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探路“三治合一”
2016-10-27柴燕菲赵晔娇
柴燕菲+赵晔娇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位于浙北的浙江省桐乡市,从2013年起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的道路,该市将其总结为“三治合一”,即法治为纲、德治为要、自治为本。也有人将其称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三脚架。
法治“紧箍咒”
一条城际公交线的改制收购过程,就是法治的缩影。这条公交线路连接桐乡至嘉兴,原来有60多名股东承包挂靠经营,公交公益性难以体现,特别是在票价优惠政策、特殊人群的优惠措施等方面。这阻碍了桐乡市公共交通的全面统筹协调,公交智能化无法得到有效推广。
2014年,桐乡决心对这一线路实施改制收购。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取了其他地区公交一体化改革过程中罢运闹访不断的教训,邀请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此事,并吸收了20多条法律意见。
此事的参与者、浙江中锐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宏斌说,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把握三点:“第一,政府回购合理不合理;第二,90%以上的股东同意才可以收购;第三,收购价得是公平合理的,政府要制订一个基本价格,最早同意收购的可以给予奖励政策,还要测算剩余承包年限的收益问题。”
得益于法律团队的参与,此次公交收购,从排查摸底听取意见到方案制订再到谈判收购,一共只用了10个月时间,没有发生一起到市政府上访的事件。近年来,姚宏斌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到桐乡市政府的决策中去。他认为,律师站在百姓的层面去提建议,就可以杜绝政府的一家之言。
早在2013年,桐乡就在浙江省率先创立“依法行政指数”,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和发布,将镇(街道)和行政执法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细化为45个计分指标,并引入群众的满意度测评,每年向社会公布排名,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提高行政运行效率,以此来倒逼部门依法行政。
“这是党委政府给自己加了紧箍咒。”桐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蒋惠玲说, 紧箍咒非但没有拖延决策的实施,反而是将矛盾解决在了萌芽阶段。
据悉,桐乡整合法学专家、律师、政法干警及其他法律工作者,在全市建立了100个覆盖市、镇、村三级的法律服务团,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组建了“法治驿站”“一米阳光”“法律诊所”“板凳法庭”等社区组织,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普法教育。
桐乡市屠甸镇汇丰村的“板凳法庭”,就是社会力量参与纠纷解决的一种探索。一张小桌、几个板凳,一个“法庭”就齐全了。接下去,就是坐“堂”问案。这个“堂”,有时是农家门口,有时是村委会大院,而“评审团”则由司法所工作人员、老党员、老干部共同组成。
一起关于是否关停榨菜厂的“案件”,就曾在村民老沈的家中“开庭”。十多年前,老沈在村里建了榨菜厂,这些年,榨菜厂排放的废水对周边水环境、居民生活环境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但碍于几十年的邻里情面,也因为老沈的厂是持证持照经营的,村民有苦难言。
不过新《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后,村民又拿到了尚方宝剑。他们以新法加大了对污水直排的处罚力度为由,要求老沈将榨菜厂关停。而老沈却是一脸的委屈:“手续是合法的,怎么能说关就关?”陷入僵局之际,镇司法所开始介入,并组织了一场“审判”。
“审判”当天,老沈和其他村民都被喊到一起,新的《环境保护法》也被搬上了“法庭”。大家拿新环保法来说服老沈,并且说,村里在搞旅游,如果这么臭,谁会来旅游?在村民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原本态度坚决的老沈终于被说动,最后将厂子关门了。
打造崇善社会
另一方面,桐乡还通过以评立德、以文养德、以规促德,致力于打造崇善社会。
近年来,桐乡开展了“四型”社会(学习型、健康型、创业型、友好型)、“四好”家庭(孝顺好、恩爱好、家教好、勤俭好)、“五有”市民(有爱心、有正义、有礼节、有知识、有诚信)建设,出台了《桐乡市道德模范待遇保障若干规定》。
截至目前,桐乡市级道德模范已开展三届评选,30人被授予桐乡市道德模范称号,先后有6人被评为嘉兴市道德模范,2人被评为浙江省道德模范,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随着道德关爱资金的出台,这些人正从以前仅仅得到精神鼓励,发展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比如说,按照规定,下岗失业、城镇和农村无固定收入的市道德模范,其上年度收入(包括:生产性收入、生活补助、失业保险金等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上年度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予以补足。其余在职、在岗或已退休的市道德模范,其收入都将与相应标准对照,不足者补足。
