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2016-10-28龚新惠
龚新惠
(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商丘 476000)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龚新惠
(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 探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肺心病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gG、lgA以及C3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能够修复患者心肺功能损伤,恢复肺功能,缓解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氯沙坦;环磷腺苷葡胺;肺心病;疗效
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支气管、肺或肺动脉血管病变引起肺功能异常的疾病,简称肺心病[1]。肺心病发展缓慢,初期伴有咳嗽、咳痰、乏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将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等器官损伤[2]。因此,治疗肺心病的关键在于心肺功能的恢复,修复肺组织和心肌细胞损伤。研究发现[3],氯沙坦和环磷腺苷葡胺具有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且两者联用效果更佳。为进一步了解上述两种药物的疗效,本研究探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3~70岁,平均年龄(60.56±4.78)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2~71岁,平均年龄(59.12±5.42)岁。患者均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排除有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排除近期内做过大手术患者;排除凝血功能异常,并且在近期内用过抗凝药物的患者;排除具有其他肝肾疾病的患者;排除生存期在1年以内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含:强心、纠正电解质紊乱、抗炎、利尿、平喘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口服氯沙坦钾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30),50 mg/次,1次/d;静脉注射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060),并以生理盐水稀释,12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后对比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主要包含FVC、1 s FEV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主要包含CO、LVEF、SV;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外周血中lgG、lgA以及补体C3 含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FEV1、FEV1/FV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
指标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FEV1(L)对照组301.19±0.331.35±0.27观察组301.22±0.321.73±0.25 t -0.3585.656 P ->0.05<0.05 FEV1/FVC(%)对照组3061.26±11.1266.23±10.24观察组3060.58±11.3376.12±10.56 t -0.2353.683 P ->0.05<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观察组LVEF、CO、SV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s)
指标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LVEF(%)对照组3043.25±4.7852.23±5.78观察组3044.12±4.9963.21±6.06 t -0.6907.181 P ->0.05<0.05 CO(L/min)对照组303.22±0.354.22±0.50观察组303.25±0.335.21±0.25 t -0.3429.700 P ->0.05<0.05 SV(ml/次)对照组3050.26±11.1263.27±12.15观察组3049.85±10.6875.21±8.95 t -0.1464.336 P ->0.05<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两组患者lgG、lgA以及C3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s,g/L)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s,g/L)
指标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lgG对照组3012.12±2.3111.97±2.45观察组3011.87±2.1612.15±1.99 t-0.4330.312 P->0.05>0.05 lgA对照组301.53±0.191.55±0.22观察组301.51±0.221.53±0.19 t-0.3770.377 P->0.05>0.05 C3对照组301.14±0.161.18±0.08观察组301.16±0.141.15±0.08 t-0.5151.452 P->0.05>0.05
3 讨 论
肺心病是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严重时造成心、肺衰竭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治疗肺心病,主要通过强心、抗炎、平喘以及维持电解质稳定等途径控制病情[4]。研究发现,环磷腺苷是人体内传递能量的物质,其能够改善心脏供血不足、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血氧、缺血的心肌细胞,环磷腺苷葡胺与环磷腺苷结合,能够使药物更容易被细胞吸收,药效更持久[5]。由此说明,环磷腺苷葡胺具有保护心肌细胞,修复心肌损伤的功能,对于治疗肺心病具有显著效果。血管紧张素能够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影响肺部微循环,加重肺组织损伤,氯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能够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的生理作用,从而提高肺组织功能。由此推断,氯沙坦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达到修复肺部损伤,提高肺功能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够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肺功能,原因在于氯沙坦生理作用能够有效修复肺部损伤细胞,从而提高肺功能;观察组FEV1、FEV1/FV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够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原因在于环磷腺苷葡胺具有修复心肌损伤,恢复心功能,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两组患者lgG、lgA以及C3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表明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和常规治疗肺心病,治疗前后均未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影响,但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较常规疗效更显著,并且对身体几乎无副作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能够修复患者心肺功能损伤,恢复肺功能,缓解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周 捷.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气肿合并肺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5,5(27):78-79.
[2] 商延贞.肝素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8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7-98.
[3] 胡立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4):157-158.
[4] 苏晓丽.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50-251.
[5] 万又平.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76-177.
本文编辑:徐 陌
R453
B
ISSN.2095-6681.2016.17.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