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征主义视域下的电影《达·芬奇密码》研究

2016-10-28

电影评介 2016年11期
关键词:布兰登圣杯索菲

郝 燕

象征主义视域下的电影《达·芬奇密码》研究

郝 燕

象征主义最先应用于诗歌,后来扩展到小说、戏剧、绘画、建筑等其他领域,随着电影这种综合性艺术形式的出现,象征主义也逐渐扩展到了电影创作领域。象征主义注重意象、想象力以及幻觉等,主要通过象征、对比、联想、隐喻、烘托等表现手法,来揭示隐藏在自然世界背后的理念世界、并透露隐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以及理念,是具体物象与创作情思的融合与统一。所谓电影创作领域内的象征主义,指的是电影创作者通过影像符号来表现电影作品的象征意义,即采用象征的方式来展现人类心灵深处的隐秘。这种象征方式赋予了电影作品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进一步增添了电影的神秘色彩,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电影《达·芬奇密码》讲述了发生在卢浮宫的一桩谋杀案,符号专家罗伯特·兰登及死者孙女索菲被怀疑为杀人选手,不断逃亡和追查案情真相的过程。虽是一部悬疑、侦探类的惊悚电影,却蕴含着丰富的欧洲传统文化符号与宗教符号,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与隐喻性。凶杀、悬念、解码的电影表现方式也使得电影《达·芬奇密码》完美地将主观创造与客观表现结合了起来,也拓宽了影片的表现空间和思想深度。在下文中,笔者将以象征主义的视角对影片《达·芬奇密码》的表现手法,以及象征意味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 电影《达·芬奇密码》的表现手法

象征主义作品往往会通过隐喻、想象、类比、暗示等表现手法,来展现作品的象征意义。而电影《达·芬奇密码》将这多种表现手法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主要通过悬念与密码的设置、以及镜头的不断切换这两种具体的方式来传达影片的象征意义。

(一)悬念与密码的设置

作为一部侦探类的悬疑电影,影片《达·芬奇密码》同诸多同类型的电影一样,设置了许多悬念,以引起观影者的好奇心与观影兴趣;但同时,影片《达·芬奇密码》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即设置密码、破解密码的方式来表现案件发展与侦破过程。侦探破案过程也就是破解密码的过程,这种悬念与密码的设置增强了影片的神秘色彩,极大的引起了观影者的观影兴趣。

影片刚开始呈现给观众的是卢浮宫博物馆馆长雅克·索尼埃被杀的画面,凶手在杀死馆长之前,一直在反复追问一个问题:“东西在哪,你和你的兄弟们拥有一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1]馆长虽屡次推托,最后却还是在凶手的威胁下说出了地点,这是影片的第一个悬念:凶手要追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而馆长雅克·索尼埃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观众不得而知,这也就极大的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在影片后来情节的展开中,一个个悬念接踵而至,杀人凶手口中的“老师”是谁,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又为何无缘无故的被牵扯到了这桩杀人案件中,女主索菲和她的祖父雅克·索尼埃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圣杯到底在何处,女主有着怎样的身世,而雅克·索尼埃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杀人案的幕后凶手到底是谁等。这一个个悬念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犹如经历了一场心理历险,这种悬念所造成的朦胧感也极大的增强了影片的神秘性和象征意味。

同时,影片《达·芬奇密码》中还设置了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密码,追查案件真相的过程也就是破解各种密码的过程。首先,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雅克·索尼埃在惨遭毒手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自己摆成了一个密码符号。雅克·索尼埃不仅将自己的身体摆放成了达·芬奇的著名画作《维特鲁威人》的画像造型,还用自己的鲜血在腹部上画出了一个五角星符号。这两个宗教符号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昭示了影片的第一个谜语。随后,影片中又出现了许多其他的密码符号,如菲波那切数列、玫瑰线、拱心石、圣杯等。而影片中的诸多文字、数字、达·芬奇画作等也都指向密码,甚至影片中女主人公索菲童年的一些生活也都与密码有关。影片最后,所有的真相竟然都蕴含在达·芬奇的画作中,解开了达·芬奇画作中的密码也就揭开了案件的真相。电影中的解码过程与不断发生的故事情节联系在一起,使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扣人心弦,也使得影片的象征意味更为浓厚。

