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小生审美特质小议

2016-10-27白英

戏剧之家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小生采茶戏戏曲

白英

【摘 要】在阳新采茶戏舞台上,我扮演了一辈子女小生,曾获得过湖北省戏剧家协会的“牡丹花”优秀奖(1993年)、演员奖(2008年)。“从演员角度来看,无论是男扮女,还是女扮男,都是假扮,都合乎演剧艺术的本性。其艺术价值的高低,并不在于演员与角色的性别是否一致,而在于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神形相合所创造的审美价值”。就戏曲美学而论,女小生作为一类舞台角色与形象以及一定范围观众基础的存在,自然有她特别的美和艺术魅力。这里,笔者就女小生的审美特质,结合自身的舞台艺术实践,谈点个人感受。

【关键词】女小生;审美特质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044-02

一、审美特征所在——“俊”质天生

女小生,就是由女性演员扮演的小生角色。就音容之“俊”美而论,相对于男性演员,女演员扮演的小生有其得天独厚的一面。

首先,女小生的扮相更显秀气。戏剧舞台上小生的外形和气质,应当是取型于古代“秀才”一类的书生,给人的印象一般都是俊秀、文质彬彬的。单就眉目面容等生理条件而论,女演员的小生扮相往往比男演员更具优势。

其次,女性演员更具小生嗓音条件。戏曲舞台对小生唱功的要求很特别,古人以“喉音清越而气长”(李渔《闲情偶寄》)为美,表演时借助一种既细且尖的真假声唱法来展示角色的文雅、年轻。采茶戏的小生行腔基本上是以真声真嗓为基础的,虽然有时也掺合一些假声,但相对于男性,女性演员更容易处理技巧,发音也更显自然。就听赏效果而言,女小生唱腔总体上以清亮婉约、气韵悠娴、刚中有柔、阴阳和合为表现特色。

除开生理,女小生在心理方面也有其优势,那就是追求新奇的天性和动力。女小生通过化妆等表现艺术,加上服饰、头饰、高靴等行头包装,用女性形体和嗓音去塑造戏曲中的男性形象。这个过程,就是从女性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观察、体验、表现男性角色的过程,其中少不了对异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如若得法,也许女性扮演的小生,就比男性多了一个视角,多了一层人生体验,多了一片情感天地,进而多一种潇洒神韵,取得男演员难以达到的陌生化效果和新鲜别致的审美效应。

二、角色魅力所在——性别反差

其实,处置角色的性别反差,本身就属一门艺术。譬如京剧的四大名旦、越剧《红楼梦》中徐玉兰的贾宝玉,黄梅戏《女驸马》中严凤英扮演的冯素贞。这些基于角色性别反差的戏曲创演成就,早就成了经典。据我所知,女小生在许多地方戏舞台中屡见不鲜,这些地方戏流行地区对女小生也是情有独钟的。

传统采茶戏本属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要角色的“三小戏”。女演员能上台,包括女扮男角,直到1964年这个剧种的发掘、改造之后才有。因之,作为一名女性生行演员,我一开始就缺乏直接的师承,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仿照,但也并非无师自通,可以为女小生提供表演模仿或艺术借鉴的地方剧种也不少,其中获益匪浅的是本地较为流行的黄梅戏。

女小生的扮演,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演员对自身性别、性格、性情在舞台上的角色颠覆,需要经历一种逆向的角色再创造过程。学好、练好、演好女小生,关键是要“十年磨一戏”。这方面,个人感受主要有三点:

一要勤学苦练,通过苦练基本功,掌握出色演员所必备的真本事。演文戏的小生,一般都重视唱、念、做功。扮演小生的我,身段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做功上也较容易出戏,重要的是练好唱功。传统剧目中爱情戏居多,以声传情,以情带声,传情达意,以情动人,以期尽可能地征服观众,都是需要一副好嗓子和过硬唱功的,有了这招,女小生就更容易出戏了。

二要吃透角色,通过熟读剧本,把握人物,达到假性真情、假角真戏的扮演效果。其实,舞台上的女性演员假扮男性角色,更为重要的是抓住人物特征,努力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去刻画人物,而做到这点,往往还需要一定的美学修养和审美积累。记得当初表现唐伯虎的风流时,抓的就是既要“倜傥潇洒”,又要不失诙谐的角色效果把握,像出场的“小夺头”如何亮、追秋香的半圈圆场如何跑、“谢姐姐”的道白如何念……都经过了反复细致的揣测推演,表演时讲究恰到好处,精益求精,才让这一角色脱颖而出。

