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女性主题
2016-10-27艾玉
[摘要]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自被搬上大银幕,其独特的女性主题就引发了世界影坛的巨大争议。1991年,由英国导演拉塞尔执导的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充分尊重原著中的女性主题,以现代女性主体意识批判了一战后英国男性畸形心理,塑造了女主人公康妮的叛逆形象,传达了女性在情爱中的身心追求,将原著的女性主题展示得淋漓尽致,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与鼓舞意义。
[关键词]《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女性主题;主体;意识
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作为极具叛逆性和冒险性的文学力作曾数次被搬上大银幕。1991年,由英国著名导演拉塞尔执导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讲述了女主人公康妮在丈夫半身瘫痪后遭遇到的生理和心理的摧残,最终实现觉醒和反抗,走出了无性婚姻的羁绊。电影以现代女性意识的高度直观地刻画了男女的情爱,虽毁誉参半,却充分尊重了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主题,引发了观众对女性意识和女性地位的思考。
一、男性畸形心理的批判
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丈夫克里夫特战后下身瘫痪,但是却仍然高高在上,毫不顾及妻子康妮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压力。电影通过克里夫特残缺的身体隐喻男性畸形的心理状态,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不公正和压抑,也为主人公康妮女性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基础,引发观众对男权社会的思考及批判。
电影将整个故事背景设定在一战后,当时每个人都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遭受了极大的创伤,康妮的丈夫克里夫特在战争中腰部以下瘫痪,失去了生育的能力,这种创伤让他心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异变。由于自卑心理作祟,克里夫特回到家乡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男性尊严,变得蛮横无理,色厉内荏,即使面对自己美丽的妻子康妮也毫无怜爱之心。电影中康妮苦苦等待数年之后,等来的却是克里夫特早已经畸形化的灵魂,由于丈夫的残疾,两个人的婚姻也变得寂寞而枯燥,无法获得任何的生理和心理愉悦。但是由于男权社会对女性家庭地位的约束,康妮在丈夫的压抑和自我的强迫下,年轻的生命和爱情在一点点地消耗着,和克里夫特一样,康妮也逐渐变得焦躁。影片用克里夫特这个身体残缺的男性形象隐喻男权畸形化的男性社会,也通过他和康妮的婚姻生活隐喻男权社会对女性身体和心理的束缚。影片中克里夫特由于自卑总是对妻子尖酸刻薄,完全没有将康妮看作活生生的人,而是把妻子甚至女性看作属于他的财产。例如,当他知道康妮与费勒斯的私情后,没有因为爱情的背叛而愤怒,而是因为康妮和下人的私情而感到有失尊严。可以说,在导演拉塞尔的演绎下,克里夫特俨然已经成为被工业文明与男权主流文化异化的代表,同时他也深受这种社会现实与思想的毒害,工业革命将人视作机器,也将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完全地摧毁了,让人彻底丧失了活力与生命力。克里夫特瘫痪的不仅是身体,更是精神。社会带给他的毒害让他没有将妻子康妮视作需要感情慰藉的女人,在他眼里,康妮这个女人只需要按照他的要求生活就可以,即使他自己由于瘫痪而充满恐惧、空虚及冷漠。在克里夫特男性思维的强迫下,康妮自己的女性意识和灵魂也逐渐被影响,年纪轻轻就丧失了对爱情、婚姻及生活的兴趣,甚至就像花朵一样开始枯萎凋零。电影中,主人公康妮完全成为男权文明及男权社会的受害者或牺牲者,即使在克里夫特这个肢体不健全、狭隘偏执的男人面前,她也没有丝毫的自由或女性独立意识,只能被动地当成生育机器,活得毫无尊严和价值。
