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中国瓷器赏析

2016-10-27刘建安

收藏家 2016年9期
关键词:粉彩青花纹饰

□刘建安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中国瓷器赏析

□刘建安

Xiaosheng Jade is circular engravure of people and animals. It is rich in subject, which can be livestock, animals, birds, and figures. But whatever the subject is, it uses realistic approach to carefully revised. Xiaosheng Jade in Jade sculp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huge number.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陶瓷精品。该馆位于著名的上野公园附近,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也是日本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除了日本文物,还有上万件之多的中国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不少被列为日本国宝,重要文化财产。时代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到清代的瓷器字画,无所不有。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笔者曾多次参观访问东京国立博物馆,现就中国瓷器部分藏品略作梳理,加上相关背景,以作介绍。整理了一些相关的瓷器资料。

元代 青花云龙纹罐

瓷器圆口,短颈,腹鼓,腹中青花游龙好似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驰骋,清白两色交相辉映,色调优美,底无釉,造型独特,纹饰优美,疏密有致,造型丰满,端庄大方,主体纹饰为海水龙纹,釉质光润,青花苍翠浓艳,耀眼夺目(图1)。

明永乐 景德镇窑青花束莲纹大盘

此器胎釉精良,温润如玉,底不施釉,胎质细密,内外壁装饰缠枝四季花卉,线条流畅,盘心则绘莲花、莲蓬、茨菰、浮苹等花卉,以锦带束之,故有“一把莲”之称,寓意清廉,其布局疏秘有致,画工细腻雅致,莲花柔美风姿,尽在笔端,青花一色,美苍妍,“苏麻离青”锡斑明显,流露出浓厚的笔墨趣味。构图舒朗而饱满,纹饰写实传神,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运用皆宜。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有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一如朱明盛世,威加四海之气势(图2)。

明永乐朝随着景德镇瓷器的昌盛繁荣和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永乐青花端庄秀美,器物线条非常柔美流畅。讲究修胎,器型十分规整。永乐青花图案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纹饰舒朗秀丽,笔意自然,无论是粗笔写意还是细笔描绘,均给人以清秀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画面多留白底,图画花纹多为双钩填色,一改前朝大笔涂抹的笔法,绘笔用小笔融,往往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

明代 青花鹤纹大盘

此器广口,青花疏密有致,端庄大方,线条婉转优美,胎骨坚致精良,中间青花绘仙鹤,回纹,稻谷,花卉,下绘梅花,四周绘缠枝莲,大气,稳重,先勾后填色,造型规整硕大,纹饰精美,青花色泽自然,鹤代表长寿,吉祥,寓意万事如意,构图精美自然(图3)。

明万历 景德镇窑五彩龙牡丹纹觚

此器盘口长颈,颈中部凸起圆箍一周,腹部微鼓,颈部修长,底足斜削,平底无釉。整器胎体厚重,体量巨大。觚通体以绿彩花卉为饰,前后上下红绿各绘四条龙,并配红牡丹点缀,共七条纹饰带,最上部以红彩绘飞龙,下以绿彩和红彩绘双龙,下绘红彩飞龙,龙头须发及脊背等处以红彩渲染,龙体矫健,毛发前冲,布局繁缛,为万历时期瓷器典型特征,五彩色彩艳丽,釉上红绿色泽浓重,釉下绿彩清新淡雅,万历大件器物存世较少。大红大绿为万历的基本风格,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回纹属于道教色彩纹饰,器物大量使用回纹,万历皇帝沉迷道教,觚也是万历流行的陈设瓷(图4)。

清乾隆 景德镇窑蓝釉粉彩桃树纹蒜头瓶

蒜头瓶是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之一,圆口,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蓝釉典雅庄重,颈部修长,足微外撇,腹部浑圆,色泽深沉,釉面匀净,呈色稳定,粉彩釉色浓艳粉彩桃树纹装饰,寿桃布满,粉彩蝙蝠,桃树上绘制如意,祥瑞吉庆,美意延年的内容图案,属于官窑极品,存世量极少。清乾隆官窑粉彩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以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图5)。

清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梅树纹盘

敞口,圈足,器身内外及底均施白釉,釉色细白洁净,盘内所绘梅花树,枝干苍虬,梅花分红白两色,绘制细腻。粉彩创烧于康熙朝晚期,雍正时期是烧制高峰期,乾隆时期以后虽大量烧制,但以雍正时期烧制最精,粉彩是在五彩基础上发展而来,不同的是粉彩在色料中加入了铅粉,烧成后柔和艳丽。此盘绘画精细,色调柔美,是雍正时期的精品(图6)。