(二)电影镜头的不断切换

电影《达·芬奇密码》改编自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同名小说,小说《达·芬奇密码》运用了后现代小说叙事的非线性模式,将罗伯特·布兰登与索菲追查案件的解密之路作为故事的主线,而警方、天主事工会以及提彬三方的阻挠则构成了故事的复线。电影《达·芬奇密码》将这几条故事线索用电影镜头的不断切换,更为形象化地表现出来。

例如影片刚开始是卢浮宫的博物馆馆长雅克·索尼埃被杀害的画面,而在凶手开枪射杀雅克·索尼埃之后,电影镜头又快速的切换到了符号学家罗伯特·布兰登讲解符号学的画面。与之同时进行的是,雅克·索尼埃用生命最后的一丝力气将自己设置成了一个密码符号,电影镜头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切换,也为影片的后续发展,即罗伯特·布兰登教授被无辜的卷入这场谋杀案作了一定的铺垫,更使得整部影片充满悬念与象征意味。[2]紧接着便是罗伯特·布兰登教授受警方“委托”帮助破案,将观众的视点转移到了凶手的身上。凶手在杀人之后,与一个被称为“老师”的人通话报告自己的行动,随后又用自虐的方式在自己的身上刻画宗教符号。这种电影镜头的切换表现了电影中悬念及悬而未决的迷云,亦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为引人入胜,勾起了观影者进一步观看的欲望与对结果的急切期待,也隐喻了影片诸多人物之间的联系。

影片诸如此类的镜头切换还有很多,如在罗伯特·布兰登教授在与警方观察案发现场时,镜头又再次转移到了记者对主业会主教大人的采访,这一镜头的切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成功的引出了与凶杀案有关的另一方。特别是主教最后接的那个电话,隐晦的表明了主业会与这次凶杀案的联系。另外,在罗伯特·布兰登教授与索菲追查案件真相的过程中,也屡次出现索菲对自己童年生活回忆的镜头,这些镜头的出现与转换也隐喻了索菲的身世之谜,极大嘉盛了整部影片的象征意味。

二、 电影《达·芬奇密码》象征意味的具体体现

电影《达·芬奇密码》采用设置悬念及密码,以及镜头不断切换等表现手法的目的就是加深整部影片的象征意味。电影无论是在整体故事情节方面,还是在细节元素方面等都极大的体现了影片的象征意味,而影片最为独到之处便是其各种细节元素的象征意味,这些细节元素作为影片中的重要意象不断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影片情节的展开更为扣人心弦。因此,在下文中,笔者将主要介绍影片中达·芬奇画作以及圣杯这两个细节元素的象征意味。

(一)达·芬奇画作的象征意味

影片《达·芬奇密码》之所以将其片名与达·芬奇联系起来,与达·芬奇画作在影片中的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影片最后的密码亦隐藏在达·芬奇的画作之中。而影片中对达·芬奇画作的重新解读亦具有深刻的文化象征意味,暗示了影片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主题思想。

影片刚开始,伴随着馆长雅克·索尼埃的逃亡,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还有一幅幅的画作。雅克·索尼埃惨遭毒杀后,将自己摆出的造型就是达·芬奇的画作《维特鲁威人》中的画像造型。罗伯特·布兰登教授还对其中的五芒星造型作出了解读,认为“五芒星是维纳斯女神的象征,代表着万物女性”,而不是如警察局局长口中所说的“魔鬼象征”。随后,雅克·索尼埃留下的菲波那切数列,又让罗伯特·布兰登教授与索菲一起找到了《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副画作,布兰登教授认为在这幅画中,蒙娜丽莎左边的脸要比右边的脸大一些,因此左边代表的阴性力量要高于阳性力量。然后又找到了《岩间圣母》这幅画,其中还圣母的形象亦与整部影片所崇尚的女性崇拜相呼应。影片最后又借神学家提彬之口对《最后的晚餐》这副画作作出了颠覆性的解读,进一步指出了达·芬奇画作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暗示了影片中所追寻的终极秘密。神学家提彬说,在《最后的晚餐》中坐在耶稣身边的人是一个女性形象,这位女性并不是传说中的妓女,而是耶稣的妻子抹大拉的玛利亚,她还为耶稣生下了后代,是正宗的王室继承人。

