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英译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2016-10-27胡赟
胡赟
【摘 要】作为国粹的中国传统戏曲,不仅深受国民喜爱,在国外也有不少的爱好者。基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们对其进行翻译与研究。由于其内容广泛繁多,目前学者们对戏曲的英译研究与实践还远远不够。本文中作者也将探讨中国传统戏曲英译的翻译策略与技巧,期望在传统戏曲走出去的进程中做出贡献。
【关键词】传统戏曲英译;翻译策略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036-02
中国传统戏曲是涵盖文学、音乐、舞蹈、服饰、美学等的一种艺术。它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形成,作为国粹的戏曲也逐渐走向世界,被国外的观众所认识与喜爱。京剧、昆曲、粤剧则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国际社会中显现出日益重要的文化地位。然而,由于中国戏曲品种丰富繁多,至少有上万种剧目。但已经翻译出版的传统戏曲却不超过五十部。由此可见,中国戏曲的英译数量远不能体现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外观众缺乏相应的渠道来欣赏了解传统戏曲。如何让中国传统戏曲更好更快地走出去,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它,这个问题受到了国内外戏曲翻译工作者们的关注。
一、传统戏曲英译的概况与意义
二十世纪前,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中国传统戏曲的英译剧本主要是《赵氏孤儿》与《窦娥冤》为代表的元杂剧。《赵氏孤儿》被18世纪的法国传教士译为法文介绍到欧洲,也是最早走出国门的戏曲剧目。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戏曲《红鬃烈马》被改编为《宝川夫人》,以英文形式在伦敦上演,造成了巨大轰动,并入选了英国中学教科书,开创了中国戏曲改编成外文演出的先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戏曲剧目得以翻译,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前几年,为响应十八大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与推广政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工程”诞生,并于2012年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取得良好反响,到目前为止,此项目已出版发行了第一辑,包括了十本经典的戏曲中英文版本。2015年9月,《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剧情简介标准译本(中英文版)》在伦敦发布,该译本的编撰工作由京剧传承与发展国际研究中心组织,集合了大量的中外专家、表演艺术家、翻译者编撰而成,目前已出版了中英、中德、中日对照版本,今年下半年还将出版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韩语的对照版本。
传统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承载着文化的精髓与民族的价值观,因此,让世界范围内更多的人欣赏了解传统戏曲,是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需要;也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同时还能加强中国译者的国际话语权,打破西方话语霸权的格局,让国外民众更了解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消除中西方误解,加深国外民众对中国的感情,为中国的发展获得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翻译策略与技巧
近年来,在传统戏曲翻译策略与技巧的问题上,中外的戏曲研究学者与专家们都各有理念差别,各有千秋,在翻译中,学者们运用的主要支撑理论归纳为四种:第一种是继1971年德国的Katharina Reiss提出的“翻译行为要达到的特殊目的”的新批评模式,1984年功能派学者Hans Vermeer与Reiss发展了这个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指出译本取决于译者的目的;译语文本是在译语和译语文化中的信息提供者,而源语文本是在源语和源语文化中的信息提供者;译语文本不是全都能还原成源语文本;译语文本内部必须连贯;译语文本必须和源语文本相关。而最重要的就是目的原则。因此Christianne Nord在《单刀会》的英译本分析中就提出,戏曲翻译要面对的是西方读者或观众,译者需要将中国的文化介绍给国外读者,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每一个译本都有预期的读者,因此翻译行为都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在目的语环境中,产生一个面向目的语环境中目的读者的文本。第二种是由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Eugene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Nida有关翻译的理解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指明翻译不仅包括意义对等,另外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但意义最为重要,形式其次,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文化信息。他提出的“动态对等”包括四个方面,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及文体对等。许渊冲教授的中国戏曲《西厢记》的英译本受到了西方读者和观众的普遍好评。他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目的语受众的要求,基于功能对等的方式,大胆地摆脱了源语格式的束缚。译本中戏曲的抒情部分采取了词体的形式,而叙事部分采取了散文体的形式。在语言处理上,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式,准确而又灵活地体现了原作的生动性,而又兼顾了译本的可读性。第三种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Lawrence Venuti在1995年《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归化与异化的翻译原则。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多年来,国外的汉学家认为,传统戏曲的翻译要遵循归化的原则,更靠近西方读者,便于他们理解。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则认为传统戏曲的英译要遵循异化原则,因为这样可以保持戏曲作品语言的鲜活性和陌生性,更完整地传播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达到传统文化传播的目的。另外,随着现代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外国其实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不断加深,文化差异引起的交流理解障碍已在不断减少。因此,京剧《百部经典英译》在英译过程中专家们采取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策略,追求译文通俗易懂的同时也要保留原文韵律的翻译原则。第四种则是近年来提倡的把翻译学与美学相结合的视角来进行戏曲翻译,翻译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多元互补研究,传统的仅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方法渐渐力不从心,戏曲本身就是一种艺术,需要升华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因此,翻译与美学相结合的处理方式与策略,通过多元、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式进行研究涉及的翻译问题,能创造出更富有魅力的翻译实践。早在20世纪80年代,朱光潜先生就提出了“翻译美学”,并认为翻译绕不开美学。2011年,刘宓庆教授和章艳合著的《翻译美学理论》一书中的序言中提到,中国翻译教育必须彻底改革:翻译学呼唤“回归美学”。在他们看来,翻译美学模式是它的核心模式。当今的翻译专家与学者们应当继续探索翻译美学理论,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更要保留中国传统戏曲的精华——戏曲艺术的东方特色,因此,如何在戏曲译文中保留相关的美学特征对译者与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考验,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三、结束语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外交流中宝贵与巨大的资源。中国传统戏曲历经数百年发展,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但是,当前中国传统戏曲的翻译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翻译障碍,想要把所有庞杂的成千上万种传统戏曲完全完整一一翻译出来也不太现实。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翻译技巧与交流传播的手段,在与受众良好的互动中,合理地积极推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广涛.传统戏曲英译的翻译规范刍议[J].译林,2011(10).
[2]黄丽奇.“译”韵芬芳: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传统戏曲的对外译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3]庞学通,曹永俐.基于翻译“目的论”的中国古典戏曲英译——以元曲《单刀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8).
[4]曹广涛.戏曲英译百年回顾与展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