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征》诗看中国革命在云南的转折
2016-10-31高旗
高旗
摘要:1935年,长征中的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两入云南,因此,毛泽东《长征》诗中八句有两句涉乎云南。而两次入滇都完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两次辉煌转折。第一次是“扎西会议”,落实、完成了遵义会议开启的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二次是红军顺利渡过金沙江,完成打破敌军军事围剿的战略转折。史凝为诗,诗即是史。
关键词:红军长征;两入云南;伟大转折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18-02
80年前,中央红军被迫从江西、福建出发开始长征,异常艰难的征途,在人类历史上实属罕见。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天上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翻越人迹罕见、空气稀薄的雪山草地,渡过浊浪翻滚、惊涛拍岸的激流险滩,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会师,突破了重围,“绝处逢生,再开得胜之旗,重结必胜之果”。在此过程中,毛泽东所作的七律诗《长征》,凝史为诗,对若干重大战争史实诗化揭指,表达苦难辉煌的战斗豪情,这里诗即是史。
中央红军从瑞金、长汀开始的长征,历时一年,纵横11省。毛泽东仅仅8句56个字的《长征》诗中,却有两句诗16个字,涉乎云南境内红军的战略转移、中国革命转折的重大史实。一句是“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前者涉及红军在滇东北乌蒙山区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扎西会议”。后者是中央红军在今昆明所辖的禄劝县金沙江皎平渡顺利渡江,摆脱强敌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赢得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诗即是史,史凝为诗。
一、 乌蒙磅礴走泥丸
1934年10月,举世闻名的长征开始。年底,中央红军在广西湘江地域,与数倍于己的敌军鏖战,突破敌军的第四道封锁线后,86 000人锐减至30 000余人,且预定前行的方向,国民党已然筑碉建堡,重兵集结。危急之时,中央政治局多数领导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占领贵州遵义,15-17日召开了彪柄史册的遵义会议,以解决当时最为迫切的组织和军事问题,被公认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悠关的转折点”。但是考诸历史,如果说遵义会议是这个伟大转折的开端与标识,那么可以说,1935年2月上旬中央政治局在云南威信县召开的“扎西会议”,是这个伟大转折的赓续与落实。
遵义会议后,红军在贵州土城之战失利,在叙永北渡长江未能成功,也就是在“一渡赤水”受挫后,果断地向云南昭通地区的威信一带转移,2月5日至10日先后在威信境内的水田寨、大河滩、扎西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三次会议统称为“扎西会议”。扎西会议使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基本完成,是党史、军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会议。
扎西会议怎样落实、完成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的方略?战争过程中,指挥权即组织问题与韬略运用即军事问题,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
遵义会议的核心是取消了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湘江突围惨重损失的“三人团”,仍由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为“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但是作为“三人团”中心成员的博古仍担任党的总负责人,毛泽东虽选为常委,仍然没有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提出的“常委间再进行分工”,尚无实在性的确定。扎西会议召开的第一天,1935年2月5日,这个传统的中国人的春节,在“鸡鸣三省”之地即威信水田寨,常委会议作出了决定,由张闻天替代博古在党内负总责,所谓“鸡鸣三省,博古交权”。杨尚昆同志说“张闻天的任职保证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扎西会议进一步“决定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这就开始实现了毛泽东重返军事指挥岗位的步骤。作为扎西会议的直接延续,一个多月后,即1935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毛泽东成为最重要的军事领导机构中举足轻重的一员。可见,扎西会议后,真正落实了遵义会议的“常委分工”议题。