影片中达·芬奇的这一系列画作展示了女神地位的尊贵,也为影片最后秘密的解开埋下了一定的伏笔,彰显了女性的力量以及有关女性的信仰,这亦是影片所要着重表达的主题。同时影片中对这些传统画作的颠覆性解读,又反映了现代人类的一种精神危机。

(二)圣杯的象征意味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圣杯”源于《圣经》中的“圣餐”典故,传说是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酒杯。而电影《达·芬奇密码》同样对其进行了颠覆性的解读,认为“圣杯”的形状更像是女性的子宫,影片中的“圣杯”亦与传统观念之中的圣杯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电影《达·芬奇密码》中,传说中的圣杯其实就是耶稣的妻子抹大拉的玛利亚,其后代索菲则继承了其圣血传统,影片中的女主角索菲代表着王室的血脉,亦是基督徒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寻找的圣杯。在这里,圣杯已经不再只是一个作为参与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符号而存在,亦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具体的人或事物,而是拥有了更深层次的隐喻,是女性力量的象征,是创造新生命的神圣母性。[3]按照影片的解释,所谓的“圣杯”更像女性的子宫,既表现了女人的身份,又传达出了女性的生育能力,因此“圣杯”具有极大的女性气质,将其视作女性力量的象征以及女性信仰并无不可。影片最后,当罗布特·布兰登教授沿着玫瑰线在卢浮宫前面发现“V”字形圣杯的一角时,圣杯的象征意义也在同时得到了最后的印证。所谓“寻找圣杯之旅”其实就是就是希望能到抹大拉的玛利亚的坟墓前进行跪拜与祈祷,事实上就是对曾经被忽视被放逐的女性力量的一种崇拜与敬仰,是女性崇拜的一种复苏。

在对“圣杯”的重新解读过程中,影片《达·芬奇密码》以宗教符号的神秘性为基础,运用了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模式,为观众揭示出了一个新型的“圣杯”意象。而这个“圣杯”的真正象征寓意实际上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步步推进。这不仅使得整部影片更具神秘性,更充分了拓展了观影者的想象空间。

结语

电影《达·芬奇密码》作为好莱坞经典的悬疑侦探类电影,以其诸多悬念与密码的设置,以及其运用自如的镜头切换等表现手法,表现出了更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亦使得整部影片的象征意味更为深刻。而达·芬奇画作以及“圣杯“意象等又更为具体地表现出了影片的象征意义,既有对女性崇拜的重新审视,亦从侧面表现出了当代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提高。同时,电影对达·芬奇画作以及“圣杯”象征意义的颠覆性解读又体现了人们对宗教、科学、人性的重新思考,亦是现代人类精神危机的一种表现。

电影《达·芬奇密码》剧照

[1]杨慧林.“圣杯”的象征系统及其“解码”——《达芬奇密码》的符号考释[J].文艺研究,2005,30(12):30-31.

[2]张智华.象征主义与电影电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0(1):98-99.

[3]胡宇,张文涛.《达芬奇密码》中的宗教符号探析[J].戏剧之家,2015,20(4):280-281.

郝 燕,女,内蒙古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布兰登圣杯索菲
好心眼儿巨人
好心眼儿巨人
索菲的抹茶蛋糕
到中国寻找生命“圣杯”,那个英国男孩得救了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
索菲的选择
我和“花生酱”
论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人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