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的思考

2016-10-31邓群刚陈帅名

世纪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

邓群刚 陈帅名

摘要:大学生人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基层干部日记有利于大学生毅力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经典人生的引领、理想信念的形成,我们必须在乡村基层干部日记的搜集、整理、出版、保存、利用等方面下足工夫,才能发挥其对大学生的人生教育功能。

关键词: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大学生;人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61-02

大学阶段既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也是面临人生课题、人生选择和人生矛盾最多的时期。再加上信息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导致大学生群体在自我认知、行为自律、心理健康、性格品质、价值取向、精神信仰、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涌现出一系列新问题亟待解决。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生教育工作,专门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种种问题的涌现使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利用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即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尝试。

一、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对于大学生人生教育的意义

乡村基层干部日记是指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由在乡镇(公社)、村(生产大队)两级任职的乡村公务人员所写的记述其工作、生活经历的日记资料。[2]迄今我们所能看到的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就有《王孙高日记》《李发良日记》《甘大启日记》等等数种。这些记载了乡村基层干部日常工作内容、生活状况、人际交往、衣食住行、思想信仰等内容,反映乡村基层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日记史料,对于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方面也具有极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对于大学生坚韧不拔毅力的养成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意志力普遍不强,做事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便成为人生教育的重要课题。而乡村基层干部日记资料大多具有持续时间长、数量多等特点,没有超人的毅力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如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乡老乡长王孙高自1951年始至2009年整整60年里共写了342本日记,总字数超过1000万字。王孙高在谈到他怎么坚持写日记的时候说:“他从20岁开始写日记,后来就习惯成自然,直到1992年退休前,几乎天天都写,有时半夜回家,他也会先写日记再睡觉,从不欠账。”[3]云阳县新津乡和平村老支书李发良在1981年至2012年的32年里也写了141本日记,总字数超过300万字。[4]丰都县栗子乡双石滚村乡村教师甘大启在1963-2012年的49年里共记录了70本党史笔记。[5]这样的例子对于当今大学生养成坚忍不拔的毅力将是一个极大的触动。

(二)对于做笔记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做好笔记对于学习、工作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也是人生中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如《李发良日记》所记录的内容对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2009年3月22日云阳县新津乡和平村四组的谭文全拆除旧瓦房盖新房时,因为宅基地问题与邻居谭星云发生纠纷,导致群殴。后来通过翻看《李发良日记》找到了1987年承包地调整的原始记录。再到现场查看、丈量土地,终于让两家人的土地之争得到了满意的解决。[4]对于大学生来说,记好笔记不但能够有效摒弃注意力不集中、打盹犯困、做小动作、浮想联翩等一系列坏毛病,而且也能为以后的复习留下大量的资料。

(三)对于经典人生教育具有较高的价值

经典人生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科学家、政治家的成才与成功往往与天赋、智力、家庭条件等等这些常人所不具备的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大学生而言,并不具备普遍借鉴意义。但是就乡村基层干部而言,他们不仅在文化程度、智力等方面远不及那些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也赶不上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同样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比如河北省藁城市的贾增文所写的日记不但被3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而且还受到了凤凰卫视著名访谈节目《鲁豫有约》的青睐,以《日记的故事》录制了专题节目,流传甚广。这些例子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导当今的大学生只要踏实肯干,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来。

(四)对于理想信念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灯塔和做人的根本。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复杂以及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冲击的挑战,高校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着政治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模糊、世界观和价值观定位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宗教信仰多元化的问题。而写日记则是提高内身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一种有效方法。《雷锋日记》《沈浩日记》等等反映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的事业默默奉献的载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乡村基层干部日记也详细记录了乡村基层干部这一群体为了党的事业贡献自己平凡一生的光辉历程。如丰都县栗子乡的甘大启积极追求进步,穷其一生孜孜不断的挖掘二路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走上了守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的道路。1963-2012年的49年里,他足迹遍及涪陵、武隆、万州、彭水等地,走访调查、采访数千名知情人士,收集整理了70多本相关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萌生了入党的信念,虽然多次入党未果,但他从未放弃,2012年上级党组织终于批准他为中共预备党员。[5]甘大启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断的追求直至最终入党的实例对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具有巨大的震撼效应。

二、利用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乡村基层干部日记资料的搜集力度

由于受文化程度、认知水平、思想观念、家族文化、天灾人祸等原因的制约,目前留存下来的乡村基层干部日记资料并不是很多。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旧房重建或拆迁导致原本存世不多的乡村基层干部日记资料日渐腐烂甚至随意丢弃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加大对乡村基层干部日记资料的发掘与搜集力度就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建立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博物馆,加大对乡村基层干部日记的抢救、保护和收藏力度

现在的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史料大多留存在私人手中,不但保存条件堪忧,破损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日记资料的人生教育功能更是难以发挥。因此,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在高校中建立日记博物馆不但能使这批宝贵的资料得以保存,而且能够丰富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建立一个精神家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生教育功能。如“日记狂人”寇广生在洛阳一高建立的日记博物馆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该校把日记与学生德育工作紧密结合的做法不仅传承了日记文化,而且起到了极大的人生教育作用。[6]目前写日记、学做人已经成为洛阳一高全校师生的共识,成为了该校的一张名片。

(三)大力推进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史料的整理与出版

受地域的限制,日记博物馆往往局囿于某校某地。因此,对乡村基层干部日记资料进行整理,然后交由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扩大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影响范围的重要方法。如《雷锋日记》《沈浩日记》等等的出版发行,为学习雷锋活动的开展和道德模范典型事迹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四)邀请日记作者走进课堂进行讲解

与《雷锋日记》《沈浩日记》相比,重庆市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具有一个不可比拟的优势,即这些日记的作者大多尚在人世,且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邀请他们走进校园,让学生亲身感受榜样的力量,往往能够起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良好教育效果。

(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对学生的宣讲力度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开展,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史料也日益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比如《甘大启日记》曾经上过重庆卫视,《王孙高日记》《李发良日记》更是得到了《重庆商报》《重庆晚报》等重庆本土媒体的大肆报道。新时代,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的新宠,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手段,加大对乡村基层干部日记的宣传传播力度。

结语

总之,乡村基层干部日记对于大学生人生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只要我们创新思维,恰当运用,对于改进当今大学生人生教育中存在的说教为主、起点过高、切入点不实、兴奋点不多,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够等问题和不足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5-01-20.

[2]邓群刚.乡村基层干部日记的搜集、整理与利用述 评[N].中共党史研究,2015,(3).

[3]杨娟.老乡长60年个人日记成珍贵档案[N].重庆晚 报,2010-3-29,(30).

[4]杨兴云.32年300万字,他写日记当传家宝[N].重庆 商报,2012-11-06.

[5]胡笛,熊先伟.49年记录了70本党史笔记[N].重庆 日报,2012-11-23.

[6]杜帅鹏.日记狂人:为日记建一个“家”[N].教育时 报,2013-11-29.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