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2016-10-29李世杰
李世杰
摘 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企业政策一直以来广受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企业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实施的关键点,以期为研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学者们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环境责任
一、基础理论介绍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最早由斯坦福研究所于1963年提出,这个概念最初提出的目的是用来表示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群,后来经过学者们的不断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成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基础理论。
目前,有关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有很多。Friedman[1]认为利益相关者就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Wood[2]认为企业应当为其利益相关者负责,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受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到企业。刘俊海[3]认为,企业不仅要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最大限度的增进员工、消费者、社区、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卢代富[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包括对雇员、消费者、债权人、环境和资源等主体的责任。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理论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最早提出于瑞典,环境经济学家托马斯教授最早根据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基本思想提出了EPR制度在产品责任、经济责任、物质责任、信息责任、所有权责任五个方面的内容[5]。
OECD工作组分别在2001年和2004年出版的书中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内容、目标以及现实实施当中的评价情况[6]。Reid等[7]指出了各国应该信任EPR制度,但同时提出在采用该制度时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具体实际进行相关论证。刘永清[8]建立了EPR环境下政府和家电企业的博弈模型,认为政府的管制对企业主动承担责任有积极作用,企业的积极参与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回收的情况。
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实施原则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定义为企业为了承担环境责任而实施的一种针对废弃物处理的制度,它在实施过程中不仅面向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过程,更提倡通过供应链前端的绿色设计、绿色采购和绿色生产来降低整个供应链中产品的环境污染,提升整个供应链中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提倡的是企业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实施环境友好的经营策略,特别强调企业在产品生产和设计时考虑到产品末端回收处理时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一制度横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这一过程中有大量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如零售商、消费者、政府、环境等等。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思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考虑各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证企业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因此,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企业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时,应当保证实施过程中各部分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形象和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中的一项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及未来世代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过程中,企业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实施的视角扩大到整个供应链中,而不是仅仅关注于如何回收和处理废弃产品,企业应当采用各种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策略,如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等,加强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改变现有的浪费、不合理的生产技艺和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努力降低环境污染。
(三)环境保护原则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环境,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环境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中的一员,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其造成的环境问题,承担环境责任。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时,企业必须切实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政府的要求而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更不能在企业其他的业务中为了拟补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增加的成本而进行各种环境不利的经营活动,这样就脱离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设立的基本思想。
(四)诚信守法原则
诚信守法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础,更是企业生产运营的基础。企业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时,应注重诚信守法原则,保质保量的完成政府规定的回收处理任务,严格要求自己,不欺瞒企业的真实情况,接受政府的监督,真正的完成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实施原则
基于上述的四大基本原则,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看,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加大企业对环境责任的认识
环境为企业提供了生产的原材料和基本的生产工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资源的投入,因此企业应该为环境负责。然而目前社会上的企业绝大多数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它们认为环境是政府应该负责的范畴,企业需要做的只是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之前,有必要加大企业对自身环境责任的认识,让企业了解到保护环境也是企业必须做到的一项基本的职责。
(二)建立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法律法规
目前,除了某些特定的行业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实施尚处于企业自愿性社会责任的范畴,为了更好、更彻底的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政府有必要针对一些行业,通过出台法律法规的方式,明确规定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这一企业自愿性的社会责任转为企业强制性的法律责任,促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在不同行业的实施。
(三)完善政策性工具和奖惩制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依靠企业自觉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政府能够出台详细的政策性工具,完善奖励制度,大力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四、结语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作为一种由核心企业主导,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制度,其核心思想符合企业社会责任中环境责任对企业的要求。在环境资源较少、社会环境恶化的当前,企业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相信未来通过各方努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会在各行业得到切实实施,真正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参考文献:
[1] Friedman,Milton.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N].New York Times Magazine,1970(9).
[2] Wood DJ,Jones RE.Stakeholder Mismatching:A Theoretical Problem in Empirical Research o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1993-2002),1995(3).
[3] 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5] 李艳萍.论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J].环境保护,2005(7).
[6] 魏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的企业回收逆向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7] Reid Lifset,homas Lindhqvist.Trust,but verify[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2(5).
[8] 李永清.EPR制度下政府与家电生产企业博弈与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