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彰显的语言艺术
2016-10-28贾晞儒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这就是刘勰说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①的道理。诗是人用来表达感情和意志的,歌是把诗的语言音节拉长来唱的。所以,诗歌就是歌唱的“诗”。而民歌则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创作的语言艺术作品,是集体创作的可以歌唱的“诗”。因为它产生于民间,不同于文人创作的用来朗诵的“诗”,所以称它为“民歌”。但是,从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来看,民歌要比“诗歌”产生的时间更遥远,其社会功能和影响力,要比文人创作的“诗歌”更大、更广泛。一般说来,民歌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初期,延续、发展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像一面历史的镜子,折射着人类社会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特点和各个时期劳动人民的心声。德都蒙古语是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蒙古语的一支地域方言,“其历史可追溯到蒙·元时期。狭义上则指17世纪以后迁入青藏高原的蒙古族,其主体是青海蒙古族以及甘肃、西藏地区的部分蒙古族”所使用的蒙古语言②。据史料记载,17世纪30年代,四卫拉特联盟消灭了占据青海地区的喀尔喀部却图台吉,以和硕特为中心的卫拉特蒙古迁入青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3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德都蒙古同藏、汉、回等兄弟民族共同开发、建设青海,并在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因地制宜,创造出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德都蒙古民歌就是蒙古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代代传唱,永续不辍,而且永远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发展和不断丰富,成为德都蒙古人的精神养料和时代心声。所以,把它放在历时的文化背景下去研究、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德都蒙古民歌实际上就是德都蒙古人民的咏唱不衰的历史壮歌,它像乌图美仁的河水,唱出了不同时代的德都蒙古人的苦楚、欢乐、幸福、理想和爱憎分明的意志与情感。它是一幅剪不断、续不完的德都蒙古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德都蒙古人民所走过的历史道路,留下的历史足迹;可以听到先人们的告诫和期盼。
请听《altan qang? ai金色的杭盖》两小节:
民歌歌颂的是英雄格斯尔和格斯尔的骏马。从这首民歌的内容来看,可以推测出它的产生大概是在远古的成吉思汗年代,实际上是通过塑造格斯尔英雄形象和格斯尔的天駒,来歌颂他们心中真正的民族英雄率领部众统一蒙古各部,走向安宁、幸福的艰辛历程和伟业。同时,我们通过这些民歌也会深刻地体会到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始终不渝地追求安宁、幸福、和谐美好社会的自强不息、胸怀宽阔、开放自信,不畏艰险的民族,对于马的的热爱几乎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们民族自豪的象征。
德都蒙古民歌是德都蒙古人民在青藏高原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歌谣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创造了无数的反映他们高原生产、生活和自己心声的歌谣,它是德都蒙古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他们高超的语言艺术的彰显。其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他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坏境的赞美,也有对于他们辛勤劳动的颂歌;既有对社会美好事物的点赞,也有对于社会恶势力的鞭笞和愤慨;既有对于甜蜜爱情生活的抒发,也有对于自己美好心愿的表达。总之,德都蒙古民歌所涉及的内容和生活面十分广泛。所以,我们常说德都蒙古草原是歌的海洋,花的世界。在那里,你会在寂静中感到温馨,在空旷中感到水声草韵之美妙!
民歌在德都蒙古人民的长期生产斗争和生活经历中,从来都是他们振奋精神、激励前进,团结奋斗、教育后代,传承文化,创造新生活的号角和精神动力,是他们从遥远走来留下的永不消逝的足迹。可以说,在德都蒙古人民的生活中处处有歌唱,人人是歌手。大到一场征战,小到家庭生活,无论是调节劳动,架包擀毡,还是情人爱恋、婚宴嫁娶、亲友相聚等各种仪式活动都无不以歌为为兴。简直可以说歌是德都蒙古人民须臾不可离开的文化形式,是他们日常生活必须的精神养料。如果把他们创造的所有的歌谣都连缀起来,那就是唱不完的史诗,是德都蒙古人民在创造、发展新生活的征途中,展现出来的永无尽头的一幅波浪壮阔的历史画卷,通过这个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德都蒙古人民经历了什么?歌颂过什么?鞭笞过什么?热爱着什么?向往着什么?经过多少艰难险阻创造了什么?我们更可以看到德都蒙古人民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有着怎样的胸怀和理想?
