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的税收问题及措施

2016-10-27王茜

中国经贸 2016年16期
关键词:融资租赁营改增措施

王茜

【摘 要】在今年,我国正式实施了“营改增”政策,在其实施的近半年里所产生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租赁行业的税收政策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该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政策实施的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对其进行完善。针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来说,“营改增”政策对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阻碍融资租赁企业的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就“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的税收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该政策在实施后所产生的变化与意义,找出影响租赁企业发展的几点问题,最后提出降低新政策影响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营改增”;融资租赁;税收问题;措施

一、绪论

融资租赁一项金融产业,主要是为了满足承租人对设备的需求所开展的业务。由于种种因素,使该行业一直都难以得到良好发展,也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市场发展的需求。而“营改增”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于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并未其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该政策还会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融资租赁行业工作人员应对其进行详细分析,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规避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笔者就对“营改增”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变化

1.能够满足税率变化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融资租赁企业所采取的缴税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该种缴税方法被称为一般计税方法;另一种则是按照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此种缴税方法则被称为简易计税方法。其中,一般计税方法能够通过增值税发票进行税费的抵扣,所以融资租赁企业通常会采用该种计税方法。

2.沿用差额征收原则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也沿用了原税收政策的差额征收原则,但在具体内容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在销售额的计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新政实施后企业销售额的计算方法为将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的价款进行扣除,得出的余额视为企业的销售额。其次,只有对融资租赁行业制订了差额征收措施。最后,对企业售后回租与其他方式的融资租赁进行了区分。“营改增”在实施后不仅对差额征收具体内容进行了细化,还在其他方面进行规定。例如,新政策的实施更改了差额征收范围,避免出现重复扣除的现象。

3.其他方面

针对一些超税负企业,国家政府在征税上采用的是即征即退政策,使税收变得更加合理,避免税收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此外,针对在新政策实施前所签订的合同,在该合同项目完成之前依然按照新政策实施前的税收政策进行缴税,从而保障企业能够顺利度过新政策实施的过渡期。

三、“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意义

1.统一了企业的税收

新政策的实施对于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营改增”政策实施前,该行业所实施的税收政策有两种,由地税与国税两个部门分别对其进行管理。而新政策实施后,融资租赁企业只需要缴纳增值税,使两种税收方法合并成为了一种税收方法,并由国税对其进行统一管理。

2.扩大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新政策实施以后,企业能够以一般纳税人的身份开具相应的发票,承租企业便可以将租赁所产生的费用当作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并且,其他企业在该方面所产生的成本能够进行税费抵扣,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税负,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扩大了发展空间。

3.改善了企业税收环境

在新政策实施之前,针对于租赁企业的客户来说,其可以通过购买相应的设备去抵扣进项税额,而租赁设备所产生的费用便不能够进行抵扣,这主要因为租赁企业不具备开具发票的资格。而新政策实施后,租赁企业具有开发票的资格,使租赁企业的客户即使租用相关的设备,也能够进行税费的抵扣。这方面税收政策所发生的改变,能够是融资租赁行业在税收政策上处于同等的竞争环境。

此外,在新政策实施的过渡期,继续实行即征即退、差额征收等措施,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税收政策对企业所起到的导向作用,十分有利于其在“营改增”政策下快速的发展。

四、“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的税收问题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虽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困难,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1.税基与税率的增加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税基与税率的增加。在该政策没有实施之前,我国政府对融资租赁企业所采用的税率为5%。税基则是企业向顾客所收取的全部价款,并扣除租赁企业的所有成本费用。而新政策实施以后,不仅税率由5%增长到了17%,在税基当中还扣除了很多成本费用,大大增加了所产生的税基金额。税基与税率的增加,不仅使新政策不能够达到预期所产生的效果,还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担,大大降低了租赁企业的利润。此外,由于税基与税率的增加,给中小企业的融资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2.进项抵扣问题

