少部分人的行为也足以拉低城市的文明程度、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氛围。对于这部分人,应该通过相应的处罚和制度,让他清醒清醒、心疼心疼,从而把脑子中的偏见扔掉。因为,在文明社会,不管是“狗道主义”还是“车道主义”,都应该给“人道主义”让路。

责任编辑:魏晔玲

猜你喜欢

买车人道主义车道
孙犁:中国乡村人道主义作家(评论)
插叙
跟踪导练(一)5
国际法中的人道主义干涉浅析
漫画哲理
打车
人道主义援助
6+2大于4+4
《买车》等
买房买车记(外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