电影通过克里夫特这一男性畸形形象象征着对男权社会道德、礼教的批判,克里夫特就是封建男权时代的道德代言人,他象征着枷锁和死亡,而他对康妮的压迫和摧残正是女性在男权社会遭遇的缩影。电影中,导演拉塞尔在将克里夫特演绎为男权社会符号的同时,将男权社会的极端和异化特点展示给现代观众,让观众去审视男权主义的落后和畸形。故事中克里夫特极端的男权思想,虽然与其财富、社会地位和遭受的伤残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他对康妮的控制和摧残的根本原因却是社会和历史造成的,是长期男权文化造成的,与英国封建制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电影通过对这种男权社会、女性遭受的压抑的展示,将导演及原著作者劳伦斯对女性遭遇及女性意识的思考完全地展示给观众,让观众去反思女性遭受的生理和心理迫害,从而形成对女性意识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正确态度。
二、女性叛逆形象的塑造
相较于电影中常见的男性和女性二元对立的叙事人物传统,1991版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反其道而行,完全以康妮这个极具叛逆性格的女性人物为核心,体现了完完全全的女性主导性地位,并通过这种主导地位展示出女性朴实、勇敢、热情、叛逆的人性亮点。
电影表面上演绎了康妮作为名门贵妇,为性爱不惜抛弃残疾丈夫而投入卑微健壮的猎人怀抱,与情人私奔的故事,而实际上电影既没有以豪门生活为主题,也没有以性爱满足观众的猎艳心理,而是通过看似较为放荡的女性的生活展示了更为严肃的女性主题,以对康妮形象的塑造揭示女性作为独立主体的存在意义。电影中康妮不像传统英国女性那样隐忍,甚至压抑自己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可以说康妮敢于追求爱的性格带来的冲击力远远超越她善良、包容等人性亮点,体现了她作为女性追求女性主体意识的超凡之处。电影中主人公康妮由于受到丈夫克里夫特长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压抑,内心充满着对自己贵族身份的反抗精神,当然这与她与生俱来的对生命和自由的渴望和热爱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康妮善良、温柔,也曾对丈夫克里夫特忠贞,但是影片没有回避她在性爱方面的幻想和主动性,而是直接地展示了女性作为人应有的冲动和叛逆,女性主体意识显而易见。例如,当康妮无意间看到费勒斯健硕的肌肉时,内心激动异常,常常会幻想两者之间的情爱场面,这种看似放荡淫秽的性格将康妮在生活及爱情中敢于直视性爱的女性意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耳目一新。康妮这个贵族女性在爱和欲望面前,最终敢于超越自我,超越教条和道德枷锁,回归人类原始对爱和性的状态中,将对丈夫的爱转化为与费勒斯的爱,无疑她是坚决而勇敢的,也是叛逆的。为了爱情她放弃了身份和物质,彰显了女性的主体意识。电影中费勒斯曾经问康妮:“你是查泰莱夫人,我是猎人,你在乎吗?”康妮坚决地说道:“我不在乎。”这种超于男性的勇敢和坚决以及对社会地位的鄙视,将女性的叛逆和无畏的形象清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电影看似讲述了康妮这个贵族妇女舍弃荣耀和名望,为了性欲抛弃家庭和残疾丈夫,但是通过康妮在影片中形象和故事的刻画,影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个性化地探讨了女性与生俱来的对自由的渴望及对自然的热爱。在导演拉塞尔眼中,康妮虽然抛弃了家庭,但是她的出逃却具有一种独特的温情色彩,感动着很多人。影片中康妮的内心充满了对自由及自然的热爱,极度厌恶克里夫特对地位和物质的贪婪。她的出逃只是为了解放她被压抑许久的人性,即使惊世骇俗,即使遭人唾骂,只要能让她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精神的愉悦,她也在所不惜。可以说,电影中康妮完全将爱情视作挽救自己生命的唯一“解药”,她只有背叛那个精神和肉体双重残疾的丈夫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这种与男权社会格格不入的女性意识或女性对生命的追求,既让康妮吹响了女性解放的号角,更赋予了观众更多的启示。观众可以发现导演和劳伦斯以康妮的叛逆形象地刻画展示了一个普通女性对生命和爱情的渴望。康妮只不过做了任何一个具有独立主体意识的女性应该做的一切,她通过对婚姻的背叛实现着深层次的自我解放和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与性爱无关,这是女性应该有的心理成长过程。
三、女性情爱体验的展示
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不仅没有像传统英国电影那样回避性爱描写,而且还从女性在两性中的地位着眼,让女性同样有机会去选择获得生理感受自由及性爱地位。通过这种两性关系的个性化解读,电影为全社会传递了一个信息:女性完全有权利去享受自然赋予的一切,包括性爱,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需要,女性的价值及生命就没有任何意义。