遵义会议批评了博古、李德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单纯防御、逃跑主义的错误,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经党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讨论。但会议短短3天会期中“决议”并未成文。遵义会议结束后22天,即2月8日,扎西会议正式通过了表达遵义会议精神的《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现存中央档案馆的油印本,洛甫(张闻天)起草的《决议》上即有明确的时间记录:“1935年2月8日政治局会议通过。”从而如周恩来指出的“遵义会议一传达,就得到全党全军的欢呼。这是扎西会议的直接实效。因此,有学者甚至主张,这个决议甚至应当称为《扎西会议决议》”,认为按照惯例“决议从会”,即哪一个会议上通过的决议,即冠以该会议的名称,不无道理。但党史军史上既然公认遵义会议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标识,将扎西会议作为遵义会议圆满成功的逻辑赓续,将之作为遵义会议的一个有机部分,无损于扎西会议的历史价值。这也是遵义会议落实的具体表达。
遵义会议指出,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作为军事指挥主官的博古、李德“是一种惊慌失措的逃跑以及搬家式的行动”,但并未相应地提出具体的战役战术应对。扎西会议事实上是为避免湘江之役那种以主力红军作甬道式掩护机关后勤渡江,辎重过多,行动迟缓的搬家式失误,于是,审定、颁布了《军委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对红军进行精简缩编,中央红军由10个师20个团缩编为16个团,取消师的编制,精减机构,实行轻装,充实连队,增强战斗力,以适应群敌追堵局面下红军高度机动灵活的运动战的战略战术要求。从而,扎西会议一结束,红军东进,二渡赤水,5天内克桐梓,夺娄山关,再占遵义,歼灭黔军和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两个师又8个团,俘敌3 000多人,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可以说是扎西会议后对遵义会议战略战术精神的军事落实。
长征中,中央红军进入云南乌蒙山区不到半个月时间,召开的扎西会议,作为遵义会议的大转折,发挥了无以伦比的伟大作用,称得上是艰苦卓绝的华丽转身。
二、 金沙水拍云崖暖
1935年3月中旬,红军与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8个团在贵州仁怀鲁班场的较量中失利,造成伤亡1 500人的惨痛结果。此时,蒋介石在川黔相接的古蔺、遵义一带,以数十万兵员采取碉堡封锁与重点进攻结合的方式,企图围歼红军,情势危急。3月16日,红军于茅台镇三渡赤水,朝古蔺方向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将国民党部队各部吸引到这里。4天后,毛泽东却突然下令,要部队重新从已渡过的赤水河再渡回来,匪夷所思而匠心独运地四渡赤水,随即红军迅速往东南方向全部渡过乌江,将数十万追兵和星罗棋布的碉堡群一概甩在身后,兵临贵阳,威逼昆明。先是贵阳,后是昆明的敌方军政要员一派惊惶,调兵自保并向东防堵。红军声东击西,进入云南后从禄劝的皎平渡靠6只船,经过6天6夜,于1935年5月9日,数万红军渡过了金沙江,“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赢得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成为红军战略转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节点。国民党方面编纂的战史也归结说:“滇黔地区之追剿作战,于焉结束”。
周恩来说:“从那个时候一直到渡金沙江,从1月、2月出发,到了5月,这是相当艰难困苦的一个时期,走‘之字路,四渡赤水河”。事实的确如此,4个来月间,红军经历了贵州境内土城之役和鲁班场之役两次军事失利,这即是金一南将军说的:“毛泽东一生打过四次败战,两次发生在四渡赤水”。当然也打出二克遵义的辉煌战绩。但在“敌重兵压黔境”的军事危局下,两次入滇,每次时间都不长,党中央毛主席却创出了两个党史、军史上的转折拐点。长征时期的云南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非同小可的历史履痕。
这其中,包含着洞悉与巧妙利用蒋介石中央政府与西南地方军阀的矛盾的谋略,包含着截取、破译敌电台密码等有效的情报工作的智慧,更表现出“毛泽东用兵真如神”的韬略与实事求是的遵循兵机规律的践行态度,尤其表现出红军干部战士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长征》一书的作者王树增同志概括说,万里长征,与数十倍于己之敌对抗,一年作战400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血肉相拼的激战,平均每天急行军里程在百里以上。所谓“战士双脚走天下”“昼夜兼程二百四”,拖不垮,打不倒,压不扁,击不破,这种大无畏的铁血精神彰显的革命英雄主义,渗透着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索与卓越奋斗,是横空出世的。
红军万岁!长征精神万岁!云南大地上的长征足迹不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 册[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金一南.苦难辉煌[M].华艺出版社,2010.
[3]王树增.长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