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以系统工程抓生态建设的战略思路在黑龙江的贯彻实施

2016-10-31王宇

世纪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黑龙江习近平

王宇

摘要: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今年5月,总书记亲临黑龙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站在全局的高度,对我省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战略性思路和观点,为我省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南。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带领全省人民奋力走出龙江振兴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习近平;黑龙江;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95-02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建设美丽新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将其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上升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黑龙江作为我国东北边陲省份,生态资源丰富,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今年5月23—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来到黑龙江进行考察调研,深刻阐述了事关黑龙江当前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尤其关于黑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精辟阐述,为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南。

一、牢牢把握“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黑龙江经济全面转型发展

习近平同志一直都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工作期间,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阐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生态观的思想精髓,为我们准确把握和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经济总量越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和领域在处理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关系上并不和谐,往往以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如果再不改变,仍然肆无忌惮地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环境资源将难以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习近平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号召全党上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来黑龙江考察调研,首先强调的就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将伊春作为考察的第一站,他对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产业转型发展和职工就业安置等情况十分关心。在调研考察时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摸索接续产业发展新路子”,站在全局的高度,为我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发展生态产业指明了方向。总书记这次来到伊春,深入上甘岭林业局林区,实地察看天然林保护情况;走进林场职工家庭,了解转岗就业和生活状况;到生态经济开发区和友好林业局蓝莓产业园,了解接续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习近平指出:“传统林业转型方向主要集中在与农产品相关的产业上,但要打开思路,不要单打一,注重多元化”。习近平这种“转变种植观念,建立合理的、平衡发展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思想,早年在正定县工作时就曾提出过。他还曾提出“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这次来伊春突出强调“生态就是生产力”,完全符合总书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战略思路。

伊春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是我省资源型城市的典型。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的美誉。开发建设60多年来,曾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长期集中过量采伐,森林蓄积量和成熟林蓄积量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实行政企合一体制,绝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森工企业,从组建和开办时起就由企业独立办社会,负担十分沉重。尤其是随着木材产量的大幅减产,主导产业日益萎缩,导致森工战线全行业亏损,进而积淀形成了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多重矛盾,使国有林区陷入了“资源枯竭、经济滑坡”的“两危”局面,“独木经济”走进了死胡同。

“良医将治之,必究病所因”。总书记的到来,分析出制约龙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三偏”,即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龙江要发展,就要乘着中央出台《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的东风,把政策转化为行动,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优化所有制结构、着力培育人力资源队伍、着力优化对外开放格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厚植生态资源优势,奋力走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

二、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以发展冰雪旅游业为支撑,打造黑龙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习近平早在浙江工作时就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多方面重要阐述。其中,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发表了独具匠心的阐述。尤其是他对我国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对“两座山”关系的认识所经历的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和认识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三个阶段的总结论述,具有极高的境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阐明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执政理念。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科学破解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要升华。

这次总书记来黑龙江考察调研,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挖掘黑龙江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冰雪旅游、森林游、边境游、湿地游、避暑游等旅游产业”。为黑龙江经济发展精准把脉,对症开方。

黑龙江作为我国冰雪旅游发展最早的省份,冰雪旅游特色显著,韵味十足。早在上世纪60年代,哈尔滨市举办了首届冰灯游园会,开启了我国冰雪旅游的先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内特色品牌,为国人及国际友人津津乐道。黑龙江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冰雪资源极其丰富,冬季的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适于开展滑雪、冰灯、雪雕等各类冰雪旅游项目。做大做强我省冰雪旅游产业,要立足实际,编制我省冰雪产业发展规划,科学有序地进行资源开发,避免低水平、低标准的重复建设。要在加强国际合作、突出品牌建设、深挖文化内涵、强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把黑龙江打造成国际化的冰雪旅游胜地,真正使冰雪旅游产业成为黑龙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牢牢把握“构建三个体系”,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培育绿色生态农产品知名品牌,推动黑龙江由大粮仓变为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 、我国粮食主产区,自2004年起,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总书记形象的比喻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块“压舱石”。总书记这次来黑龙江专程前往三江腹地佳木斯市及所辖抚远市,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考察,立足黑龙江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一系列方向性举措,特别是关于“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培育绿色生态农产品知名品牌,推动黑龙江由大粮仓变为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的深刻阐述,为我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找到了出路。总书记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形象比喻,深刻阐述了粮食由大地到餐桌 ,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全产业发展过程,揭示了食物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的内在关系,为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南。

黑龙江的农业资源丰富,黑土肥沃、水系发达、光照充足、农业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特别是独有的龙江绿色食品可谓潜力巨大、优势独特。按照总书记发展“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的要求,黑龙江未来农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稳定粮食产量,把粮食总量生产放在发展绿色农业首要位置。加强黑龙江耕地保护和黑土保护,打好大农机、大水利、大科技的组合拳,实现藏粮于地。加强作物品种选育、栽培模式、耕作方式创新,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藏粮于技。深入开展“三减”行动,不断探索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新路径。二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培育壮大知名品牌。黑龙江的绿色食品品牌响、品质好、市场认可度高。要充分发挥优势,对比国际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标准,严把质量关,稳定产量,完善生产、科技、市场服务体系,做大做强产业经济。培育孵化新品牌,以国家推进马铃薯主食化为契机,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种植技术;全面推动食用菌、北药、小浆果、坚果等适合黑龙江气候特征的林下产业经济发展;在粮牧结合区大力发展饲料饲草作物;水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水产养殖。三是以“卖得好”为目标,建设全国绿色食品现代物流体系。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导向,加快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推动由分散生产向规模经营转变,突出抓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带动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以现代营销模式为主体,让绿色食品生产经营意识在农村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心中扎根。政府加大营销力度,推进农超对接、举办展销会、培育孵化新品牌、积极推广 “互联网+农业”,打消农民“卖不好”的顾虑,有效弥补农产品种强销弱的短板。四是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统领,围绕构建“三大体系”,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深化结构调整,实现我省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加工量比例合理化、最大化。不断调整丰富产业内部各分工环节的结构内容,加快推广集标准生产、品牌培育、市场营销、新型主体培育、农民创业增收、招商引资、产业融合、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等于一体的复合型结构创新模式。

总书记这次来黑龙江调研考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我们党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对于深刻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战略地位升级,指导我们搞好生态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秦 超]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黑龙江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羡慕等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标题党
铅笔长高了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