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70例

2016-10-29邓江玲任磊磊

关键词:阴转率茵陈胆汁

邓江玲,任磊磊,李 梅,高 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70例

邓江玲,任磊磊,李 梅,高 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2015年收治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治疗,观察ALT、TBIL的变化情况及HBsAg阴转率。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ALT、TBIL各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治疗后两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两组治疗后HBs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乙型肝炎可以加速肝功能恢复,尤其在促进胆汁排泄、加速总胆红素指标的降低方面作用突出,值得推广与应用。

急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成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目前没有特效治疗,临床治疗以保肝为主,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患者呈重型肝炎表现,甚至有生命危险,约有5%的成人感染会转为慢性肝炎[2],一旦转为慢性肝炎有可能反复病情活动,甚至发展为肝硬化,预后不良。目前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2015年收治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5人,男26人,女9人,平均年龄(29.34±20.26)岁;对照组35人,男25人,女10人,平均年龄(28.13±10.31)岁。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0年9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关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3]。

1.3 治疗方案

对照组使用甘草酸二胺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为基础的保肝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方药组成:茵陈30 g,生山栀15 g,生大黄6 g,茯苓30 g,白术15 g,白花蛇舌草30 g,虎杖15 g,生地15 g。疗程4周。黄疸重度者:茵陈60 g,加郁金15 g,赤芍15 g。

1.4 观察指标

1.4.1 肝功能:ALT、AST、TBIL、DBIL。

1.4.2 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以上指标在治疗前检测一次,治疗4周期间每周复查一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HBsAg阴转率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HBsAg阴转率比较

3 讨 论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以乏力、纳差、尿黄、肝区不适为主要表现,生化学检查表现为转氨酶及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学检测乙肝五项、HBV-DNA定量等相关标记物阳性。西医治疗以保肝、降酶、利胆、退黄、对症支持为主。患者一般住院病程为一个月左右。少数患者病程可长达3个月甚至更长。多数患者治疗后预后良好。急性乙型肝炎当属于中医“黄疸”、“胁痛”范畴,中医病机是疫毒等致病因素损伤脾胃,脾伤不能运化水湿,致水湿停留、湿郁生热、湿与热并,阻碍中焦熏蒸于肝胆而发病。临床上肝胆湿热证为多见,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主。方药中,君药茵陈入脾胃肝胆经,功专利湿退黄,为退黄之要药,臣药栀子利湿退黄,大黄泻下攻积、清热解毒,同时配合茯苓、白术健脾益气,虎杖清热凉血、利湿退黄,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生地清热凉血。全方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兼以健脾益气,扶正祛邪。现代研究表明,茵陈中含有的对羟基乙酮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在增加胆汁分泌的同时,也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汁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量[4]。栀子、大黄抗菌、抗病毒,可改善肝细胞炎症和胆汁郁积,另外,栀子、大黄均有促进胆汁排泄作用。大量临床实验证明,中药的某些配伍分别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改善肝脏炎症、改善临床症状以及防治肝纤维化等综合作用,在许多方面是西药治疗不能替代的[5]。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乙型肝炎较传统的西药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上述中药组成的方剂相互配伍,作用相乘,与甘草酸二铵、还原性谷胱甘肽具有协同作用,可以促进胆汁通畅排泄,肝气调达,则有利于转氨酶快速下降,同时加速总胆红素指标降低,作用突出。但在抗HBV病毒、促进乙肝表面抗原阴转方面,该疗法同传统的治疗方案相比,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乙型肝炎促进胆汁排泄、降低转氨酶、促进肝功恢复,疗效较佳,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与应用。

[1] CDC.Acute heptitis B аmong children аnd аdolescents-United Stаtes,1990-2002.MMWR,2004,53(3):1015-1017.

[2] 凌 宇.36例急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中国肝脏病杂志[J].2014,6(1):68-69.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

[4] 谢 韬,梁敬钰,刘 净.茵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4,16(1):8-9.

[5] 吕 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9(5):81.

本文编辑:鲁守琴

R512.62

B

ISSN.2095-6681.2016.18.172.02

高 辉,E-mаil:xjgаohui111@sinа.com

猜你喜欢

阴转率茵陈胆汁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功能性治愈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不负春天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给予恩替卡韦与干扰素序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