三要敢于尝试,通过拓宽戏路充实积累,让女小生在角色比较中不断获得舞台升华。几十年来,我的演技潜质的深度发掘、艺术素养的阶段性提升,得益于《三笑姻缘》《闯王杀亲》《载梦的小船》三部大戏的参演。在《三笑姻缘》中,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才子唐伯虎属于我的本行本色,而在《闯王杀亲》中,我一反常态,出演了武将李过,进一步规范了自己的小生套路。真正实现舞台艺术较大跨越的,是《载梦的小船》中的农村青年尹水生一角,他让我完成了从传统剧书生到现代剧男生的表演技巧跳跃。比较而言,让女小生反串现代男青年,无论是发型化妆,还是舞台身段、步伐、动作的设计,都是难题,充满挑战与考验。面对这个不同以往的角色,我在借鉴并且力求突破传统戏程式化套路的同时,注意揣摩和吸纳生活化的东西,并使之艺术化,让人物角色在舞台上立起来,成为有血有肉的丰满的舞台艺术形象。有了体貌造型的逼真,接下来就需要借用程式化的动作去让人物立体化。这些程式化的外在表现手段随着生活内容和人物性格的不同而被创造性运用,与内心融为一体,做到由内到外、由外到内随心所欲,达到挥洒自如、和谐顺适的表演境界。

三、舞台价值所在——形象动人

女小生角色塑造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追求形似的前提下,去更进一步地追求神似,以期达到寓神于形、形神交融、刚柔相济、天衣无缝的舞台效果和审美意蕴。“换上儒巾到书宅,寂寞凄凉伴二呆。自从来到相府里,苦思量,细推猜,猜不出秋香心安在,无奈何我慢慢苦等待。哎呀,秋香、秋香,你快来……”这是阳新县剧团新编古装采茶戏《三笑姻缘》中唐伯虎的一段颇见诙谐的表演。好笑的是,在戏剧行当中本当归类“须生”的他,偏偏被编入了年轻秀气的“小生”谱系,而且这一角色还是女性扮演的。按照台下的说法,女小生一角为这出戏加进不少戏码,让它更受欢迎了。当年这位女小生就是笔者,所扮演的唐伯虎,也只是笔者众多鲜活、动人舞台生谱中塑造较早、较受欢迎的一例。37年的这一幕至今回味无穷,它见证了我的从文艺青年初登专业舞台,从服从角色安排到热衷于小生行当的从艺初始,让我在安于接受女小生一角未久,渐生情愫,爱上了这个行当,成为所在剧团小生行当中有一定影响的当家演员之一,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舞台艺术梦想。

虽说“有志者事竟成”,但机遇也是成功之母。说到底,我的艺术人生,就开篇于上世纪70年代末那个文艺舞台“回春”的日子。为满足观众需求,阳新采茶戏剧团在1978年后的六七年中,以惊人的艺术生产效率,移植上演了30多台传统戏。作为团里的当家小生,我以此为契机和起点,先后扮演了《借妻》中的胡锦初,《棒打无情郎》中的莫既,《送香茶》中的保童,《李世民》中的李世民,《秦香莲》中的陈世美,《三姑出宫》中的二狗,《站花墙》中的杨玉春,《巧团圆》中的周子清等众多小生角色。虽属男角女扮,但总是好评居多。

几十年来,我所在的专业剧团出戏百余台,常演不衰,影响广及鄂赣周边二三十市县。在本团一批获大奖的新剧目创演中,我都以“女小生”角色进入了主创队伍,参与联袂或担纲演出。可见,女小生也算得上一朵梨园奇葩,戏曲艺苑中自有她的迷人异彩。

勿庸置疑,女小生丰富了舞台的角色行当,为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尤其是一些地方剧种的继承创新,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仍然需要诸类角色行当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传承与弘扬,尤其是在戏曲美学方面。

猜你喜欢

小生采茶戏戏曲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京剧行当——小生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当家“小生” 试驾北汽绅宝X35
粤北采茶戏的保护策略研究
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