清乾隆 景德镇窑红釉瓶

此器为长颈,腹鼓,圈足,此瓶内壁施白釉,外壁施祭红釉,有灯草口,祭红色泽鲜艳,所以又称“鲜红”。此类釉色一般是帝王祭祀器用色,故名“祭红”,具有乾隆器特征(图7)。

清乾隆 景德镇窑青花红彩蝠云纹带盖桶式罐

图1 元代 青花云龙纹罐

图2 明永乐 景德镇窑青花束莲纹大盘

图3 明代 青花鹤纹大盘

图4 明万历 景德镇窑五彩龙牡丹纹觚

图5 清乾隆 景德镇窑蓝釉粉彩桃树纹蒜头瓶

此器身修长,桶形,从上到下均绘青花云幅纹和红彩蝙蝠纹,青花画法是康熙的“分水法”色泽恬淡,层次感很强,作品笔绘精细,釉质肥润洁净,形制奇特,蝙蝠绘制满身红彩,疏密有致,上下绘如意纹用青花,大气,吉祥如意(图8)。

日本的文物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即国宝,重要文化遗产,重要美术品,和一般美术品。共1059件文物被指定为国宝,其中中国陶瓷部分共有8件。这八件瓷器分别为:1.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建窑曜变茶盏;2.大阪藤田美术馆宋代建窑曜变茶盏;3.京都龙光院宋代建窑曜变茶盏;这三件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三件。4.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宋代建窑油滴茶盏;5.万野美术馆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团花纹茶盏;6.美术财团宋代龙泉窑青釉直颈瓶;7.大阪府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藏宋代龙泉窑青釉风耳瓶;8.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元代龙泉窑青釉褐斑玉壶春瓶。

日本收藏的中国陶瓷,上自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下到明清时代的各种彩瓷和颜色釉瓷几乎无所不包,但为何被定为国宝的8件中国瓷器全都是与茶道有关的宋元瓷器,这就很奇怪,而明清瓷器居然没有一件。看来审美观文化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别。这8件价值连城的国宝陶瓷目前分别收藏在7个美术馆和财团中,从不轻易公开展示,而且至今也未将8件集中在一起公开展示过,被当作镇馆之宝。

瓷器是中国带给世界的巨大贡献。元代是中国陶瓷史上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尤其景德镇瓷业的迅速发展,创烧出青花,釉里红等此器品种,为明清瓷器的发展和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过去,对于元代瓷器研究较少,对于元代瓷器价值认识不清,主要原因是元代瓷器存世量较少,元代有关瓷器的资料存世量也很少,随着有关元代出土文物的增多,考古的不断发现,人们对元代瓷器的认识会更加深刻,研究会更加深入细致。元代瓷器一般较粗重、厚重,这与当时胎土有关,不太注意修底,外底常有螺旋状底,中心常见凸脐,个别布局繁密,釉色白中闪青色,底多呈砂底且无釉并常见砂眼,可见“火石红”,元青花瓷器很少有落款。当然瓷器鉴定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方面就可鉴定,需要对器物进行综合判断之后,才能最终下结论。

明清两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极盛时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及出口贸易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彩瓷得到了巨大发展,器物造型,纹饰繁多,彩釉瓷器丰富多彩,“瓷都”景德镇得以确立,五彩,粉彩,官窑,民窑瓷器的特色都十分明显。官窑青花中明代永乐、宣德、成化三朝和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瓷器制作中更加精益求精,制作之精史无前例,尤以永乐、宣德、成化、嘉靖四朝作品最为突出。“斗彩”,“五彩”的出现,使制瓷工艺推向了以彩瓷为主的黄金时代,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康熙创造的粉彩,珐琅彩,雍正的釉里红,青釉的烧造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以后逐渐衰退,直到清王朝结束。

图6 清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梅树纹盘

图7 清乾隆 景德镇窑红釉瓶

图8 清乾隆 景德镇窑青花红彩蝠云纹带盖桶式罐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瓷器贸易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传遍了世界各地,向世界输出的不仅是一种器物,更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①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版。

②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③叶佩兰《中国彩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版。

④方李莉《景德镇民窑》,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责任编辑:郭彤)

猜你喜欢

粉彩青花纹饰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蜡染的纹饰探讨
青花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雕漆纹饰的修复