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楼兰简纸文书书法解析(九)

2016-10-27党现强

老年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论书墨迹楼兰

□ 党现强

楼兰简纸文书书法解析(九)

□ 党现强

图1 

图2

第九讲 高古与风流

世人每谓东晋书风曰“江左风流”,楼兰残纸文书与其年代相近而略早于羲、献时期,故与东晋书风颇多相通之处,盖是时代使然。孙过庭论书谓“古质而今妍”,见血之言也,以后人观魏晋人书,可谓高古中见风流,风流中寓古意。启功先生论书绝句有云:“风流江左有同音,折简书怀语倍深。一自楼兰神物见,人间不复重来禽。”“来禽”指王羲之《十七帖》,《宣和书谱》称《青李来禽帖》。一是楼兰简纸文书与东晋书法的相通之处,可资借鉴;二是东晋法帖或为摹拓,或为刻帖,终不如墨迹毫发毕现。

图3

图4

图5

图6

世传《十七帖》之宋拓本(图1),为历代书家所重,今藏上海图书馆。其书体势多有章草笔意,而兼纵势,行云流水,变化多端。楼兰所出残纸颇多与其书意相合者,如“(无)缘展怀所以为叹也”残纸(图2),又如复入南沙残纸(图3)、楼兰古国残纸(图4)、济逞习字残纸(图5)、绝域之地残纸(图6)等,虽然因书手不同,在用笔、结字、体势上互有异同,而天真率意、浑然天成处,断非后人可企及。“乃知当时人作书,并无许多造作气,只是以当时工具,作当时字体。时代变迁,遂觉古不可攀耳。”

从用笔看,其字下笔果敢,如昆刀切玉,锋芒毕现,而转折处又绵里裹针,骨力内含,正是刚柔相济之道。对比《十七帖》,不同之处在于,《十七帖》在字法变化、用笔丰富性、行间布白诸方面堪称经典,但从学习笔法角度,刻本无论如何不能和墨迹相比。这正是楼兰残纸对我们技法借鉴的意义所在。复入南沙残纸的灵动、楼兰古国残纸的泼辣、济逞习字残纸的清雅、无缘展怀与绝域之地残纸的敦厚,在用笔上各擅其长,值得悉心揣摩。

墨迹的另一点优势,是线质的完美呈现。《十七帖》多有侧锋,所谓侧以取妍,故后人学习王氏书法容易写薄气。唐人论书说“羲之俗书趁姿媚”,虽说是一家之言,也指出王氏书风的阴柔特征。而通过楼兰简纸文书的线质借鉴,可以补其不足。

经典法帖与民间书法不是悬隔天壤,能从书法史的视角对其客观观照和深入理解,方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这个意义上,对楼兰简纸文书技法的深入学习,还需要对魏晋书法史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与研习。

猜你喜欢

论书墨迹楼兰
我不是当代毕昇,集体才是——从新见王选题赠墨迹看科学家精神
论书精选《清·王文治论书绝句》
《黄山谷论书》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楼兰(外三章)
论书绝句·评谭延闿(1880 —1930)
楼兰,我的楼兰
墨迹天气上市,也许不是什么好消息
黄庭坚论书85则(中)
杨尚昆、萧克同志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