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在戏剧中的运用
2016-10-31曹辉
曹 辉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浅谈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在戏剧中的运用
曹辉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布莱希特作为现代戏剧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剧场改革者、剧作家和导演,他的戏剧理论对现当代戏剧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也由此成为了各国戏剧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布莱希特戏剧作品《四川好人》中的“间离效果”进行分析,对其在东西方国家戏剧作品中的运用方式进行对比,来向大家介绍其基本的创作理念,并藉此为相关剧目的排演提供理论依据。
布莱希特;间离效果;陌生化处理;中外戏剧
作为世界著名表演体系之一的布莱希特体系,其所倡导的演剧方法即“间离方法”。这种方法通过间离效果使演员与角色、观众与角色之间保持距离,从而使观众和演员能理性地看待现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布莱希特“间离方法”理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布莱希特的认识都是会改变的,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值得我们去学习,但也有它的缺陷所在。在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对于布莱希特戏剧理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布莱希特间离方法的理论内容及分析
(一)布莱希特间离方法理论内容
布莱希特所提倡的演剧方法即“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一个新的美学概念,也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陌生化效果的运用需要演员在演出时通过一定的手法进行间离,避免观众与剧中角色在情绪上产生共鸣,合为一体。接受或者拒绝剧中人物的看法或故事的情节应是在受众的意识范畴内进行的,而不应像延续至今的情况那样,在观众的下意识范围内达到。演员在进行演出时的自我反省与观察是一种艺术化的自我疏远的行动,它避免了观众在观看剧目时感情上完全忘我地和舞台表演的事件合二为一,并非常出色地制造出这二者之间的距离。但这丝毫不排斥观众观演时的感触,观众则是作为一个与舞台分隔开来的观察者来感受的,观众的观察和观看的立场就这样被培养起来了。
(二)布莱希特间离方法理论分析
布莱希特在《布莱希特论戏剧》一书中谈及间离方法时说到,“人们可以把间离方法的作用,也就是对事件的处理描绘为陌生的,可以这样理解:对演员来说,哲学家意味着将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件,在我们时代里人们彼此的立场,要让观众感到惊异。人们必须赞同,许多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令人感到惊讶。要是人们不同意这点,我们的演员就要设法将事件当做令人诧异的而让人们去认识它。”布莱希特为了制造“陌生化”效果,他反对西方戏剧传统的共鸣效果,他倡导观众应该在理性的思维上批判地参与观看戏剧。演员在表演时对待角色所强调出来的对立是运用间离方法的基本立场,同时这就是使角色陌生化的一般的无力的不确定的形式。一次访问、对待敌人、情人相会等等都可以进行间离,方法就是把它们作为风俗习惯来表演。布莱希特在《表演艺术的新技巧》中明确提出:“表演艺术不必完全拒绝采用共鸣,然而它必须能使观众产生批判的态度,这样做不会使它丢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各种各样的艺术效果中,陌生化效果作为一种新的戏剧演绎方式,去完成它社会批判的作用和它对社会改造的历史记录任务将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为了达到陌生化的效果,需要破除舞台上的第四堵墙,将舞台上所发生的事情和台下的观众隔离开来,从而制造出间离的效果,使观众能理性地看待舞台上所发生的事情,并制造出一种错觉,舞台上发生的事情好像是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所发生的。
二、以《四川好人》为例谈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倒在舞台上的“第四堵墙”,让演员通过“间离”的方法来演出,通过陌生化的处理,观众和演员能够用这种理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让人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
《四川好人》是德国著名剧作家、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创作的戏剧作品。
就拿这部寓意剧来说,它的戏剧事件、题材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间离效果”,《四川好人》里面的人物、地点、时间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在这个虚构的“四川”里面所生活的人、所发生的任何事,换做是另外一个地方也会发生,也会有一群这样的人。另外,在《四川好人》中,所出现的一些特殊人物和情节,也是现实生活中极少甚至根本不会发生的。例如剧中的“三位神明”的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是不会发生的,这样的情节设置就跳脱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限制,所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一些“间离效果”。