在增值税中关于进项抵扣所规定的内容,需要货物流、资金流以及票据流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才能够完成进项抵扣。然而,在租赁企业当中,其所开展的租赁业务在管理方面拥有更高的要求,租赁企业为了能够达到这方面的要求希望能够将租赁货物款支付给承租人,然后再让承租人按照企业的供货速度进行货款支付,这种货款支付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货物流、资金流以及票据流三者信息的不一致,从而导致无法完成进项税款的抵扣,增加了企业所承受的税务。此外,租赁商品的供应商不具有开具发票的资格,也会使租赁企业无法进行税费抵扣。同时,根据相关条例规定,消费税、增值税以及营业税三个税种实施即征即退,除非还有其他规定,否则不会退还附加税。通过上述内容能够清楚了解到,增值税附加并灭有包含在即征即退中。如果暗号10%的附加税率进行计算,所产生的附加税额为原来的1.9倍。新政策的实施除了会产生上述不良影响以外,还会影响到租赁企业的回租业务。

五、解决“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税收问题的对策

从上述对“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充分了解到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充分发挥新政策的优点。解决措施的制定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降低“营改增”政策自身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逐渐优化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的优化是解决税收问题的有效措施,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切实落实即征即退措施。在新政策的实施的条件下,我国税务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市场发展要求对税基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且对于租赁企业所缴纳的税务超过改革前税基3%的部分,应当实施即征即退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大大降低租赁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税务,还十分有利于租赁企业提高运营利润。与此同时,政策的优化还有利于租赁企业在市场当中的发展。其次,提高即征即退政策的实效性。目前,我国所实施的即征即退政策属于过渡性政策,充分很多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其稳定性。所以,为了能够在新政策下使租赁企业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应当消除该政策不稳定因素,使其更加稳定的应用在租赁行业的税收政策当中,才能够促进租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完善税收制度

鉴于新政策自身存在很多缺陷,其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众多问题,应当制定更多与之相关的制度对其进行完善,以此才能够充分发挥新政策的作用。我国税务部门应基于新政策的条件下,分析出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租赁企业中售后回租业务,该业务是租赁企业中核心业务之一,该业务所产生的营业额在企业总营业额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然而,企业在进行此项业务时只能够开具部分发票,或是不开具发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租赁企业在该业务上开具发票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从而有效减少租赁企业所需要缴纳的税款,降低企业的税负,进而使企业得到更良好的发展。

3.转变业务方向

除了上述两点解决措施以外,租赁企业还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转变业务发展方向,以避免新政策实施所产生的问题。在新政策得到落实以后,租赁行业所需要承担的税负不但没有降少,反而有所增加,不仅不利于租赁行业的发展,还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政策的实施增加了税基和税率,在增值税计算方法不变的情况,所产生的税额相较之前增加了很多,降低了租赁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因此,租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多项业务,尽量降低税收政策不完善所带来的税收负担,与此同时租赁企业还应当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合理避税。通过业务方向的转变,科学的税收筹划,有效降低租赁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税负,促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六、结论及建议

总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既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完善。“营改增”不仅是我国现阶段实施的重要的税收管理手段,还是规范我国税收体系的重要措施,融资租赁企业应当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加以解决。建议租赁企业应当增加企业财会人员的知识储备,使其对“营改增”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并制定有效地税收筹划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天健.融资租赁税收法律问题研究——以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为背景[J].海南金融,2014,01(01):74-77.

[2]张富强,林蔚.完善我国融资租赁业“营改增”试点的法律研析[J].税务研究,2014,05(10):50-54.

[3]李伟,李卫平.“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的税收问题与建议[J].财会月刊,2014,08(17):69-70.

[4]戚曾洋.“营改增”背景下自贸区融资租赁业的税收政策分析及完善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5,05(09):95-96.

[5]杨晓霞.“营改增”背景下的融资租赁税收法律问题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2(04):76-79.

[6]钟丽春.浅析“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的税收问题及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20):215.

[7]黄德良.“营改增”试点地区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的税收问题探讨[J].会计师,2012,11(23):20-21.

[8]乔露.融资租赁行业税收制度沿革以及“营改增”税制下融资租赁业务税收问题探讨[J].今日中国论坛,2013,02(06):74-75+81.

[9]李静楠,王利泉.浅析“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涉税问题[J].税务研究,2016,01(01):105.

猜你喜欢

融资租赁营改增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浅谈船舶融资租赁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