德都蒙古民歌种类繁多,内容浩博,有的是战斗的号角,激励德都蒙古人民团结互助,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化苦为乐,创造幸福生活,发扬和传承争取平等、民主、自由的拼搏精神;有的是抒发情怀的“心歌”,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关怀;既有赞美生活的“趣歌”,唱出他们在艰苦的坏境中自娱自乐的酣畅,歌颂劳动的伟大和神圣,也有示爱情生活的情歌,赞美爱情的纯真与甜蜜。一言以蔽之,他们以歌为怀,歌颂自己的民族英雄,激励后人继往开来,开创新的世纪;他们以歌言志,以歌传情,代代相继,歌唱自己美好的生活和那些为民除害兴利的纯洁、善良、英雄的人们;在歌声里也表现出他们面对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社会恶势力的严酷环境,从不畏葸,勇往直前的意志和顽强抗争的精神;在他们的歌声里,我们无不听到对幸福未来的召唤和对劳动神圣的赞美。总之,德都蒙古民歌是民族生命的颂歌,是历史长河的壮歌,是对自己创造出来的和正在不断创造伟业的称赞和呼唤,表现出他们引以为荣的自豪与骄傲。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德都蒙古民歌是一种语言艺术,因此它不仅有着重大的社会价值,而且也表现出德都蒙古人民运用语言的睿智才能和表现技巧,他们充分地运用蒙古语本身的结构特点和声音美的优势,巧妙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情感,时而如绵绵细雨,温柔抒情;时而如狂风暴雨,猛烈激昂;时而如金钟轰鸣,深沉而悠远。总之,德都蒙古民歌是战歌,是史话;是心歌,是壮歌,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是激励人们艰苦奋斗,争取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号角!正如孟子说的:“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③德都蒙古民歌就具有这种社会教育功能的语言艺术作品。它不是政治,却得人心;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以优美的语言和悦耳的韵律来感染听者,使人们在愉悦中受到启发和感悟,得到心灵上的涤荡和升华,所以人人爱听,个个信服。蒙古民歌同谚语、格言、故事、传说和史诗一样,都是“五教”方式的总和体现,即“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才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④它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像清新的空气一样时时处处营养着人们的德行;像明媚的晨曦一样给人们以光明,消除迷茫和疑惑;像甘露一样滋润心肺,让人健康成长。请听:
《圣主的两匹天駒》
一句都有轻重音的交错,重音和重音之间相隔1-3个非重音音节(姑且称为“轻音”),也就是说有轻音相连而无重音相继,这就构成了起伏跌宕和长短有别、参差交错的声音美,给人一种如江河、小溪那样有的是滔滔奔腾的跳荡,有的是徐缓的流淌,有的却是淙淙起伏的荡漾,更有波涛汹涌的激昂,这一切都无不表达出德都蒙古人民的情怀和向往。当然,还有沉郁浑厚的哀嚎,那是德都蒙古人民的昔日痛苦的回响。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感情,悠悠浑厚的声调传颂着德都蒙古人民的深深的爱与憎、苦与乐,凝结成时代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彰显出德都蒙古人民追求理想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乐观态度。
句与句之间,在轻重音的搭配方面,又构成了相对与龃龉相错的特点,这样,在声音方面就给人一种整齐而又灵活、规矩而又多变,消除了听觉上的呆板和平淡,使内容与形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在起伏跌宕、悠扬深沉的声音中感悟歌的内涵,其情感也会随着声音的变化而起伏不定,进入境界,受到感染;在语义方面,深沉而悠远,表现了德都蒙古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德都蒙古民歌中,我们发现没有一首是华丽辞藻的堆积,全都是朴素的词语,表达了真诚的情感,抒发了他们真实的意愿和美好向往,而且,大多都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巧妙地运用隐喻等手段来描述生活、表达志向的。字字真切而朴实,句句美妙而感人,对于听者来说,是激励,也是享受。
语言是一种文化,是属于观念文化的范畴。因此,语言的文化价值不仅表现在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而且也涉及到它的书写符号——文字和语言的结构类型、语义结构和语言的地区分布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总是要受到语言之外的社会因素的制约。从一个民族的语言来讲,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语言的内蕴。“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法本身就能揭示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⑤德都蒙古民歌是蒙古语的一种地域性文化的表现形式,它既继承了蒙古族民歌的基本特点,又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种文化形式,成为催人奋进的号角,赞美劳动伟大的颂歌和教育后代继承先辈遗志,不畏艰险,创造幸福生活的史策,也是世间难得的精神美餐。只有深入到他们中间,才能够真正地享受到这种文化之美,才能更深入地认识、理解他们那种淳朴、真诚和坚强自信的精神品格,才能理解他们如此地热爱雪山草原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倾听他们的民歌,就能真正理解离开了民族故土已有近千年历史的这一部分蒙古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期盼,以及热爱自己的民族和伟大祖国的真正根源。民歌也是一种文化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而精神生成观念,观念具有精神特性,它们都被内涵和固化在语言的词语之中,人们就利用这种词语组织成可以吟咏的民歌,表达自己的心声,并使自己的民族文化的继承性和稳定性得以实现。在这里,我们不妨引用法国作家都德(1840—1897)的一篇小说《最后一课》中的主人翁韩麦尔说的一句话:“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而民歌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这样的“钥匙”,它既是展示民族心灵的“窗口”,也是打开民族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在这里,语言特别能表现出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充分表现语言是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基座的功能;民歌是一种语言艺术,德都蒙古人民就是运用这种语言艺术在自己的民族内部传唱,起到了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形成民族共识,规范人的行为、制约和协调人际关系,塑造人的品格,增强民族自信心和顽强拼搏精神及其创造能力的作用。因此,研究德都蒙古民歌,不仅要研究它的艺术性,而且要研究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功能,研究它的社会价值和思想价值。正如吴超先生说的民间歌谣“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审美情趣。它不仅是一种艺术现象,也是一门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的研究对象。”⑥德都蒙古民歌也同样,它不仅仅是德都蒙古人民的愉悦的手段,更具有社会历史价值,是对于子孙后代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识传授的“活教材”,又是团结大众艰苦创业、创造美好生活的号角;是历史的诉说,是爱与憎、是与非、好与坏、美与丑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展现,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歌颂与心理期盼。
注释:
①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②引自贾晞儒著《德都蒙古文化简论·总序》,第1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③④《孟子·尽心上》。
⑤丁迪蒙主编《汉语语言文化学教程》,第4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⑥转引自肖毓《论布依族民歌的社会功能和传承困境》,载《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2010. 吴超《中国民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