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临床观察
2016-10-29张宝红
张宝红,付 敏,王 娟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临床观察
张宝红,付 敏,王 娟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在介入治疗前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注入硝酸甘油,观察组注入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PCI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IMI 0-3级)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灌注分级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达到3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常规内科治疗可显著提高心肌再灌注能力,改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进行血管重建的有效措施,但部分患者的罪犯血管无法恢复至TIMI3级血流,早期可复发心肌缺血。替罗非班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途径,充分发挥其抗血小板作用,促进心肌灌注恢复,显著改善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及预后[1]。本报道主要分析替罗非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入院时间2014年9月~2016年2月,男40例,女28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0.5岁;68例患者中42例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高血脂症。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均衡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经导丝置入病变血管远端,沿导丝导入球囊,加压扩张处理后撤处球囊,并在整个病变部位置入支架。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硝酸甘油用法:将200 µg硝酸甘油注入患者冠状动脉内3 min,20 min后再进行CAG。替罗非班用法:将替罗非班注入患者冠状动脉,负荷量为每10 µg/kg,注入时间3 min,后续持续按照每分钟每公斤体重0.15µg的速度持续滴注,维持时间保持在24~48 h。
1.3 效果评价标准[2]
PCI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IMI 0-3级)标准:0级:病变远端血管无前向血流灌注;1级:病变远端血管出现未充盈前向血流灌注;2级:病变远端血管出现经3个周期以上血管盈的前向血流灌注;3级:病变远端血管前向血流灌注未到3个周期即充盈血管。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达到TIMI2级者5(14.71%)例,达到3级者29(85.29%)例;对照组患者达到TIMI 2级者14(41.18%)例,达到3级者20(58.82%)例,观察组患者达到3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PCI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IMI 0-3级)情况比较 [n(%)]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n(%)]
3 讨 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临床上多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治疗,且效果显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会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则出现无复流现象,此时需要及时解除患者的微血管堵塞才能保证较好的预后,临床上多采用硝酸甘油治疗无复流现象,其可有效参与抑制血小板活化,促进血液循环及流通,防止血栓形成。而替罗非班具有同样的作用,且效果优于硝酸甘油。替罗非班属于非肽类血小板GPⅡb/Ⅲа受体拮抗剂,其对于血小板的聚集、活化可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防止病变部位出现血栓,促进冠状动脉血流迅速恢复,并促进心肌组织的有效灌注,将出血事件概率降至最低;并且替罗非班还可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及趋化递质,降低炎症的发生,改善临床预后[3]。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具有特异性高、生物半衰期短、药物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患者可显著提高心肌再灌注能力,改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秦 华,梁先明.新型血小板GPⅡb/Ⅲа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J].中国新药杂志,2015,11(3):197-200.
[2] 陈晓燕,龚培力,王 琳,等.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26(3):275-278.
[3] 贾晨红,王 婷.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1(3):140-14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541.4
B
ISSN.2095-6681.2016.18.0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