此外,桐乡还按照“引导有方向、评判有标准、学习有榜样”的要求,设立了不文明行为曝光台,成立了由社会贤达、德高望重老人、口碑良好的企业家等人士参加的市、镇、村三级道德评议组织。桐乡市的第一个萌芽于民间的道德评判团诞生于高桥镇越丰村。目前,村里的道德评判团共有11名成员,他们大都是老党员、退休干部、村干部、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等,在越丰村都享有较高的威望和公信力。
越丰村位于桐乡高铁站附近,共有220多户农民,随着高铁站建设的推进,整村拆迁住进了漂亮的小别墅。但从农民到市民,一部分农民还不太适应这种身份的转变,有的农户在村里新建的绿化带里种起了蔬菜,破坏了绿化带。通过道德评判团的评判,农户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过来。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可挖掘的地方,可用以作为现代治理的元素。桐乡正是一个文化传统很深厚的地方,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是一条值得期待的路径。
自治“唱戏”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德治和法治是两条轨道,但这两条轨道都通往一个目标,就是自治。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说,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党委政府可以“搭台”,但“戏”归根结底还是要民众自己去唱。
乌镇的改变,就印证了自治的力量。
乌镇名满天下,但在乌镇西栅景区外面,有一条环河路,这里的住户都是从西栅景区拆迁而来的,都做着小买卖。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没有证的家庭旅馆,最多的时候有近300家。
早几年,负责打“黑”的乌镇国际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孙晓东只要一走在大街上,很多没有证的家庭旅馆都会心虚地赶紧拉卷闸门。“杨阿姨民宿”的老板娘杨彩凤说,一听到有人来查,就会吓得跟老鼠一样。“一旦被查到可不是罚款那么简单,冰箱、空调之类全部搬走,没证,腰杆子就挺不起来。”
改变要从一块小牌子说起。杨彩凤指着立在收银台背后的展示架上的牌子,上面写着“乌镇人家205号”几个字。桐乡市探索 “三治合一”后,孙晓东和他的同事转变思路,让100多家旅馆老板们组建“乌镇人家”民宿行业协会,自己管自己。家庭旅馆一旦打出“乌镇人家”的招牌,就必须严格遵守国际旅游区管委会与当地消防、卫生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标准。协会对会员旅馆收取保证金和一定的管理费,没有规范经营的旅馆将受到处罚,屡教不改的将被取消会员资格。
如今,“杨阿姨民宿”已经改名为“乌镇那些年”,白色的墙面、红色的条纹、别致的顶灯……女主人将旅馆装扮成主题家庭旅馆,从似水流年圆床房到普罗旺斯,从摩洛哥榻榻米到一颗心的距离。“‘乌镇人家带来更多的是一份安心。”杨彩凤说。
“乌镇人家”已成为乌镇的一块金字招牌。每一个民宿的照片,均可以在网上快速浏览到,干净、整洁,订房、入住流程十分规范。
孙晓东说,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桐乡正在构建起自治的社会秩序,民众不再是政策的被动执行者甚至是反抗者,而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主体。
桐乡在推进自治中,尤为注重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为基层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提供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大力培育公益性、社区服务性社会组织,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既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又为政府解决社会问题增力。”卢跃东说。
政府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以往政府公权的‘一捅到底,现在政府的权力在不断收缩。以往基层组织有很强的行政依赖,现在翅膀在慢慢变硬。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说,社会自治可最大程度地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也可塑造公民的政治认同和社会团结,减轻政府社会管理负担及行政成本,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看来,浙江桐乡推行的“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是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哥白尼式”革命,是国家探索社会治理的新成果,具有可复制性。
“法治与德治如何相辅相承?如果法治得不到人民群众认可,很难坚持下去。德治如果不能回到民主和自由,也很难真正落地。桐乡让法治、德治、自治做到了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