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身和孤单是两回事

2016-10-27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罗宾爱丽丝都市

《单身指南》 一直在向人们强调一种能力,要懂得区分alone和lonely,前者只是单独一人,后者才有孤独的意味,只是,很多人在很多时候,觉得前者必然导向后者。其实,远非如此

“单身焦虑”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它在其他文化中也同样存在,只不过压力程度和表现方式不同罢了。有关“单身焦虑”的电影,有的拍得沉重,比如反乌托邦化的《龙虾》,有的显得轻快而都市小品化,比如这部《单身指南》。这是曾经执导过《爱你,罗茜》的导演克利斯汀·迪特的新作。客观地讲,它从电影本体语言上没什么更多的内涵,不像《龙虾》那样,有着明显的野心,但也正因此,它不会显得过于做作,它只希望能让更多的都市年轻观众代入自我的情绪。这部电影中描述的各种情感困惑,早就超越了故事发生地纽约,而让很多漂浮在都市中的单身男女们感同身受。

《单身指南》在类型上可以算作“小妞电影”,一种标准制式的都市轻喜剧。爱丽丝、罗宾、梅阁和露西都是在都市中打拼的女孩。面对爱情,她们各有各的困惑。爱丽丝决定和交往了四年的大学男友“暂时分手”,自己到纽约闯荡,试图让这份有些变质的爱情得到一次喘息的机会;罗宾是个没心没肺的胖姑娘,白天在一家律所担任底层助理,下班后却成为各个夜店的“派对动物”,每天早晨在不同男人的卧室中醒来;梅阁是个产科医生,但厌恶婚姻,却决定要一个孩子;而露西则通过社交网站祈求遇到真命天子,却屡屡失手。这几个人在感情世界中对抗迷茫,也彼此支撑,他们见证着友谊,也彼此成为对方的镜像。

单纯从剧本上讲,它无比清晰简单,用四个女孩概括了四种都市化的爱情价值观:向往的、享乐的、恐惧的以及实用主义的,这电影成为了一种“爱情采样”,只不过这些采样的标本都被在自己的维度中更加极端化的延伸了而已。从现实层面来讲,爱丽丝的生活态度更接近大多数普通姑娘,她想找一份真爱,大学时期由于年轻陷入的那份感情,她本能地觉得有些不太对劲,真的走入社会,又发现很多人难以托付真心,而真的遇到彼此相投的那个人,是一件极低概率的事件。但毕竟,她没有放弃寻找。从象征和隐喻的角度去看,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其他几个姑娘,成为了她的“分身”和“后果”,因为真情难寻,所以有人选择了肉身享乐,活在当下,有人干脆通过精子库自己选择做单身妈妈,有人把希望寄托于社交网站……

《单身指南》剧照。

从故事层面上看,《单身指南》讲述了困于感情的年轻男女的困惑、无奈却也精彩的生活,而它最终也叩问着我们对待感情的态度。电影描述了弥散着的主流社会的态度:“情侣”是正确的、美好的,“单身”是错误、至少是不那么快乐的,即便安排了罗宾这个热衷享受单身的角色,但是她的每一次出场和纵情的后果看起来都很狼狈,更何况最终她的身份还是暴露了,这个扮演着底层职员的姑娘,实际上是个隐藏着的富翁。她在那座偌大的房子里骑着一辆小自行车穿梭,隐藏自己的财富以免被普通的社交和快乐驱逐,无论怎样都显得有些孤单和令人心酸。但好在这并非导演的价值观,电影只叙述这种无处不在的文化压迫和同辈压力,最终,电影给出的答案仍然是鼓励人们在寻找自我的途中,接受和享受遇到的人,失去的人,以及,更重要——接纳自己,无论是单身状态的自己还是处于情感之中的自己。

爱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遇到了就投入其中,没遇到也安之若素,这才是应有的状态。只不过有很多人天然把一种状态设定为正确,就自然把相对的状态理解为错误,他们拼命摆脱一种,奔赴另一种,但无论过程还是结果往往都显得过于惨烈,因为他们设置的起点就是错的。

《单身指南》一直在向人们强调一种能力,要懂得区分alone和lonely,前者只是单独一人,后者才有孤独的意味,只是,很多人在很多时候,觉得前者必然导向后者。其实,远非如此。

出演爱丽丝的达科塔·约翰逊就是那部著名的《五十度灰》中的女一号,其他几位演员也都是美剧的熟脸。这几个姑娘把生活里的各色男人,各种无奈,用笑点、互黑和自黑的方式表达出来,有一种独特的治愈感。如果说,这部电影有内置的主题,那么应该就是寻找,寻找另外一个人,在途中,终于找到自我。

猜你喜欢

罗宾爱丽丝都市
爱丽丝的疯狂茶话会
花与爱丽丝
花与爱丽丝
罗宾的心
穿越水上都市
变大变大
重庆刀客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