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体现劳伦斯小说中强烈的女性主题,没有回避女性在情爱中的生理和心理体会的描写,而是直观地从女性视角将两性体验展示给观众,这与传统男性在两性中的主导地位截然不同,充满了时代审美和价值,也让影片多了几分女性主义的色彩。
电影没有遵循欧洲男性在两性生活中主体地位的传统,而是让女主角康妮积极勇敢地挑战自己在婚姻和两性生活中被动的地位,努力争取着自己生理的权利。故事中康妮的婚姻实际上是无性婚姻、不健全的婚姻,因为丈夫克里夫特在战争中失去生育能力,康妮也被剥夺了作为完整女性的权利。但是康妮没有像其他女性一样甘心被剥夺应有的权利,也不甘心在生理和精神两个层面被男性或者丈夫死死地控制,她在情爱方面完全背叛了传统的伦理和男权意识形态,通过性爱的满足实现着自我的解放,最终获得了满足和幸福。当康妮在影片中偶然被费勒斯点燃早已压抑很久的爱欲火焰后,她开始审视自己枯燥和不公平的婚姻生活,开始逐渐认识生活和爱情的真谛。可以说,女性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此展开,女性的欲望只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外在形式。康妮开始审视自己在镜子中的酮体,并开始逐渐对扼杀和蹂躏自己身体和心理的丈夫充满质疑和反抗。电影中看似康妮是在与费勒斯的性爱体验中激发了自己对于生理的追求,而实际上这种性爱的追求代表了女性对存在欲望及存在主体意义的追求,这种追求鼓舞着康妮冲破丈夫这一典型畸形男权主义者的枷锁,重新回归应有的生活。
电影用肉体上的觉醒推动着女性精神的觉醒,而实际上肉体欲望的觉醒是女性对两性和谐关系的追求。电影中导演以康妮和费勒斯三次性爱之间心理和生理体会的变化彰显了女性在心理上的升华。第一次和费勒斯的性爱,康妮感觉自己的生命力正逐渐地觉醒,肉体和灵魂仿佛如同“小麦植入土中,正在发芽”。而康妮和费勒斯第二次的性爱中,康妮真正地开始享受性爱带来的美好,没有了第一次的拘谨和压抑。在第三次与费勒斯的性体验中,康妮莫名地流下了眼泪,此时康妮的女性主体意识已经完全成熟,认识到了两性和谐与性爱对女人的意义,也认识到了女人应该有的一切。电影此时将女性在性爱中的体验予以宗教般热烈的赞美,将康妮生理和心理的满足以微妙细腻的镜头展示得淋漓尽致。电影没有像传统影片那样将镜头完全置于男性人物的展示上,而是以优美、诗意的画面将康妮这一女性的情欲、心理视觉化地展示出来。故事场景虽然围绕性爱,但却如童话般宛若仙境,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让性爱场面毫无媚俗低级之感,而是让观众有一种对女性成长的尊重和理解。最终,在滂沱大雨中,康妮和费勒斯之间的融合达到了高潮,这既是灵和肉的融合,也是康妮实现了人生最重要的洗礼。电影通过康妮在性爱中的体验,完成了对传统男性主导地位的反抗和颠覆,因为影片没有将女性作为性爱体验中的玩物展示给观众,而是让女性为性爱放弃身份、地位、金钱,以女性的视角正面展示女性在性爱中并不是被动承受者的事实。观众也在这种女性主导的性爱体验中发现,女人完全可以摆脱被玩弄的命运,完全可以和男人一样追求身体和心理的解放。所以很明显,电影用这种女性的性爱体验展示着对女性权益的维护,也向所有人宣扬,女性在爱情和存在中必须努力实现自己主导自己的命运,不需要被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所束缚。
四、结 语
1992年版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虽然以一战后英国男权社会为背景,但是影片却通过对男性畸形心理的批判、女性叛逆形象的塑造及女性情爱体验的展示,将原著中强烈的女性主题展示得淋漓尽致,引发了观众对女性意识和女性地位的重新思考,让观众真正理解了女性并不是弱者,而是具有自由意志和生活选择权利的“人”。
[参考文献]
[1]单伟红.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同名小说的婚恋伦理观的生态解读[J].电影评介,2015(19).
[2]薛丽.《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回归自然 关怀人性[J].电影文学,2013(22).
[3]徐建纲.现代女性灵肉的觉醒——《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女性主义探讨[J].名作欣赏,2011(33).
[4]张力浠.《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伦理道德之维[J].渤海大学学报,2013(05).
[作者简介]艾玉(1980— ),女,陕西米脂人,硕士,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