而布莱希特所希望我们能从中思考的是,剧中所指的“四川”,其实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压迫和剥削的地方,从而让观众抑或是演员能站在理性的思维上去重新看待这个剧本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为了达到“间离”的效果,布莱希特在该剧中穿插了非常多的过场。例如该剧的开头,老王说“我是四川本省的卖水人老王。”这样的自述就非常的像中国戏曲的表演手法,某些人物角色在上场时会用唱或者念的方式来“自报家门”,通过这个人物的相关叙述,来了解剧情以及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而这位卖水人老王,在该剧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该剧有六个过场,均匀地穿插在整个剧中。这样的过场实际上会有打破该剧连续性的作用,当观众还沉浸在刚刚结束的剧情之中,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的时候,老王的过场又理性地叙述了“好人”沈黛最近的生活,并且对发生的事情做出评价,大谈自己的看法。使得观众不得不时刻从剧情中跳脱出来,保持一种理性思考的状态,来看待剧中的人和所发生的事。
在《四川好人》的剧本中,布莱希特还通过插曲来制造“间离效果”。在该剧中使用了大量的插曲,通过剧中人物的合唱或者是主要人物的独唱,对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与批判,从而达到“间离”的效果。这点与使用过场来间离的方法非常的相似,都是通过理性的批判的语言来进行间离,只是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过场是通过人物的自叙,而插曲则是通过演唱的方式来间离。
在剧中,最常用的还是用插话来制造间离效果。插话就是剧中人物在演戏的过程中直接面向观众诉说事情的经过、缘由或者是自己的想法。在《四川好人》当中,多处使用了插话来间离。例如在第一场中,八口之家前来投奔沈黛,邢氏问起这是一些什么人时,沈黛随即转向观众说出“他们是我的第一家房东”的一大段话,向观众介绍了八口之家的来历以及他们与沈黛之间的人物关系,通过这样的间离,让观众更加了解了具体情况。再比如在第八场,隋大办起了烟厂,沈黛失踪了,好几次穿插了杨荪的母亲向观众叙述自己儿子在工厂中的表现,通过这样的间离来叙述剧情。而剧中的大量插话大多数都是以评述、批判的态度来呈现的,即使是剧中的人物,也是理性地讲述这一段插话,从而达到间离的效果。
三、中外戏剧作品中间离效果的对比分析
(一)国内外戏剧作品中间离效果的相同点
在东西方戏剧创作中“陌生化”处理是很常用的创作手法,通过这种处理方法,剧作家将自己的作品以陌生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达到“间离效果”。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间离效果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因为主旨都是为了能让观众获得强烈的戏剧现场感,也就是能让观众有更多的新鲜感。为了达到间离效果,国内外所采用的方法也近乎相同,例如最常见的自报家门式的独白或者是插话以及面具的运用,这些常用的手法其实类似于中国戏曲中的程式。例如在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和孟京辉的《思凡》中,都有歌队的运用,也就是群体形象。通过剧中人物的自叙以及跳脱出来的表演,他们在剧中既是参与者又是叙述者,一会儿他们是扮演者在上面演戏,过一会儿他们又是脱离剧情的叙述人。在题材的选用上,《四川好人》也与《思凡》的创作也很相似。对于布莱希特来说,他通过元杂剧《救风尘》来获得灵感创作了《四川好人》,在“四川”发生的事情本就是虚构且不存在的,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这本身就给人制造了陌生化的效果。而《思凡》也是根据中国戏曲《思凡·双下山》和国外的文学作品《十日谈》改编而成的,在题材上也是别出心裁,正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才制造出了“间离效果”。
(二)国内外戏剧作品中间离效果的不同点
在中国,常用的间离手法就是通过演员的独白来进行间离,这种方法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而在中国较为擅长使用布莱希特式陌生化处理的当属孟京辉,他的许多作品在创作和表演方式上都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从而制造出“间离效果”,例如上文提到的《思凡》中所运用的手法,与布莱希特式的间离表演方式非常相似。而在国外,有很多陌生化处理是与此有所不同的。一些国外的戏剧作品间离效果是为了制造新鲜感,能让观众将舞台与日常生活区别开来,以此来获得强烈的观剧体验。其实国内外戏剧作品中间离效果的不同点是非常少的,区别比较明显的体现在不同的剧作家对陌生化处理的方式不同。如著名的剧作家哈罗德·品特,他对间离就有自己不一样的理解,他认为,在观众观看戏剧时,应该会使其产生“现实生活”的幻觉。而布莱希特更强调观众能与剧中的人物情节区分开来,理性地思考问题。品特的《房间》虽然给观众制造了“现实生活”的幻觉,但品特通过放大生活细节等多方面的处理,将观众与舞台区分开来,观众在入戏的同时,也会跳出来理性地思考、分析问题,这也是一种间离效果的体现。
布莱希特笔下的文学作品争议很大,有些人不喜欢他间离的处理方式,觉得这种手法会阻碍受众的体验,但恰恰是这种方式演出的剧情才是在整个戏剧中最能与受众产生共鸣、打动观众的。布莱希特的“陌生化”处理与以往的模仿戏剧、现实主义戏剧中的写实主义大不相同。间离效果对事物的历史化和陌生化具有瓦解社会体制对艺术的遮蔽和控制的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其独有的社会批判功能,同时也兼顾体现了艺术的自律性,展现了布莱希特独特的整合倾向,开创了现代戏剧的先河。
[1][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04).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07).
J804
A
1007-0125(2016)10-0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