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人生》的解读
2016-10-27郭晶晶
郭晶晶
【摘 要】吴天明的电影《人生》,表现在社会转型期城乡交叉地带人们的生活﹑情感和种种冲突矛盾,给人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对人物的成功塑造以及表现出的一种宽容的道德评判标准,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关键词】人物塑造;道德评价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156-01
吴天明的电影《人生》,像原著路遥的《人生》一样,面世即引起巨大的反响,备受好评。在观看了这部影片以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电影中对人物的成功塑造以及那种宽容的道德评判标准,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难能可贵的。
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农村青年高加林和刘巧珍。在塑造高加林的形象时,吴天明说:“高加林既不是保尔·科察金,也不是于连·索黑尔,而是一个彷徨于人生十字路口,还没有找到正确方向和坚定信念的青年典型。”①王富仁也曾经说过,在高加林身上“聚集了当代中国农村的各种复杂矛盾。他是处于新旧交替期的当代中国农村的一个富有历史深度的典型形象。”②那么,高加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高加林很复杂、很多面、很立体,他是一个落后农村中的农民的儿子、是一个没考上大学的高中生、是一个向往爱情的小伙子、是一个与农村生活格格不入的青年人、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追梦者……他有文化有思想,接触过外面的世界,本能地向往城市、向往文明、向往幸福,同时又囿于出身敏感脆弱、执拗偏激。因为他是农村里少有的知识分子,这使他能够比同村人更早地看到社会转型的大时代中城乡交叉地带的种种变化,但贫困又无权势的家庭条件,又使他从小养成了自卑隐忍的性格,他的大胆,仅仅表现在敢于把在学校每天刷牙的习惯带到家中,尽管这是让村里人嗤之以鼻的生活方式,但是当他去集市上卖馒头时,他又是极其羞涩的,他甚至不敢叫卖,怕碰到熟人,只是静静地站在路边,最后还得巧珍帮助才能卖掉。在感情上也是这样,高加林对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两个女性刘巧珍和黄亚萍,都是既不主动追求也没有勇气主动追求,态度含糊暧昧。他的两次“情感经历”,无一不是女方主动表白,他被动接受。高加林无法给自己准确定位,也无法对人生做出自主规划。面对现实社会的阴暗面,高加林由愤怒、反抗,到郁闷、忍耐,再到欣然接受、主动参与,他的“人生”就这样被环境改造、同化了。他最终抛弃刘巧珍的行为其实带有必然性,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中,他是一个负心汉;但在新的“游戏规则”里,他却是一个可怜虫。高加林可以离开农村,有权向往城市,但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他都没有找到适当的生活位置和人生空间。
面对这样的高加林,在影片中导演吴天明却表现出一种包容万物的人生哲理,因为他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农村世态有着深切的同情和理解。中国农民以血缘而居,以血缘为本,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生存哲学使农村中基本没有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也没有十恶不赦的坏人,生活在现实乡村中的大多是一些既利己又为他的人。《人生》这部影片没有在人格、道义上否定任何人,也没有像惯常模式一样将任何人置于道德的极端加以批判。
同样的态度,还表现在对刘巧珍的塑造上。刘巧珍和高加林是恋人关系,但他们的结合,与其说是因为爱情,还不如说是因为从小生活在一起而培养出的亲情,他们之间互相关怀,同舟共济。当刘巧珍被抛弃以后,她仍对姐姐巧英说:“要是墙倒众人推,他往后可怎样活下去呀?……”这种好像亲人一样处处为对方着想,给予对方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一种多么深沉的爱和宽容啊!当然,刘巧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理解、同情和喜爱。但她的悲剧根源,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被高加林所抛弃,更重要的是她的“别无选择”,固有生活环境和陈腐文化传统禁锢了她。刘巧珍最后要求举行“老式婚礼”的一幕,代表她不再期望、不再奋争,而是重新回到千百年来形成、不变的没有人道、更无人权的老路。
吴天明在关于《人生》的回顾时曾说:“在《人生》中,有了进步,但还是比较明显地存在着历史观和道德观的错位,我一方面想充分肯定高加林渴望充分发挥个人价值的行为,另一方面又热情地赞美了巧珍真挚的、纯洁的爱情,以至于使有些观众把高加林视为当代的‘陈世美。”③显然,吴天明其实无意把高加林塑造成“当代陈世美”,也无意把刘巧珍上升为道德楷模。探讨《人生》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层次,即人生/存在的文化/哲学层次。在《人生》的社会环境——中国农村中,不仅有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而且这种价值观念还在支配、制约着人们的生活和人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不仅仅是批判,它实际上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地域,表达了一种更具普遍性的历史文化深度。
总之,在电影《人生》中,隐藏着一部悲怆然而未被理解的人道悲剧。它对人物的成功塑造和比较客观、宽容道德评判,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而电影中表现出的一些困惑,也给之后的电影创作带来了某种启发。
注释:
①吴天明.吴天明作品集[M].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155.
②王富仁.“立体交叉桥上的立体交叉桥”——影片《人生》漫笔[N].文艺报,1984,11.
③吴天明.源于生活的创作冲动:《老井》导演创作谈[J].电影艺术,198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